一季度,A股市场风格较为极致。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明显,有人低位捡筹码,积极加仓新能源板块;有人果断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经济发展伴随较好的政策加持,同时经济内生周期亦将在年中见底回升,支持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正面因素不断累
截至3月29日,年内已有30家公募旗下的739只产品参与了定增。而长期以来,参与定增的主力军往往是股票型或偏股混合型基金,但从年内参与定增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雨晨)3月3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达基金”)发布旗下首只公募基金——富达传承6个月持有期
进入2023年,多只基金变更交易结算模式。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有包含德邦基金、平安基金、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中融基金、安信
随着经济复苏、资本市场回暖,公募基金在2023年开春之际,展开了新一轮大招聘。往昔“空壳”公募京管泰富基金一口气放出18个岗位,成为今春最
2023年以来,券商加快对公募基金业务的布局,已有2家券商资管子公司递交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材料,1家券商增持基金公司股权获批,1家券商拟收购基
2月2日,上证指数收于3285 67点,微涨0 02%,北向资金净买入26 93亿元,连续17个交易日净买入共计1516亿元,同时逾70只基金正加速发行,数千亿
“牛市棋手”领路先跑?从日前公募基金四季报数据来看,四季度券商板块配置比例提升。据国泰君安数据显示,券商指数2022年四季度上涨6 92%,公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718 05亿元。权益基金、QDII基金成为盈利主力,债券型基金则表现不佳。值得一提的是,多只权
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个10万亿的规模,我们走了整整10年,第二个10万亿,仅有短短3年的时间,而2022年,公募基金规模一度超
逾30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了2022年四季报。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资金持续从绩差基金流出,并扎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经理一致认为,2023年权益市场充满希望,预计经济持续回暖,企业盈利恢复增长,长期投资者可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12月25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和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共创·共建·共享——个人养老金生态可持
截至12月15日,本月内有关公募基金采取申赎措施的公告数量已超过750份,从相关产品所属类别来看,包括权益类、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等。整体来看
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将对基金运作和投资者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不妨静下心来,把一只基金管得久一
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进入清盘流程的基金共有210只。2022年公募基金清盘呈现两大变化:一是今年中长期债券型基金清盘数量占比一半。二是今年
截至12月8日,年内逾2100只公募基金(A C分开计算)参与定增项目,总额近534亿元;其中,有14只高价股(定增价格超100元 股)获得超400只基金青睐。
时至年末,基金公司正积极规划2023年产品布局,很多公司倾向于攻守兼备,坚持新产品布局与老产品持营并重;主动权益、“固收+”、FOF等是重点
2022年基金业绩排名战进入“白热化”状态。整体来看,受年内股债市场波动影响,公募基金产品整体表现并不突出,业绩分化明显。
11月25日,中基协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从提高政治站位、履行职责使命、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产品供给、优
截至2022年11月24日,贝莱德基金在管的3只权益类产品单位净值目前均跌至1元以下。其中,核心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的单位净值为0 8179元,
截至11月14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共有124家基金公司的274位基金经理离职。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超20位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奔私,其中包括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