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弑父篡权,乱伦全族,这事是真的吗?
2023-06-16 11:36:30 来源: 腾讯网

撰文|赵固仁

“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杨广将《易经》最崇高的词汇用做自己的年号,表明了他有信心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相关资料图)

即位没几个月,杨广灭陈时的俘虏亡国之君陈叔宝去世。按照传统,应该由现任皇帝确定一个谥号,以此为其一生功过定调。在杨广看来,亡国之君不仅可怜,尤为可恨,都是荒淫放纵,毫不作为而导致的自取灭亡。带着嗤之以鼻的轻蔑,杨广在《逸周书▪谥法解》终于找出可以准确表达他对陈叔宝的谥号评价:炀。《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这是所有谥号中最恶劣的一个,杨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亡国之君的惩戒。

杨广画像

“试问水归何处?天明彻夜东流。滔滔不管古今愁,浪花如喷雪,新月似银钩。”隋炀帝无疑是这种大历史格局下被滚滚浪涛席卷的人物。纵然身后掀起巨大争议,只因他的某种身份。抛开冰冷的宫廷政治外,他的个人性格、才华却也十分值得关注。

隋炀帝名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摐,13岁之前大家都这样称呼他,此后他被封为晋王,由此杨广成了主要名称,在其身后大家都叫他做隋炀帝,尽管对这一称呼他了然无知。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反面教材的嗜好,仿佛这个人一无是处。在其身后,魏征看到杨广遗留下的诗文后,竟然发出“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的感慨。

看来按照魏征的结论,一身才华才是杨广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唐太宗是位大书法家又当作何解释呢?

那么杨广个人气质和才华到底有多高呢?先从外表来看。按照《隋书》的记载:“上美恣仪,少敏慧。”就是说杨广整个身材和外貌都非常出众,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聪明。也因为这一点让隋文帝对他“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开皇元年(581)年的二月,刚刚才十三岁的杨广便被封为晋王并兼任并州总管,接替久经沙场的老将李穆。这种安排无疑是一种对儿子的重要历练和培养。只有初一年级的他顿时成了影响地方的风向标人物,命运对这个孩子实在是太慷慨了。这种安排在另外影响就是增强了杨广对生活的了解,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具有重大磨砺作用的。

靠着“好学,善属文”的杨广在成长的路上收获了大量的灵感。杨广对自我文学才能相当自负,甚至在统御隋朝后,他不无自信地说:“就是与士大夫比才学,我也该当皇帝。”这种天下第一的自负性格影响了帝国最终的走向。杨广的作品保留到现在的只有四十四篇诗歌,虽然数量不多,却大多可以成为那个时期的主流作品,对隋朝的文风开拓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杨广文集

此前的散乱年月,让文学创作也多为散沙,南北朝地域不同,其文风也不同,从滚滚黄沙的塞外到春光柔美的江南,这些牵动着诗人们的情绪,当时的主流基调无不是感伤家国散乱的忧伤。而杨广成功将二者文化形态进行柔和,显然杨广更喜欢江南南朝诗风。他的身边聚聚了大量南陈亡国留下来的文士,但是杨广对江南文风中的淫声艳辞深感厌恶,认为这些风气是导致南陈亡国的祸端。他的作品更多追求“气高致远”,更喜欢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叫大家品评。有时他写一首诗要来回修改多次,力求作品完满无缺,虚心接受文友庾自直的批评,《隋书》也不得不承认“人之所难。”

杨广的作品不无掩饰地表现出他喜欢大自然,甚至四季的变化都能牵动他的情绪。“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这种语言朴实无华的诗作清新自然,犹如清水里的鲜花。

杨广下江南

此外,对于塞北风格的诗作杨广驾驭的更是游刃有余,如《饮马长城窟行》、《白马篇》等无不将塞北的苍凉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不乏浪漫主义风格。后来的魏征虽然认为杨光文学才能太突出导致亡国,但是着实对他的作品下了一番苦功夫。认为他的作品“其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并总结杨广诗是“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以至于后来的李世民对杨广的诗作到了膜拜地步,堪称“铁粉”。这甚至引起了虞世南的警戒,于是谏言李世民说:“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恐此诗作一传,天下风靡。”听到这儿,李世民只得苦笑说:“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此后再也不敢轻易把模仿杨广诗风的作品拿出来给人欣赏了。

杨广的身上隐藏着太多的艺术细胞,除了诗文外,他对书法、绘画、音乐、歌舞样样精通。如果不是成了皇帝,那么他必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一席。

杨广影视形象

他富余想象,多次组织一流艺术家们对绘画和雕塑进行集体创作以此配合他庞大的帝国进取精神。虽然他自己本人的画作早已失传,但是他亲自主编了《古今艺术图》,“既画其形,又说其事”。在他的推动下,大隋朝的绘画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一时之间名家辈出,作品云集。而杨广依旧推动南北两地画家进行融合,从而产生能够迎合隋朝风貌的国家巨制。正式在杨广的推动下,大隋的石窟建设各地蓬勃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在此后杨广的巡游途中见到了许多煊赫的石窟,让他流连忘返于这种“画林”,加之深信佛教的他,认为这也是自己的一大功德。

大运河

对于音乐,杨广同样掩饰不知热烈的追逐。即位后的第一年,他就下发诏书“增多开皇乐器,大益乐员,效届乐悬,并令新制。”从规模上进行了大幅度扩大。六年后,他又扩充了负责国家典乐人数和职能部门,最多时达到了3万余人。杨广人生最后阶段还写了一首悲情诗:“求归去不得,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在一切手段用尽后,杨广借着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死的似乎很文艺。大唐的主政者跟杨广对待李后主一样,给他也同样用了一个最坏的“炀”字作为谥号,把他调侃一番。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