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热讯:24个万骑长,为何拥有40万骑兵?汉代匈奴帝国人口兵力该怎么计算
2023-05-22 16:28:52 来源: 腾讯网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4022,阅读时间:约12分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者按:有关匈奴人口兵力的推测计量,学界已有较好的研究,但目前网络上关于匈奴人口兵力,仍有不少暴论。或以为匈奴人口百万,兵力不到二十四万.....这些暴论的流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网友对汉匈战争认识的畸形。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正确的推算方法, 故本文尝试整理一些学界常用之推算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首先,对匈奴人口兵力的问题,在前言已提到,目前存在估值过低的问题。笔者所见有朋友依据《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列传》中所记:“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两书内容同) 一段得出“匈奴凑不出24万骑”之说。

这个说法,其实不乏合理性。但是,仅从前引文的文本信息进行论据,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其计算方法,大概是以“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得出,但是,万骑或数千指的是“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即贤王以下的这二十四部,并不包括单于直属的部众,将单于本部排除出匈奴来算匈奴兵力、实在离谱了。

同时,只要结合上下文就可知,前引文所描述的匈奴情况,是冒顿单于击败东胡整合匈奴时的情况(彼时尚未彻底驱逐月氏),而冒顿之后老上单于时代,匈奴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张。仅以冒顿时匈奴的情况指代整个匈奴、未免有种以“汉初”指代整个西汉的感觉。

而且,若论者稍微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在此段前面,便有提到:“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馀万。”(《史记》《汉书》所记数字同)。单于直属至少也有数万骑之众,加上二十四长,匈奴在冒顿时已控弦三十余万,仅以一段文本得出“匈奴凑不出24万骑” 难以站住根脚。

除此之外,还有依据中行说的话、贾谊《新书》来分析得出匈奴人口极少,口不过百万、兵不过十余万骑的……所犯错误与上面相似,即片面地使用史料,而未能综合分析看待。这是网络争辩中常犯的错误。本文以此为引,便希望诸君,引以为戒。

首先,这里将2013年及2013年以前的关于西汉时期匈奴人口研究的主要学界成果列表如下:

综合来看,学界普遍认可匈奴人口100-200万左右、兵力30万的观点。但其估算人口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白登之围中匈奴兵力、结合五口一卒说来倒推匈奴总人口、或是利用二十四长制度、或是不当汉一郡说结合汉帝国郡县人口进行推测......

这些种方法虽无大错,却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所以,到2019年,陶然先生《秦汉时期匈奴人口数量计算方法研究》对以往学界估算匈奴人口兵力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考订,下文便以陶然先生文章为基础,讨论一下推算匈奴人口的方法。

首先,按陶然先生划分:学界估算匈奴人口一般综合采用四种方法:1.以户均人口乘以户数;2.以“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之说结合汉郡县人口推测;3.以二十四长制度计算;4.以兵数除以兵民比例。

以方法1而言,前引阿尔丁夫先生文章根据投降汉朝的金日磾家族(休屠王、阏氏、金日磾兄弟)推出匈奴平均户口当是每户四人。这个推论难以成立,首先史料所记金日磾家族人员其实并不完整,毕竟匈奴不是什么一夫一妻制的先进社会,休屠王作为匈奴贵族上层,断不可能只有一个阏氏。参考呼韩邪单于有王昭君(宁胡阏氏)、颛渠阏氏,以及不知数的他阏氏。

其中光他阏氏给呼韩邪单于就产下了十余个孩子。另外还有乌珠留单于、有第一阏氏、第五阏氏...据此可知匈奴上层贵族还是多妻制的,休屠王娶妻数目也许没有上述两位单于那么多,但也不至于只有一位。所以,阿尔丁夫先生这种通过匈奴上层贵族户口数去倒推匈奴平均户口数的做法,实难成立。方法1当搁置。

以方法2而言,前引诸多文章都有使用,这里就不一一点评。首先,这句话出自著名汉奸——中行说之口。结合中行说讲这句话的背景,乃是老上单于初立、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为劝诫单于而说出的。考虑到这类劝诫之语大多存在夸张的问题,很难当做实情。

何况,匈奴习得计识人众畜牧方法是在此之后,当时的中行说恐怕也没能掌握匈奴人口情况,故此语不足为据。即使退一万步而言,中行说此言当真,过往学者大多依据汉末之郡县人口进行推测,但且不论中行说所指哪一郡,汉末之郡县人口与汉初之郡县人口就相距甚远,很难找出一个准确的比值。故方法2亦难成立。

再就是方法3,其典型的错误例子便是引言所提,将二十四长断章取义出来,单独得出“匈奴凑不出24万骑”之暴论,前文已批、此不赘述。另外还有吕思勉先生,通过二十四长制度和白登之围匈奴兵数得出匈奴丁壮有30万。数目的问题详见后文,这里先系统地指明一下关于二十四长制度的贻误:

从时间上来说“二十四长”制度的文本,被置于冒顿统合匈奴诸部,吞并东胡,击走月氏之后,北服丁零诸国之前,大概是楚汉相距之时,也就是说,这段材料大致反映的是冒顿统治前中期时匈奴政权的情况,而论者往往将其当做匈奴长期的制度,未注意其变迁发展(详见内容部分)。

从内容上来说“二十四长”制度,陶然先生认为“二十四长”是个不明确的概念,他提到“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才属于二十四长,而又因为未见骨都候领兵事迹,故骨都候可能也不属于,所以在无法确定“二十四长”指代哪些人的情况下,“二十四长”制度就是个不明确的概念,无法用于推算人口。

骨都候的问题尚可商榷,另外笔者认为,根据“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尝以太子为左屠耆王”一句,即然有左屠耆王,则亦当有右屠耆王,撇开骨都候问题不提,能确定的就有十四长,仅剩十长不明。不过,无论如何“二十四长”制度并不明确是可以肯定的。

另外,陶然先生还指出部分王将不属于“二十四长”,这也是个被许多人忽视的。从前文可知二十四长制度的文本至于北服丁零诸国之前,那么后续被吞并入匈奴的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五部,以及老上单于时代并入的呼揭部,不确定什么时候加入的休屠、浑邪、奥腱王部等……

这些王将可能都不在二十四长范围内。而过往网络讨论都简单地用24×10000的计算方法,一些学者也用二十四长所辖部众(24×10000)加上单于直辖部众来计算匈奴的人口,这都忽略了这些没被记入二十四长的王部。也就是忽略了匈奴在冒顿到军臣三代单于开拓和发展的制度损益变迁问题。

综上,方法3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二十四长制度只是在特定历史(冒顿前中期)时期下的产物,忽略了其后可能发生的损益变迁。也忽视了匈奴在老上、军臣两代单于时代的开拓。

最后是方法4,利用方法4的前提是要知道匈奴的兵数,前文已知,通过“二十四长”制度来推测兵数是难以成立的。故只剩另一种,也是使用较多的、通过白登之围的匈奴兵数来推算,白登之围之匈奴兵数,《史记》《汉书》分别取“30万”和“40万”。目前公认数字为30万。

关于此数目,正如阿尔丁夫文中引拉铁摩尔言:“司马迁所有关于冒顿的记载 ,是根据匈奴自己的史诗或英雄故事”(这句话虽然未必正确,但是引出了一个史料来源的思考方向),即《史记》中关于白登之围匈奴兵力的数字,或来自“大本营战报”“军事宣传”一类途径,其可能经过夸大。但是,这个夸大数据或许侧面反映了彼时匈奴人所能动员军事力量的上限。

先假设此数目成立,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兵民比例。一般据贾谊:“五口而出介卒一人” 但后来学界多放弃此说。如阿尔丁夫文中认为匈奴为胜兵制度,一家一户最大限度上能出卒3人,父亲和两儿子,一般情况下则能出两卒。

不过前文已经说过阿尔丁夫先生对于匈奴的户数研究有问题,故其一户出卒2-3人的新论仅备一说。在抛弃贾谊之论后,大部分学者转向研究兵民比例问题,如前引袁祖亮先生《略论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人口》就通过计算乌孙和大月氏的兵员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5%与29%)推出匈奴之兵员与总人口比例,在25%-29%之间。

还有尚新丽先生《西汉时期匈奴人口数量蠡测》一文计算西域诸国兵民比例推出匈奴兵员占总人口当在33%左右。可视作对袁祖亮先生结论的继承发展。相较前面几种方法来说,方法4较为合理,陶然先生评价为“唯一可行的方法”,同时也算是近年学界较主流的方法。

综上,四种方法中,方法1和方法2基本可以确定,难以使用。但方法3和方法4,笔者以为是较为可行的。尤其是方法3,若能剔除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将其与方法4结合,也能推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值。同样,除了上述陶然先生所分的四种方法,笔者以为,还可以加入两种方法。

第一:可参考后世蒙古高原上诸游牧部族的人口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秦汉时期的气候环境与后世相差甚远,且从目前考古来看,匈奴似乎并非纯粹的游牧,而是有一定农耕产业,且部分定居的大型政权,所以,在比定时需要注意。由于笔者不了解后世其他游牧民族之情况,故此处不多言。

第二:可通过推算历次匈奴入寇之兵力,来推算或印证匈奴的人口兵力问题。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匈奴的扩张方向从不止汉朝一个方向,故此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局限。需要综合史料分析使用。

以上,是笔者关于匈奴人口兵力数量计算方法的一个简要讨论,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作用。主要的方法已经列出,期待读者的推算尝试。

参考资料:

陶然.秦汉时期匈奴人口数量计算方法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阿尔丁夫.关于匈奴户口估计原则和冒顿单于当政前期匈奴族人口[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2期).

张晓彤.匈奴盛时人口数量研究述评[J].甘肃民族研究,2013,(第1期).

尚新丽.西汉时期匈奴人口数量变化蠡测[J].人口与经济,2006,(第2期).

袁祖亮.略论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人口[J].南都学坛,1998,(第4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黎子堂,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