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快播:仇怨放两边,冷战互掐的俩超级大国,却在1956年联手对付英法
2023-03-21 19:29:54 来源: 腾讯网

冷战时期,作为世界“唯二”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可谓是互为对方的头号“假想敌”,虽然双方没有正式直接交战,但也爆发了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多次险些引发世界大战的冲突事件。不过这对老对头也有仇怨放两边,联手一致对外的情况,而造成这种罕见局面的,就是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上图_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1918年–1970年),埃及第二任总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美苏破天荒的联手干预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英国人扶持的傀儡殖民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纳赛尔也成为埃及首位总统,被冠以“非洲雄狮”的美誉,并被埃及人民视为“国父”。

英国虽然迫于形势基本撤出了在埃及的殖民军,但依然霸占着极具军事和经济价值的苏伊士运河不肯放手。纳赛尔当然不会允许这个老牌殖民帝国继续为所欲为,在1956年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强制收回国有。

此举引起了英国上下一片不满,时任首相艾德礼甚至叫嚣“埃及已经扼住了英国的喉咙,英国的海外利益岌岌可危”。于是英国拉上和苏伊士运河颇具渊源的法国(毕竟运河最先是法国殖民者牵头修建的,后来才被英国人抢了过去),再勾结一心想在中东地区扩张势力,并试图夺占运河右岸西奈半岛的以色列,三国联手发送了第二次中东战争。面对三国的围殴,新生的埃及军队不是对手,在战场上连吃败仗。

上图_ 1860年修建苏伊士运河的场景

就在英法以三国就要完胜之时,作为埃及背后的大哥苏联果断的发出警告通牒,要求三国撤军。而出人意料的是,美国竟然也和苏联站在同一战线,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甚至威胁要将英法踢出北约框架,并声称要抛售英镑威胁英国的经济。

眼看自己的大哥竟然跟敌人搞到了一起,这三国彻底傻了眼,只好灰溜溜的撤了军。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美国和苏联要联手当“战友”呢?

上图_ 二战法国军人

美国不愿意看到英法两个老牌列强重振昔日雄风,因此联手苏联将其打压

作为老牌列强的英法,在二战中的表现却堪称拙劣。法国在德军的闪电战面前才40多天就举白旗投降,英国虽然依靠岛国的地理优势没有亡国,却在战场上多次被德国和日本打的抱头鼠窜,最后不得沦为给美国打下手的跟班。

二战结束后,英法虽然靠着吃老本勉强混进了联合国五常的行列,但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都一落千丈,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而战后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也对拥有广大殖民地的两国产生强烈冲击。像法国刚刚在1954年的奠边府之战中被越南军队彻底击败,从而被迫承认曾经是自己殖民地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独立地位。因此英法迫切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来重振国威,挽回颓势。

上图_ 北约 华约

然而对于战后要充当世界霸主的美国来说,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英法明明已经是北约体系下自己的跟班和小弟,却还放不下过去的执念,挑起战争,插手中东事务,已经对美国试图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形成了严重挑战,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因此,美国不惜与苏联联手对英法进行打压,也是美国这个新贵向老牌列强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上图_ 第一次中东战争 旧照

美国不愿意过分刺激苏联,更不想引发“世界大战”

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美国扶持的以色列取胜后,苏联就逐渐成为阿拉伯国家的幕后支持者,逐步向中东扩展势力,开始介入中东局势。不过,以色列虽然有美国做后盾,战斗力也较强,但毕竟是一个小国在单打独斗,因此暂时以自保为主;阿拉伯国家虽然人多势众,从体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毕竟战场上惨败,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但第二次中东战争却改变了这一局势,孤军奋战的以色列突然有了英法联军的助战,而埃及一方却没有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援助(被英法以强大的联军实力震慑),以致于平衡被打破了。如果任其发展,埃及不仅会丢失苏伊士运河,更有亡国的危险。

上图_ 1956年处于硝烟中的苏伊士运河

当时苏联方面也立即进行了警告威胁。苏联警告以色列如果继续战争,以色列“将不会作为一个国家存在”,而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更是向英法进行了“使用毁灭性武器”(实质就是核武)的最后通牒。紧张的局势一触即发,大有引发世界大战的可能。

而刚刚在1953年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在朝战中蒙受了惨重损失,嚣张的气焰更是不得不收敛了许多。无论是美国政客还是民众都不愿意再进行战争,当然更是不愿意看见第二次中东战争由局部战争转向世界大战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选择与苏联携手,共同打压英法,从而避免了战争进一步升级的不利局面。

上图_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政局出现变化的苏联也想和美国缓和关系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坛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和“内斗”的局面,1956年,赫鲁晓夫最终胜出,成为了新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一方面在国内推行各种改革,另一方面也积极与美西方国家进行互动,试图缓和二战以来美苏一直剑拔弩张的局面。

而第二次中东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苏联一方面对英法表达了最强硬的立场,另一方面,也积极与美方进行合作,共同反制英法以三国的侵略行径,双方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和缓和。以此为契机,1958年,苏联在柏林问题上与美方达成一定共识,从而暂时缓解了危机;1959年,赫鲁晓夫更是率团访问美国。可以说,美苏两国经历了短暂而难得的和平共处时光。

上图_ 赫鲁晓夫视察美国加斯特农场

最终打了个寂寞

面对美苏联手的反对,英法以当然没有能力去应对,只能选择乖乖的低头撤军。就这样,埃及人喜从天降,战场上完败的他们却意外的达成了战略目标,将苏伊士运河彻底收回国有。

此后,埃及靠着这条运河的“过路过桥费”赚了个盆满钵满,运河收入甚至成为了埃及经济支柱之一。而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更是被阿拉伯国家视为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毕竟结果是赢了,过程不论),在日后的多次中东战争中担任起了领导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重任。

上图_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游弋于地中海的英法军舰

以色列虽然未能达成吞并西奈半岛的野心,但也凭借此战扩张了部分领土,也还算是有所收获。而最惨的莫过于英法,投入巨额军费和大批军队,结果到手的胜利不翼而飞,又没有抢回苏伊士运河,真是打了个寂寞,而最后被美苏联手压制更是使得其国际声望进一步下跌。

可谓风水轮流转,老牌殖民帝国在新兴的超级大国面前也不由不低下“高贵”的头颅,黯然接受被取而代之的必然命运。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中东战争全史》,田上四郎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解放军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