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天天看点:天京事变:杀了杨秀清,韦昌辉没有活着的理由
2023-02-25 16:29:51 来源: 腾讯网

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已经没有活下来的“理由”,结果只能跟曹魏的成济一样。

一、天京事变的原因:权力结构失衡的结果


(资料图片)

天京事变为何爆发?直接原因是杨秀清强迫天王洪秀全册封“万岁”,有了不臣之心,最终激化了内部矛盾,导致2万余人死亡,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杨秀清是臣,洪秀全是君,为何臣子敢叫板君王呢?杨秀清野心不小,胆子也很大,因为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已经失去平衡,杨秀清认为自己足以取而代之,成为“天王”。

太平天国创立之初,实行“军师负责制”,军国政务由军师负责,天王只是作为虚位元首而存在,并没有实际权力。之所以如此,与太平天国兴起时特殊的情况有关。

都知道,冯云山才是太平天国的实际缔造者,没有他深入不毛,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紫荆山开辟根据地,就没有太平天国的辉煌。招募人员、制定法律、整顿军事、宣传抗清思想、组建团营,都是冯云山一手操办。

洪秀全能力一般,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真正参与紫荆山根据地的建设。冯云山闯出一片天地,拜上帝教蓬勃发展时,洪秀全才“空降”而来,充当首领,这是冯云山的功劳。

冯云山创建“军师负责制”,是局势使然,因为洪秀全在拜上帝教中缺乏足够的威望,拜上帝教人马先知道冯云山,才知道有洪秀全的存在。但是,冯云山大局观很强,坚决拥戴洪秀全,没有二心,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冯云山担任军师,手握大权,洪秀全作为精神象征,这是太平天国最初的权力格局。但是,洪秀全激进的宣传策略,摧毁孔庙、寺庙的做法,导致冯云山被逮捕入狱,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拯救冯云山,洪秀全束手无策,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稳定人心,一夜之间崛起。萧朝贵有样学样,表演“天兄下凡”,分享权力。所谓“下凡”,自然是不存在的,却不能拆穿,否则太平天国胎死腹中。洪秀全、冯云山承认杨秀清、萧朝贵“下凡”的权力。

杨秀清、萧朝贵凭借“下凡”而崛起,实际地位高于洪秀全、冯云山,他们只要表演“下凡”,洪秀全、冯云山都得下跪倾听“天父”和“天兄”的教诲。但是,冯云山威望很高,拜上帝教是他创建的,杨秀清、萧朝贵也是他拉拢过来,有冯云山在,局势就不乱。

冯云山威望高,眼光也不差,为了制衡杨秀清、萧朝贵,他极力将本土实力派韦昌辉、石达开拉入权力核心。韦昌辉、石达开强大的家族背景,加上冯云山“首创者”的身份,足以让杨秀清、萧朝贵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很遗憾,冯云山构建起来的权力格局,很快就被破坏。进军途中,冯云山、萧朝贵相继阵亡,韦昌辉、石达开威望不足(教权不给力),杨秀清成为全军的实际主导者,进而具备挑战天王的资格。

1856年,随着“江南大营”被摧毁,京师暂时没有危险。此时,杨秀清派石达开西征、韦昌辉进入江西作战、秦日纲东征江浙,东王的人马控制京城,天京成了杨秀清的天下。

手握政权、教权、军权,还控制天京城内外的兵马,而韦昌辉、石达开带兵外出征战,对朝廷的影响力减弱。此时,太平天国的权力天平,明显是杨秀清占有优势。

权力平衡被打破,就意味着灾难,因为没了制衡,杨秀清更加嚣张,不但威胁杖责洪秀全,甚至要册封“万岁”,矛盾白热化。但是,韦昌辉、石达开等相对比较理性的实力派,绝对不允许杨秀清当“天王”。

天王洪秀全没实权,不会对韦昌辉、石达开构成威胁,北王、翼王的势力不受影响,还可以乘着外出作战夺取领地。杨秀清大权在握,麾下兵马众多,尤其是得到中层将领的支持,杨秀清成为“天王”,势必会削弱韦昌辉、石达开。

李秀成自述书言:“北王、翼王商议,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韦昌辉、石达开跟杨秀清平日有矛盾,经常被欺压,他们决定支持天王洪秀全,除掉杨秀清,保护大家的利益。

二、杨秀清的特殊地位:不能轻易处死,要讲究艺术

《李秀成自述书》对天京事变的原因、过程、结果,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结成“三人同盟”,一起对付杨秀清,共进退,却各自有打算,韦昌辉成为替罪羊。

“江南大营”被摧毁后,天京城里几乎都是东王的人马,洪秀全为了除掉他,只能下达密诏,让韦昌辉、石达开率兵回京,采取突袭战术。此时,韦昌辉在江西瑞州,石达开在湖北洪山,与天京的距离差不多。

相对石达开而言,韦昌辉更加痛恨杨秀清,也更加忠于天王。因为,杨秀清经常杖责的对象就是韦昌辉。太平天国实力派二把手,北王六千岁韦昌辉,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杖责,绝对是一种耻辱。

也许是杨秀清太嚣张,太过自信,他的亲信陈承瑢早已投靠天王,充当韦昌辉大军的“领路人”,突袭东王府。韦昌辉带着仇恨,看到杨秀清就恼火,当即一刀砍了他,完成洪秀全交代的任物。

诛杀杨秀清,绝对是一个错误,也是韦昌辉被处死的关键原因。以拜上帝教为立国基础的太平天国,杨秀清是信仰的纽带,他是“天父”在人间的代表,岂能诛杀“天父”呢?诛杀“天父”,理由是什么?要知道,天父是没有错的。

杨秀清有“天父下凡”加持,他的身份太过特殊,洪秀全、石达开自然不会承担责任,韦昌辉一刀砍了下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此,杀害“天父”的凶手只能是韦昌辉了。

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时,石达开并未回来践行盟约,而是继续留在洪山,原因无外乎两条。杨秀清地位特殊,石达开不想承担责任;杨秀清实力强悍,一旦行动失败,自己也可以置身事外,保全性命。

除掉杨秀清,韦昌辉理直气壮,说是“奉召讨贼”,而圣旨的文字版没有,洪秀全并未以文字形式宣布杨秀清的罪行,证明事变的合法性。洪秀全这么做,除了想借此机会除掉实力派,自己手握大权,更是害怕承担杀“天父”的责任。

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已经8年,人们对“天父”深信不疑,一旦突然宣布杨秀清罪行,岂不是导致思想混乱,信仰崩溃吗?如此一来,虽然除掉杨秀清,但太平天国也没了信仰,失败不可避免。

所以,韦昌辉回到天京后,不应该杀了杨秀清,而是将其逮捕,送给洪秀全,让大家看着办。杨秀清被擒拿,且控制在“勤王”军团手中,东王余党也不敢轻举妄动,就等着洪秀全出来“说话”了。

三、韦昌辉实力,不足以抗衡洪秀全、石达开联盟

杀了杨秀清,就意味着杀害“天父”,韦昌辉处境被动,成为太平天国的乱臣贼子。但是,“天父”并不是存在,杨秀清所谓的“天父下凡”是假的,只是不好拆穿罢了。

既然杀了杨秀清,韦昌辉大不了鱼死网破,直言“天父下凡”的虚假性,但他实力有限,不足以抗衡洪秀全、石达开联盟,结果兵败被杀。

韦昌辉回京“勤王”时,为赶时间,只带了3千兵马,而留守天京的东王兵力达到6千余人。杨秀清的铁杆亲信傅学贤得知东王被杀,立刻召集旧部,与韦昌辉在京城交战,不分胜负。

韦昌辉精疲力尽,即将战败时,燕王秦日纲赶来增援,立刻投入战斗,傅学贤战败被杀。此时,北王的兵马损失殆尽,元气大伤。再则,燕王秦日纲是洪秀全的人,支持天王,对韦昌辉阳奉阴违。

天京杀戮过多,石达开才“狼狈赶回京师,计及免杀之事”。韦昌辉埋怨石达开故意迟到,又痛恨他不站在自己这边,两人走向对立面。韦昌辉露出杀心,石达开连夜逃走,被秦日纲追击,洪秀全暗中派人阻止,秦日纲转而去攻打清军。

韦昌辉恼羞成怒,便杀了翼王府上下一千余人,石达开在洪山召集兵马,打着“靖难”旗帜讨伐天京。石达开扬言:“不得韦昌辉狗头,则班师回朝,攻灭天京”,洪秀全无奈,只好下令捉拿韦昌辉,号召天下“讨贼”。

秦日纲军团离开后,韦昌辉在天京城内已经没有多少兵马,无法抵御石达开的“靖难之师”,而洪秀全又下令捉拿他。一怒之下,韦昌辉攻打天王府,结果被留守的数千“女兵”击败,众叛亲离,成为俘虏,大卸八块,首级送给石达开。

韦昌辉被杀,是太平天国的悲哀,也是他个人的悲剧。洪秀全要杀杨秀清,韦昌辉第一个赶回来,结果反而成了替罪羊。究其原因,韦昌辉的手腕有限,不知道权力博弈的法则,杨秀清特殊的身份,岂能自己去杀呢?

260年,曹魏皇帝曹髦率数百兵马怒气冲冲,准备杀了司马昭。曹髦是皇帝,司马昭的士兵都不敢动手,看到皇帝拼命,顿时六神无主。此时,成济问贾充:“到了这种地步,应该怎么办?”

贾充回答:“司马公养育你们那么久,就是为了今日,还犹豫什么呢?”成济赳赳武夫一枚,直接上去刺死曹髦,为司马昭立下首功。结果呢?司马昭毫不犹豫杀了成济,夷灭三族,谁让他杀了皇帝呢。

韦昌辉、成济,都是扮演一样的“角色”,虽然十分重要,但必须得死,这就是他们的悲剧。如果成济捉拿曹髦,然后就地下跪,主动“认罪”,说:“君王被小人迷惑,以至于此,臣等未能察觉,罪该万死”,做足了表面功夫,司马昭也找不到理由杀他。

韦昌辉也可以这么做,擒拿杨秀清后,直言:“小弟惊闻天父下凡,得知东王有被小人蒙蔽,不由心急如焚,冒犯九千岁。”如此,不但控制了东王,还能推卸责任,以“天父”名义来堵住舆论,然后将杨秀清送去天王府,则大功告成。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责任编辑:zN_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