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环球热讯:明朝文官靠战功封爵,威震西南,为何名声却很差?
2023-01-19 07:46:16 来源: 腾讯网

在明朝历史上,只有三位文官依靠战功封爵,他们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王越、王守仁,那么靖远伯王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王骥是首位依靠战功获得爵位的文官,他的声望非常显赫,可以说是威震西南。但是,王骥的名声却很差,甚至遭到非议,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初露锋芒


(资料图)

王骥,字尚德,是河北辛集人,他在永乐四年(1406年)考中了进士,被封为兵科给事中。王骥的仕途比较顺利,他历任山西按察司副使、顺天府尹、兵部右侍郎等职,并在宣德九年(1434年)出任兵部尚书。别看王骥是一介书生,他身材高大、强壮,“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正统二年(1437年),王骥奉命前往西北。

王骥做事雷厉风行,斩杀了最先逃跑的都指挥安敬,接着“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之后他还“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没过多久,鞑靼再次侵扰明朝边境,王骥奉命督率大军征讨。最终,明军取得大胜,“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消息传到北京,明英宗下旨让王骥“兼大理卿,支二俸”。不久后,王骥被召回北京。

二、三征麓川

正统六年(1441年),在王振的怂恿下,明朝发起了征讨麓川的战争。在选择主帅时,王振认为王骥可以担任,而王骥“亦欲自效”。于是,明英宗“拜蒋贵平蛮将军,李安、刘聚为副,而骥总督军务,大发东南诸道兵十五万讨之”。王骥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他甚至亲自指挥中军,与敌军交战,“贼大溃,乘胜至马鞍山”。

正统七年(1442年)五月,王骥班师回朝,明英宗派户部侍郎王质“赍羊酒迎劳,赐宴奉天门”。之后,王骥又获得了一系列殊荣,“封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然而,麓川的战争并未结束,之后王骥又两次前往西南,主持征讨麓川的战争。

三、毁誉参半

麓川之役让明朝损失惨重,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议者咎骥等老师费财,以一隅骚动天下”。会川卫训导詹英也弹劾王骥“掩败为功”。不过在王振的保护下,王骥安然无恙。由此可见,王骥与王振的关系不错。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骥又前往南方,去平定苗乱。等他班师回朝的时候,景泰帝已经继位了。

之后景泰帝让王骥“总督南京机务”。王骥到任后,“以所驭军法教之”,但是不为兵部尚书于谦所器重,不久后就被迫退休了。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王骥也参与其中,因此受到封赏。1460年,王骥病死,终年83岁。王骥之所以毁誉参半,主要是因为他指挥了麓川之役以及与王振的关系,另外他还参加了夺门之变,因此受到当时人的诟病。

参考资料:1.《明实录》;2.《明史》

责任编辑:zN_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