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第74军也能称为“虎贲”?滥用抗日部队的代号,那是对历史的不敬
2023-01-14 21:24:33 来源: 腾讯网

近年来,回顾抗战历史的文章和视频层出不穷,不少自媒体创作者在作品中,总喜欢称谓第74军为“虎贲军”,貌似很牛叉很拉风的样子,反而暴露出非常业余。

余程万将军如果在世,第一个表示不满:那是我们57师的荣誉称号,什么时候授予给整个第74军了?妥妥的张冠李戴嘛。

余程万


(资料图片)

第74军是抗日铁军不假,但是我们在讨论和介绍这支部队的历史时,仍然要把它的番号、代号、称号和别号捋清楚,否则既不能展现军事历史的专业性,也是对抗日历史的某种不敬,时间长了更是以讹传讹了。

首先要说明,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7月之前,国民革命军从未使用过“第74军”的番号。

这是由控制军队规模和不断实施整编决定的,从北伐胜利到中原大战,为了裁撤庞大和混乱的部队编制,曾经进行了三次整编和缩编,尤其限制了军级番号的数量。

至1937年初,国民革命军的军级数字番号,最多只授予到了“第67军”,众所周知,第67军是对东北军实施压迫和缩编的产物,这已经是西安事变之后的事情了,那么时间点显而易见。

即便如此,其中的第49军、第50军、第54军、第55军、第56军,以及从第58军到第66军的番号仍然缺编,也就是说,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的全部军级番号尚不足60个,更高级编制则多以“路军”番号存在。

国军战士

01、第74军番号的出现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军事委员会先后征调了70多个步兵师赶赴上海参战,由于此前的大规模整编,其中的军级建制数量并不多,中央军嫡系部队只有第1军、第18军等寥寥几支,大多数都是以师级建制为单位,逐次投入战场的。

比如原来警备京沪线的三个所谓“德械师”,也就是第87师、第88师和第36师,之前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军,只是在战前临时编组为第九集团军,会战期间再分别升格为第71军、第72军和第78军。

同样,王耀武的第51师和俞济时的第58师,也是分头从汉中和宜昌出动的,抵达上海后直接划归各集团军总司令部指挥。战场上师级建制过多,当然不利于集中指挥,于是1937年8月30日,第51师和第58师火线合编为第74军。

未来的抗日铁军,就这样匆忙成立了,该军以铁杆嫡系黄埔一期的俞济时直接晋升军长,副军长读者们大多不太熟悉,是黄埔一期的蒋伏生,而三期的王耀武和一期的冯圣法分任两个师长。

王耀武在淞沪战场

那么第74军的这个“第74”,当然就是军级部队的番号,而正式的数字番号,那是由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统一编排和授予的,是一支部队的“合法身份”,要登记在册还要授予军旗。

如果没有最高军政当局授予的正规番号,一支部队就是不被政府所承认的,得不到军费,得不到补充,临时性的部队建制,甚至还要加以遣散,所以一些暂编师、预备师都会抢着要求“转正”。

既然是身份证明,部队番号也是唯一的,不可能两支部队授予同样的番号,但是会有撤销、转授的可能,比如淞沪战场上张治中率领的第9集团军、陈诚率领的第15集团军,其后都实施了重组和转授。

到第一次长沙会战时,第15集团军的番号已经转给关麟征所部,集团军所属部队也截然不同。1944年王耀武奉命组建第24集团军,这个番号就是原来庞炳勋的部队所有,投敌后被撤销,然后重授。

第51师王耀武

比如“第八路军”的番号原属粤军陈济棠部,1936年两广事变后,这个路军番号被军政部撤销,到1937年8月,番号又被转授给陕北红军,于是“八路军”才有了新的定义。

包括新编第4军,那也是由军政部授予的正式番号,而红军一旦有了正式番号,那就是国民政府承认的正规军,理论上就得拨款、拨枪和拨粮,所以之前的谈判才非常艰难。

抗战初期,第八路军(第18集团军)和新4军,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粮饷,尽管数量不多,直到后来才逐渐停发,没办法,因为国民政府从一开始,就把这两支部队视为异类。

按稍后划分的编制级别来说,下辖两个师的军那是“乙种军”,因此第74军在成立之初,虽然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但是编制并不算庞大,战斗力也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战损严重。

第18集团军臂章

02、第74军各部的“代号”变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各部番号基本是半公开的,因为部队持有上书番号的军旗,全体官兵又都佩有“胸标”,清楚地写着部队番号和官兵姓名,在行军宿营作战中,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尤其是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乃是蓄谋已久,战前的情报工作非常细致到位,其对中国军队的编制、番号甚至各级指挥官的姓名通通门清,这方面的亏我们没少吃,因此军委会在行文和发电中为了保密,又给高级编制单位分别取了“代号”。

各部队使用代号的准确时间,大约是在南京保卫战以后,那是用战场上血的教训换来的。武汉会战期间,第74军所属两个师的情况是:第51师代号“克成”、第58师代号“长泰”,而当时还隶属于第2军的第57师代号为“天全”。

这一时段的部队代号名称,并无特别含义,大抵是每个师选用比较威风并且上口的名词,然后在行文发电时,再以代号来代指某支部队,进而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比如调动第58师即可称为“长泰部队”。

注意胸标

1938年底武汉会战结束后,全军再次实施整编和整顿,第74军作为嫡系主力被调整为“甲种军”,那就得下辖三个师,于是调入了人员装备较为精良的第57师,这支部队虽然是直鲁联军的底子,却是曾经入选“整理师”的精锐。

如此到了1939年春夏之交,第74军开始正式下辖第51师、第57师和第58师,不久以后俞济时他调,之前已经升任副军长的王耀武,顺利接班执掌该军。

既然编制级别和作战序列有了调整,于是该军三个师又启用了新的代号:

其中第51师代号“文昌”、第57师代号“徐闻”、第58师代号“榆林”,这三个词分别是海南(旧属广东省)的三个县名。注意一下,“榆林”这个地名不光是陕西省才有,如今的海南省也有“榆林”,并且还是个港口城市。

将三个师的代号统一定为某地区的三个县名,自然是为了规范和方便。在此期间,资格老却是杂牌出身的施中诚,被王耀武保举为副军长,而第57师师长一职,改由黄埔一期的余程万续任,这也是“杂牌中央化”的常规操作。

余程万

1941年春,第74军作为主力参加赣北战场的“上高会战”,王耀武以两个师(余程万率第57师、代师长张灵甫率第58师)担负上高城的正面防御任务,硬刚日军一个师团(第34师团)的疯狂进攻,48小时内阵地岿然不动。

其中尤以第57师的防守最为坚决,让日军横尸遍野却迟迟无法完成突破,该师的善守之名从此鹊起。而李天霞第51师则奉命出击外线,吊打南路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彻底孤立了中路日军主力。

战役总指挥罗卓英的“后退决战”之战法,由此条件成熟,各路增援部队同时向日军第34师团包抄而来,终于大破贼寇,遂有“上高大捷”。

此战被誉为抗日最精彩一役,而第74军的战场表现着实令人侧目,这也才是该军的“成名之战”。

罗卓英战后评价说:在这次战役中,第74军发挥了最大的力量,创建了最大的战果,这是非常光荣的,记得北伐时期第4军以“铁军”闻名,现在抗战时期,我敢大胆地说:第74军是抗战的“铁军”!

施中诚

03、“虎贲”代号的出现

上高大捷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第74军全军获蓝底白色飞虎旗一面,故又称“上高飞虎”,同时李天霞第51师、余程万第57师,则分获第1号和第2号“陆海空军武功状”,第74军继德安(万家岭)大捷后,再次名震天下。

这里顺便得说下,后来的第74军副军长、第100军军长、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尽管“风评”不太好,但是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八年抗战期间,军委会共颁发武功状107张,而李天霞担任部队长时就独得17张,排名高居榜首。

第57师在会战期间的顽强防守,也赢得了相当高的荣誉,军事委员会特别命名该师为“虎贲”,这个词既是一个荣誉称号,也是第57师新的部队代号。因此上高战后,第57师全师官兵在原有的胸标之外,统一佩戴了“虎贲”臂章。

也就是说,“虎贲”只是陆军第57师的专属代号,而非整个第74军的荣誉,滥用是不合适的。

“虎贲”这个词,古语中就是精锐甲士和禁卫军的意思,因此57师的荣誉还是蛮高的,所谓“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

注意臂章

为什么说“虎贲”既是部队代号又是荣誉称号呢?很显然,部队代号应该是保密的,而第57师全体官兵都佩戴上“虎贲”臂章,全然已经失去了保密性,只能说,余程万所部对这个部队代号特别钟爱,干脆引以为“荣誉称号”。

上高会战后,王耀武也很是得意,特地把军部代号更改为“辉煌”,所以这个词才是整个74军的部队代号。

既然第57师的代号已经从“徐闻”更换为“虎贲”,原来的三个师级代号明显不成系列了,老王琢磨琢磨,就把另外两个师的代号也改了。

1942年春,第74军调往第三战区支援浙赣会战,战役结束后的9月间,王耀武报请更改了第51师和第58师的部队代号,以便与第57师的风格统一。

其中第51师因善于攻击被命名为“前矛”,第58师因作风硬朗被命名为“激扬”,第57师则保持“虎贲”代号不变。

这也充分说明,部队的代号跟番号的性质有所不同,它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不定期更换的,本来就是个用于保密的“代称”,长时间不更换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臂章

岂料一年以后,余程万率领第57师便迎来了最惨烈的考验,那就是1943年深秋的常德会战,由于战场指挥失误,余师8529名官兵,骤然间成为了困守常德城的孤军,有部电影的名字即为“喋血孤城”。

在3万余日军的围攻下,第57师死战不退,苦撑了整整14天,战后连同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人员不足400。因此常德保卫战之后,第57师基本等于重建,因为连同提前送出去的重伤员,这个师剩下的拢共不到1000人了。

为了纪念这次残酷的守城作战,第57师在完成重建后,再申请把部队代号更换为“常德”。常德保卫战的苦难也让第57师元气大伤,在后续的长衡会战、湘西会战中,战斗力已经大大落后于第51师和第58师。

因此严格来说,第57师的情况是这样的:部队番号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7师”,部队代号先后为“徐闻”、“虎贲”、“常德”等,尤其是常德会战后部队代号再次更换,“虎贲”这个称谓已经很少见诸纸端了。

臂章

04、第74军“别号”的由来

不仅仅是第74军以及下辖各师,其他正规部队也是有代号的,比如在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第10军,被授予的代号是"泰山",因此又经常被称为“泰山军”,李玉堂和方先觉两任军长可谓是如雷贯耳。

其他诸如:粤军之母第4军的代号是"抗战建国",土木系骨干第54军代号是"还我山河",桂系第84军代号是"发扬光大"等等,再比如廖耀湘新编第22师的代号为“湘涛”,总之各有招牌各具特色。

除了正规番号和所赋代号外,比较强悍的部队还经常被赋予各种“别号”,第74军由于下辖的三个师番号均以“5”开头,因此又被别称为“三五部队”。

注意这样的别号并非唯一所有,之前撰文介绍过,湘系第19师由于下辖第55、第56、第57三个团,也被称为“三五部队”。

日军也给第74军取了代号或者称为别号,起因正是1941年的上高会战,此战过后,日寇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解职,日军上下难免对第74军格外重视,甚至布置参谋专门研究74军的作战特点。

74军高层

与此同时,日寇第11军司令部还把第74军冠以“虎”部队的别号,认为第74军是“重庆军之最精锐部队”。特别注意,日军给74军所起的代号仅仅是一个字,这是由侵华日军的命名习惯所决定的,因为日军各部队也有单字代号。

比如在11军编成内的日军第3师团,代号为“幸”字,日军内部称为“幸兵团”;第4师团代号为“淀”、第13师团代号为“镜”、第40师团为“鲸”等等,读者对此多有了解。

在日军的军事术语中,其实把这种汉字代号方式称为“通称号”,一般赋予独立混成旅团、师团、军以上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混合编成部队,也是出于一定的保密目的。

不过到了中国军队口中,就多以“虎之师”、“虎部队”来作为第74军的别号了,尤其是上高会战后第74军获得过飞虎旗,更加深了这种说法。所以包括“抗日铁军”的称谓在内,这些都属于第74军的“非正式称谓”。

任职书

实际上,鬼子在战争后期也跟中国军队学了,1944年起由于日军的不断扩编,开始出现两个汉字的部队代号,而且多是鼓舞士气的字眼,比如第120师团的代号“迈进”、第132师团的代号“振超”、第133师团的代号“进击”等等,当然无论怎么改,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奉命自芷江空运南京担负受降和警备任务的,其实是廖耀湘的新编第六军,不过要守备偌大南京地区,一个军的力量有略显不足,于是陆军总司令部下达命令,将第74军第57师配属给新六军执行任务。

也就是说,第74军确实是首批进入南京的部队,但却不是全部,直到1946年初,新六军奉调前往东北战场,第74军才全部调入南京担任卫戍任务。

小战士

第74军时驻南京孝陵卫,新晋军长张灵甫兼南京警备司令,遂有“御林军”之别号。其实这个别号不太准确和贴切,因为第74军并非总部的警卫部队,其在南京的驻防时间也很是有限:

1946年5月第74军改制为“整编第74师”,实有官兵31000余人,张灵甫改任中将整编师长,至7月间,整74师便调往苏北战场,在南京驻扎的时间前后不过半年多。

1947年5月,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野全歼,原三个师缩编而来的整51旅、整57旅和整58旅,也随之灰飞烟灭,后来虽有重建,不过用一句话调侃就是:“哥已不再是当年的哥了”。

网红张

责任编辑:zN_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