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每日短讯:多尔衮处死孙承宗,290年后,孙氏族人为他复仇
2023-01-13 15:36:16 来源: 腾讯网

1638年,76岁的孙承宗被多尔衮处死,全家一百余人遇难。290年后,孙氏族人前往清朝东陵,鞭打乾隆、慈禧,满载而归。

孙承宗,明朝战略家,抗清名将袁崇焕的老师,策划俢筑“宁锦防线”,将八旗抵挡在关外,寻机收复辽东。

明朝末年,李成梁镇守辽东,女真各部落都被打残,一点脾气都没有。但是,对于曾经的“家奴”努尔哈赤,李成梁则极力扶持。


【资料图】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的庇护下,逐渐统一女真各部。李成梁晚年,培养舒尔哈齐,抗衡努尔哈赤,却因自己被弹劾离职而告吹。

1615年,李成梁病逝,努尔哈赤无所忌惮,很快就起兵讨伐明朝,宣布“七大恨”,劫掠辽东各地。

万历“三大征”,尤其进入朝鲜半岛抗击日本的三十万大军,明军虽然获胜,但国力损耗太大,此时已经力不从心。

1619年,辽东经略杨镐志大才疏,出兵之前告诉努尔哈赤自己要来收拾他。结果,明军配合不给力,被各个击破,在萨尔浒遭遇惨败。

接着,熊廷弼督师辽东,努尔哈赤攻打沈阳城,屡次被击败,对熊廷弼十分畏惧。遗憾的是,熊廷弼栽在魏忠贤手里,被传首九边。

熊廷弼离任后,辽东局势恶化,努尔哈赤夺取城池几十座,明朝有失去辽东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孙承宗横空出世,扭转了局面。

孙承宗很理智,他知道明朝的弱点所在,也知道清军(当时是后金)的缺点,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战略部署,试图收复辽东。

孙承宗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五点:

其一、俢筑“宁锦防线”,以堡垒推进,逐步蚕食清军的领地,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

其二、开展屯田,自给自足,就地解决军队的粮食、物资补给,为“持久战”奠定基础。

其三、训练精兵,提拔将领,待机而动。袁崇焕、祖大寿、何可刚、赵率教、满桂、袁可立得到重用。

其四、多兵种联合作战,陆地防御与海上主动出击相配合。水师瞄准清军的薄弱点,重点攻打辽南,收复失地。

其五、发展火器,重用专家孙元化,革新“热兵器”,组建新式火器部队,进行“降维打击”。

孙承宗努力下,明军前后修复9座大城,45座堡垒,招练兵马11万,建立12个车营、5个水营、2个火器营,8个前锋后劲营。

制造甲胄、军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装备有300万,开疆扩土400里,屯田5000顷,年收入15万。如此,辽东局势焕然一新。

孙承宗的战略模式,非常切合实际,是明军野外作战能力低下的最佳选择。依靠相对强大的国力,跟对手拼消耗,逐渐蚕食敌人。

历史上,宋朝的范仲淹对付西夏;元武宗对付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清朝对付蒙古骑兵,都是用“堡垒战术”这一招,最终获胜。

督师辽东4年,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中,郁郁而终。皇太极继位,率八旗精锐来复仇,在锦州、宁远城下惨败,狼狈不堪。

袁可立更猛,收复辽南4座城,开拓疆域数百里,还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值得一提的是,袁可立并非防御作战,而是主动出击,清军都很怕他。

1626年,孙承宗被魏忠贤党羽弹劾,无奈之下辞职回家。1629年,皇太极率兵侵犯京师,崇祯下诏勤王,让孙承宗负责大局。

孙承宗作战有方,皇太极撤兵回辽东,明军乘胜收复遵化、永平、滦州、迁安,斩首八旗两千余人。镶蓝旗旗主,二贝勒阿敏狼狈逃窜,回到沈阳后被皇太极囚禁而死。

孙承宗能力强悍,眼光独到,让皇太极十分忌惮。遗憾的,明朝内部斗争太激烈,文官集团相互倾轧,孙承宗再一次被弹劾,即便崇祯挽留,他也坚决辞职。

1632年,孙承宗回到高阳老家,教育儿孙好好读书,安享晚年。但是,天不遂人愿,明末糟糕的局势,孙承宗注定无法独善其身。

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此时,以代善为首的“三大贝勒”已经被皇太极挤出权力中枢,二贝勒阿敏囚禁狱中,三贝勒莽古尔泰全家被杀光,大贝勒代善夹着尾巴做人。

搞定“三大贝勒”,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到了新阶段:收拾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削弱满洲贵族权力,实现大权独揽。

为了达成目的,皇太极多次书信崇祯,希望能够议和,结束战争。崇祯摇摆不定,文官内部斗争激烈,议和之事遥遥无期。

1638年,皇太极决定“以战逼和”,让成亲王岳托、睿亲王多尔衮率10万兵马翻越长城,再次劫掠中原,高阳县也是清军攻打的对象。

76岁的孙承宗不愿投降,率领数百家丁顽强反击,杀伤清军一千余人。多尔衮大怒,利用火炮摧毁城墙,杀入城内。

孙承宗进行巷战,被俘虏后不屈而死。他的5个儿子,6个孙子,以及2个侄子,8个侄孙战死,全家一百多人遇难,幸存者不多,这是孙氏族人之痛。

290年后,孙氏族人也让爱新觉罗家族吃尽了苦头。1928年,孙殿英前往清东陵,劫掠一番,鞭打乾隆、慈禧,满载而归。

当然,孙殿英此举不厚道,属于破坏文物,理应谴责。乾隆继位后,追封明朝忠义之士,追谥孙承宗“忠定”,让人祭祀,也算够意思了。

参考书目:《明史》

责任编辑:zN_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