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无能狂怒的天子,因痛失所爱而情绪失控、崩溃的乾隆
2023-01-13 06:35:22 来源: 腾讯网

提及乾隆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大多都认为乾隆是个富有城府、心思缜密、行事谋定而动的皇帝。但是这个“稳重”的帝王,也曾情绪失控、崩溃,进而无能狂怒引发了波及整个皇朝的“大地震”。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乾隆的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病逝于东巡途中。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为人孝顺、谦和、温婉、勤俭。雍正五年嫁于弘历为嫡福晋(同汉族嫡妻)后,乾隆就视富察氏为完美的妻子,登基后又视其为完美的皇后。

关于他们夫妻恩爱的故事,笔者就不赘述了。仅举两例来旁证乾隆对皇后的感情,现在翻阅清宫档案会发现一向对人刻薄的乾隆在提及富察氏时不是赞扬就是在哀悼怀念。富察氏的两个孩子都是刚出生就被乾隆定为皇太子。


(相关资料图)

皇后离世的第二天,乾隆就向群臣表示“永失内佐,痛何忍言”。其后十来天乾隆更是陷于哀伤而无法自拔,完全无心理政,不停地作诗、写赋来抒发自己的伤痛之情。

为了迎合皇帝,朝臣们也开始高标准地对待皇后的丧礼。礼部建议各省官员从收到消息的当日起“摘冠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随后又要求“在京王公百官,咸缟素二十七日,百日剃头”。

注:因满清习俗只留后脑勺的一撮头发编辫,其余部位新长出的头发需要经常性的剃掉。“百日剃头”的意思是百日后才可以去剃这些头发。

但是官员们没意识到,皇帝如此哀伤是出于对皇后的真感情,他们这么迎合皇帝搞形式主义,是给自己挖了大坑。不过第一个点燃乾隆怒火却是他的至亲。

于皇后大事,伊一切举动,尚堪入目乎?父母同幸山东,惟父一人回銮至京,稍具人子之心,当如何哀痛。乃大阿哥全不介意,只如照常当差,并无哀慕之忱 ……

今看三阿哥亦不满意,年已十四岁,全无知识。此次皇后之事,伊于人子之道,毫不能尽 ……

若不自量,各怀异志,日后必致弟兄相杀而后止。与其令伊等弟兄相杀,不如朕为父者杀之 ……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七》

被乾隆怒骂的是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被骂的原因是乾隆认为他们俩在迎接皇后梓宫时哭得不够悲切。骂了一顿后还没完,乾隆接着剥夺了他们继承皇位的资格“夫不孝之人,岂可以承大统”,最后甚至说出了要杀他们的话。

乾隆暴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于“嫡子”的痴迷。

虽然清朝选定皇太子不遵从“立嫡立长”的原则,但汉化颇深的乾隆认为嫡子承位才符合儒家正统的宗法继承理念。再加上乾隆对富察氏的敬重和感情,乾隆觉得自己和皇后所诞下的嫡子就是皇朝不容置疑的继承人。

在富察氏为乾隆诞下子嗣后,乾隆也一度认为满清将在自己手中迎来第一位嫡子身份的皇帝(明武宗后就没有嫡子皇帝了)。

注:乾隆的嫡子承位还是比较狭隘的“正嫡子”,也就是结发妻子的孩子。后面扶正的“妻”在他眼里不是“嫡妻”,孩子也不是“嫡子”(这种孩子被称为“平嫡子”)。

然而皇后的两个嫡子(皇次子和皇七子)以及皇后本人的相继离世,让乾隆的这个愿望彻底化为了泡影。哀伤和悔恨交织之下,他就认为在承位上将要获益的皇长子永璜在幸灾乐祸。而皇三子永璋被一同责骂,是因为他当时在永璜身边,看上去像“一丘之貉”。

乾隆的情绪失控,不但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再也没有登顶的机会,也让永璜此后都在惶恐中度日,因精神压力过大两年后就不幸离世。

对待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那么乾隆对于朝堂官员们就更不会客气了。

光禄寺准备的祭祀器物,乾隆嫌不干净,五名官员降级。工部制作的“皇后册宝”,乾隆觉得“粗陋”,工部尚书哈达哈与四名侍郎被革职。江苏巡抚安宁只因乾隆未从他的请安折中读出对皇后之丧的哀伤,而令其致仕。

翰林学士阿克敦因把“皇妣”译成了“先太后”,在乾隆的严厉训斥下被以“大不敬”判斩刑,一众刑部官员因最初拟刑不重(初判绞监候),被乾隆以“故为宽纵”而革职,三朝元老张廷玉也被牵连罚俸 ……

六月,有人向乾隆举报山东沂州都司姜兴汉、锦州知府金文淳等在百日内剃头。乾隆立马将这种行为定性为违背“祖制”的大逆之罪并将他们处斩。

本朝定制,遇有国恤,百日以内,均不剃头。倘违例私犯,祖制立即处斩,亦如进关时令汉人薙发,不薙发者,无不处斩之理 ……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六》

自努尔哈赤称汗以来,满清虽然有父母丧葬、国丧期间不剃头的惯例,不过各朝均没有丧期百日内不可剃头的强制规定。虽然乾隆自己也承认这点,但不妨碍他用这个来“上纲上线”整人。

原因还是因为乾隆情绪失控,需要发泄怒火。

自从整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后,乾隆愈发地认为官员们是在走过场。每每思及亡妻,就觉得自己哀伤得不能自已而官员们却在敷衍、应付,他自然恨得咬牙切齿,想要打击报复了,而“剃头”就成了一个很有效的工具。

乾隆指出虽然国法没有规定丧期不可剃头,但是有良知的臣民对于国丧不剃头的认知应该是“理法所必当然”,如人需孝敬父母一般天经地义。这些官员打着没有规定的旗号剃头,实则是心中无皇后和他这个君父。

在乾隆的上纲上线下,席卷全国的风暴就此拉开帷幄。

七月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被弹劾违制剃头,乾隆斥其“丧心悖逆”并将周学健及其二十多名下属(也因剃头)一并革职下狱。周学健被抄家后(最终被赐自尽)乾隆依然不满足,又拿这事儿攀附两江总督尹继善。乾隆认为他知情不奏,故意包庇也是个“无耻之徒”,逼得尹继善只得自请革职和赐罪。

乾隆这么大搞周学健的案子,把湖广那边的官员们吓得不轻,因为他们也剃了头。

湖广总督塞楞额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选择和下属官员们一起联名自劾,主动认罪。但是乾隆因为其满族的身份更为愤怒,骂其已丧心病狂 – “满洲大臣,历任督抚有年,乃如此丧心病狂,是非意想所及”,最终塞楞额被抄家并赐自尽。湖南巡抚杨希绂、湖北巡抚彭树葵等一众官员被判斩刑或服苦役 ……

官员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故意挑衅搞事。而是乾隆之前一直奉行康熙的“宽政”。例如乾隆三年,乾隆的嫡长子永琏夭亡时,也有一些官员在丧期被弹劾失礼、怠慢,但是乾隆在处罚时都是从轻发落。这次官员们是完全没有料想到乾隆会如此狂暴。

这场前后历时大半年的“剃头风波”,一百多名官员被惩罚,其中很多是大学士、尚书、侍郎、督抚这种高官,而且大多是革职、赐死、斩立决这种重罚。

如此小题大做、吹毛求疵,近乎变态的心理来处置朝堂大员和国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年近四十的皇帝真的崩溃了。

除了丧妻之痛,皇朝和皇帝也经历着另一场惨败。为了平定西南和大小金川,皇朝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后名臣、名将、大军带来的结果却是屡屡失败。这对于立志成为明君开创盛世,并为之奋斗十几年的皇帝来说不啻于一记响亮的耳光。

皇帝也是人,自然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只不过皇帝崩溃后不能像旁人一样躲墙角去哭,他还必须遮掩自己的脆弱和失败。所以乾隆只能挥舞起皇权的大棒,通过凌虐自己的臣属们来发泄了。

注: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冷静后的乾隆曾向臣子们暗示了自己的错误“自去年除夕(嫡次子永琮夭亡),今年三月(皇后病逝),迭遭变故,而金川用兵,遂有讷亲、张广泗两人之案,辗转乖谬,至不可解免,实为大不称心。”

责任编辑:zN_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