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快看:民国第一次过元旦,为何推迟了14天?
2023-01-01 14:27:21 来源: 腾讯网

这是一份116年前的老报纸,它的版权页上,竟然用了4种纪年方式标注时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开国纪元4605年”

“西历1907年”

“日本明治40年”

“清光绪33年”

“阳历7月2日印刷”

“阳历7月5日发行”

一份报纸用5种方式来标注时间,除了证明其复杂背景和刊物的庄重感、严肃感之外,还有一种历史的无奈感。

这背后,大有学问。

首先,这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诞生于日本,所以你看,第三行是日本纪年法。

其次,孙中山等人创办的此刊,主要是为国内读者看,所以,紧随其后用的是清府纪年法;

再次,而最前面、大一号的字,用的是中国最古老的纪元法,黄帝纪元,即从黄帝开始的4605年。

这个时间,是中国自古就保留下来的“祖宗之法”,无论何朝何代,均可从古历推算而来,所谓“五千年文明”。

最后,后面的西历,就是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至今2023年元旦,彼时的报纸,是1907年7月2日。

这种复杂的日期标注方式,也只在辛亥革命前出现。

也算是旧世界中孕育着新时代,新旧交替中,偶然呈现的一枝历史的奇葩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甲午战争、戊戌政变、辛亥革命,这些用旧历时间铭记历史事件的方法,在辛亥革命后,不再出现了。

取而代之的,是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等用公历时间标注的名字。

这种微妙的变化,就是新旧时代的不同之处:

自民国元年开始,中国抛弃了旧历,改用了西历。

自此,我们的历史上再也难觅甲午、辛亥等天干地支标注的事件了。

今天,飞春探微说的元旦轶事,就是1912年“改元”那一年发生的几件意想不到的事。

关于元旦的几个常识

1.元旦≠1月1日

首先,元旦并非诞生于孙中山“改元”的1912年元旦,但是,把1月1日称之为元旦,正是始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的第一天,即1912年1月1日。

元旦,在中国古代史书上早已有之。

元,即初、始之意;旦,日出带来光明之意。

元旦,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

第一天就是1月1日,不是天理如此吗?

不是。

在中国古代,元旦一般都不是1月1日,那时就没有公元西历纪元法,何来1月1日?只有正月初一。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古代并非正月初一一定是元旦。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中国夏朝,是用农历正月初一来当元旦的;

商朝,是以十二月(即腊月)初一为元旦的;

周朝,以十一月(即冬月)初一为元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阳春月)初一为元旦;

而汉武帝后,我们又恢复了夏朝的正月初一为元旦的习俗。

之后,唐宋元明清,直到辛亥革命,都是这个习俗,正月初一是元旦。

2.过年≠春节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用的是神奇的二十四节气指导耕作生产,而二十四节气中,并没有“春节”这个节气,只有“立春”、“春分”。

所以,把春节当做新年第一天来过,这个习俗在古代也是没有,也是始于民国建立后。

3.孙中山:不用公历,就不当总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代表就举行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新国家的历法使用问题。

黄兴代表同盟会提交议案,建议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元法。许多代表同意,以示与旧社会的决裂。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农历是中国几千年一直使用的“祖宗之法”,建议保留延续。

国父孙中山,此时正在上海,准备往南京就职,获此消息后,立即去电申明:

中华民国,必须改用公历,否则决不到南京任职。

接孙中山派令后,沪军都督陈其美,拟定了一份告示,曰:

“本日奉大总统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日,我民国百度维新,亟应及时更用阳历,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

“为此布告军民,各军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

1912年1月1日,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日通电各方: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今天,我们打开当年的老黄历,可以看到当年的元旦,正是农历辛亥年的十一月十三日。

4.推迟的新年

1月1日宣布改阳历,但这个新国家推行的新历法,要想让全中国人都认可,还得一个过程。

当时,从国家上层通电各省,只需要一个电文就送达了,但要让全国人都知道,必须在报纸上宣传。

所以,1月1日改历,1月2日《申报》等报纸才登出来“改历通告”:

“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孙大总统即择于元年元旦就任,发号施令……自明日起,各界一律悬挂国旗,以昭庆贺而光大典。”

这样,新诞生的国家,就产生了一个尴尬:先有元旦,后有庆祝,庆贺第一个元旦,不在元旦当天,而进行了推迟庆祝。

考虑到这一尴尬,同时,根据当时民间老百姓生活,都保留着旧历的习惯,如公民事务都是以农历年的年底为期,进行结账算账的,所以,与其如此仓促,不如推后几天。

于是,民国开国几天后,就有了个“补过新年”的通告。

1912年1月5日《时报》刊登《补祝新年通告》,曰:

“奉大总统颁行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元旦日,并定于阳历正月15号补祝新年……

“阳历正月15号,即阴历十一月廿七日,凡地方店铺居民,应遵于是日补祝新年,一律悬挂国旗,同伸庆贺。”

“衙、署、局、所停止办公,学堂停止上课各一天,藉伸庆祝。”

就这样,民国第一个元旦的庆祝,推迟到了1月15日方才进行。

5.很不适应,一个月里2次过年

几天后,报纸又登通告,说民间年终结账,仍以旧历为期限,即新历的2也17日,旧历的除夕那天结账。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发现,官方倡导的新年,与社会实行多年的习惯,从一开始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倡导是一回事儿,老百姓的习惯习俗又是一回事儿。

这个矛盾,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仍未调和统一。

1940年,郁达夫写了一篇《废历新年》,称:

“我国自废除旧历以来,历年已有二十九岁;但习俗总不容易除了……

“不要把元旦弄成一年之内有2个,将大好的光阴和精力金钱,枉费在嬉游作乐的上面。”

事实上,郁达夫所说的“一年2个元旦”,在当时已经不成文地进行了多年,所以郁达夫才感觉有点“枉费”。

这2个“元旦”,一个就是官方提倡的西历元旦、新年,另一个就是民间的春节。

而这个“节”,是在官府扭转不过来民间阴历过年的传统习俗后,顺应民意、不得已而为之的。

1914年1月,北洋政府改农历“元旦”为“春节”,并以阳历的岁首为“元旦”,将之颁行天下。

于是,阳历的元旦新年,正式成为节日,而阴历的春节,也有了自己的法定地位。

2个新年,一前一后接踵而过,这在民国初期,是举国都称之为奇的一大新鲜事物。

报纸上说:

“官厅贺喜,街市悬旗,此‘新新年’之气象也。千家爆竹,万户桃符,此‘旧新年’之景色也。”

“夫过年何足奇?所奇者,一月中而过两新年耳。官样之新年,方瞥眼而去,民俗之新年,又继武而来,亦未始非日新又日新新新不已之象……”

6.总结:

1️⃣ 古代中国的元旦,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春节”“过大年”。

它是一年的第一天。

但在不同朝代,对这一天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是正月初一,有的是腊月初一,有的是十月初一。

它不一定都出现在冬天,更不是公历的1月1日。

2️⃣ 民国第一个元旦,推迟到了15天才庆祝。

这是国家倡导的过年方式。但民间还在延续农历新年的过法。这就造成了1个月里两次过年,国民啧啧称奇。

3️⃣ “春节”这个词,是个民国初年才被定下来的“新词”。

中国人古代过年,不是过春节。

国人在农历新年第一天过大年的习惯,在民国初年曾一度被废止,政府不提倡以这种旧历方式过年,但拗不过民间习俗,最终在作为一种法定节日被认可、传承了下来。(完)

参考资料:

●《民国初年易俗记》,何季民;《博览群书》 2011-01-01

●《民俗大观 上》,孙晓,杨再道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17.01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郁达夫讲社会与政治》郁达夫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1

责任编辑:zN_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