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英国为什么会分裂?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带来的深刻灾难
2023-01-01 09:45:07 来源: 腾讯网

爱尔兰是一个西欧岛国,与不列颠岛隔海相望,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但是在1798 年,正在与拿破仑争夺世界霸权的英国扑灭了爱尔兰起义,随后在1800 年通过了合并法案,将爱尔兰正式并入了英国。

英国的国名也改名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有没有发现这个名字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答案是差了一个字。现在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二兰联合王国,多了一个北字。因为爱尔兰岛上的32个郡中只有6个还属于现在的英国,而且人口组成上多为盎格鲁萨克逊人。其他26个郡则在1937年通过爱尔兰宪法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不过仍留在英联邦内。但仅仅过了10年,在1948年12月21日,议会干脆直接脱离了英联邦,彻底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是不是很奇怪?爱尔兰在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加入,然后分享了完整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经历了一战二战后,又作为战胜国成为了五常之一。那为什么爱尔兰还是要坚持独立呢?这就不得不追溯到发生在 1845 年的著名事件爱尔兰大饥荒。


(资料图片)

就是在这个维多利亚的鼎盛时期,爱尔兰的当地官员却如同末日降临一般地感叹道上帝的审判将灾难送给了爱尔兰人,灾难一定不会减轻。我们必须与之斗争的不是饥荒的罪恶本身,而是这个民族自私、固执、狂躁的道德罪恶。

后世的作家塞西尔史密斯在评价英国政府的政策时,甚至将其描述为种族灭绝,就像希特勒对待犹太人一样。因为当时岛的另一边是整个英国历史上最繁荣、最黄金的时代,而岛的这一边则是爱尔兰历史上一段最漫长、最黑暗的苦难时期。

要想理解爱尔兰大饥荒,就不得不先说一种食物马铃薯,俗称土豆。这是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日常食品,但它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新旧大陆、东西半球之间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生物物种交流。其中马铃薯和玉米成为了美洲输出的最有价值的作物。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能够破译,就是源自引进这种粮食界的全新物种。而在欧洲,马铃薯也引发了人口的大爆炸。在 17 世纪以前,爱尔兰常吃的作物是燕麦和小麦,人口一直没有超过 100 万。而马铃薯因为其容易种植、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再加上特别适应爱尔兰的气候环境,不仅成为了爱尔兰绝大部分人的口粮,更是让爱尔兰人口在短短的 100 年间翻了十倍,达到了 820 多万人口。

而马铃薯在给爱尔兰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那就是如此依赖马铃薯的爱尔兰,万一没有马铃薯了该怎么办?在 1845 年夏天,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一种名为马铃薯双霉病的真菌病出现在拉尔兰岛上,在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迅速传播。当年就破坏了 1/ 3 以上的马铃薯收成,而在第二年则破坏了几乎所有的爱尔兰马铃薯。

当绝望中的爱尔兰人以为他们仅仅会饿上一年,隔壁富裕的英国人就一定会出手相救时,没有人会想到这竟是爱尔兰人的一场生死劫难。因为这场史诗级的大饥荒持续了整整 7 年,其破坏力之大、反复性之强、持续性之久,让所有爱尔兰人都感受到了末日来临般的恐惧。不过,现在我们还要先理解一下英国和爱尔兰的关系。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国家吗?确实,他们有很多共性。比如他们都说英语地理上都属于英伦三岛,但这是中国人大一统式的思维,人家可不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差异性可就大了。

首先,人种不同。爱尔兰人属于欧洲最古老的民族凯尔特人,而英国则是日耳曼民族的分支,盎格鲁萨克逊为主体,在贵族血脉上又融合了征服者威廉带来的诺曼人血统。所以信奉亚利安民族主义的纳粹德国一直对英国抱有好感,认为德英一家亲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是宗教差异。有人可能会奇怪了,爱尔兰和英国不都是信奉基督教吗?其实差别是有的。爱尔兰是地地道道天主教徒,服从罗马教会。熟悉基督教史和西方哲学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爱尔兰从早期基督教传播开始就做了巨大的贡献,出了一大批丰盛的主教圣徒和哲学家。而英国人则是清教徒,跟罗马教廷那是撕破脸公开决裂的。所以英国人限制爱尔兰人权利的时候,通常喜欢采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反天主教的名义。比如天主教徒不允许担任公职,天主教徒不允许拥有超过5英镑的马,天主教徒不允许拥有武器等等。

最后则是语言差异。爱尔兰是有自己语言的,只不过类似殖民地,官方和上流阶层都说英语,爱尔兰语作为低等语言而存在。除了以上差异,还有制度性的歧视。比如合并法案后的爱尔兰人,人口占到了联合王国的40%,但是议会中议员占比只有15%。这就意味着你爱尔兰人再怎么折腾,也别想从英国议会中为自己捞到什么好处。这就更不要说爱尔兰在当地的高级官员,比如总督和首席大臣,基本都是英国任命,很少有本地人担任了。

这带来什么后果?那就是尽管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合并成了一个国家,但是彼此之间有强烈的不信任。比如英国人在经济上限制爱尔兰,在本土工业革命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全让爱尔兰去工业化,爱尔兰的工业人口全面缩水,并且通过自由贸易废除了爱尔兰的本地关税,让本就弱势的爱尔兰经济与英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本来还能在工厂打工的爱尔兰人,因为失业,不得不又回到地里种起了马铃薯。而种植马铃薯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需要更多的农业人口。爱尔兰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庞大人口才以种植马铃薯为单一食物来源的农业地区。英国人对此不以为意,居然得出了一个可笑的结论马铃薯养活了太多的穷人。英国人自己是以谷物为主要粮食来源的,所以在 1845 年刚看到马铃薯没病的报告时,是一种怀疑甚至抵制的态度。

英国不怕尔兰人挨饿,怕的是爱尔兰人借着挨饿的名义谋求更多的权利和资源。内阁成员格雷姆直言道在爱尔兰的报告中存在着夸大和不真实的情况,延迟对其采取行动是有利的。首相皮尔也反驳救济措施,公开表示对于英国政府而言,救助几百万人是不可能的。在地方,人们必须指望当地的地主。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了整个饥荒的过程,严重影响了救助工作。

然后,随着饥荒的恶化,英国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不得不有所反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限制爱尔兰的粮食出口,增加二兰的粮食进口。这其实是很合理的。爱尔兰都饥荒了,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当然应该把粮食留在爱尔兰。然而,事情的发展可能会震碎我们的三观。因为作为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人命在资本的面前是有多么不值一提。这时候跳出来坚决反对的居然是粮食贸易的商人。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爱尔兰人是不是挨饿不重要,他们能不能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爱尔兰是一个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只有粮食卖到外面才能带来利润,如果不允许出口,只能在本地售卖。不仅商人们赚不到钱,还会因为更多进口粮食的流入,从而导致本地市场的粮食价格走低,带来巨额的亏损。亏钱去救穷人的命,这对于商人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贸易商人集体给政府施压,以政府干预自由贸易为由,坚决要求开放爱尔兰的粮食出口,甚至威胁如果英国政府继续这样做,他们将放弃将粮食投入市场。他们不仅这么说,还真的这么干了。

在爱尔兰饥荒时,大量从英国其他地方进口来的谷物停放在了爱尔兰港口。但是商人们拒绝卸货和接收,坚决要求政府停止人为的市场干预,恢复自由贸易。 19 世纪的英国是个人主义的坚固堡垒,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是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哪怕几百万人口闹饥荒,也要靠自由市场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再加上英国人本来就对爱尔兰人没什么好感,于是就真的放手不管了,任由爱尔兰人自生自灭。但这还不是最糟的事情,居然还可以往更糟的方向发展。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了,政府不管,民间也该管一管吧,你们也太天真了,政府都自由主义了,具体到个人,更是以自我为中心。在饥荒早期,却是媒体通过对饥荒的报道,引发了一些英国人的同情。但是很快舆论就发生了变化,因为饥饿的爱尔兰人活不下去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前往英国避难,给英国本地人的公共健康、税收和就业带来了威胁。同情很快转变为担心,甚至敌意。

在 1847 年 10 月,当女王第二次呼吁民众关心爱兰移民的现状时,英国民众产生了普遍的对抗性情绪。太古时报也以各种客观的社评反对私人的援助,认为这只是一些邪恶人的权宜之计。各大报纸和新闻反复强调爱尔兰的问题需要靠自己解决,不要来骗英国人的援助,还给出了各种理由证明爱尔兰本地财政并没有尽力。英国人的钱应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留下爱尔兰。

当时,英国上上下下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所有人都相信爱尔兰是英国纳税人的负担。爱尔兰人因为其固有的民族弱点以及固执了天主教信仰导致了现在的困境。他们应该借此好好改一改自己的坏毛病。在这种共识下, 1849 年2月,英国议会面对持续 4 年死亡率已经高到不能忽视的饥荒,终于是同意给爱尔兰拨一笔款应对饥荒。但这笔款是多少呢?读者朋友们,你们可以大胆的猜一猜,这个数字我第一次看到时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5万英镑。就这泰晤士报还描述到,这些钱是英国人善行最难完成的部分。

如果你已经很吃惊了,那么英国人更惊世骇俗的救济政策还没说完。现在请问爱尔兰人没有钱买粮食,快要饿死了,该怎么办呢?英国人给出的答案是当然是劳动赚钱啦。于是英国人提出了以工作带赈灾的概念,开始了一系列公共工程建设,雇佣二来人修铁路,从而支付工资购买粮食。看来英国人眼里恶不是问题,穷才是问题。这个政策都不用猜,肯定是以失败告终。持续了两年,不仅没有解决饥荒问题,反而让当地政府欠了一屁股债,因为这些公共项目的投资是地方财政来负担的。

眼见修铁路不行,英国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粥厂,雇佣人来粥厂工作。这样做出来的粥起码可以当做食物分发给穷人。这其实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问题是,第一,粥厂投资依然是地方财政负担,这导致了债务的增多。第二,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和粥的产量还是有限,根本无法解决 400 多万居民的问题。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英国不得不推出了济贫法开,开始建立济贫院收养居民,但还是远远不够。济贫院很快变得过于拥挤。一位教师在参观了济贫院后描述到在我进入的卧室里,没有任何可以看见的床垫,只有地板上铺了一些干草。这些贫苦的人尽可能紧密的在一起。在一块破烂的毯子下,有 6 个孩子挤在一起,但更多的人连毯子都没有。

一位年长的人,他瘦弱的外形和凹陷的外表似乎在告诉我,他的痛苦即将结束。过于拥挤的济平院甚至导致女性不愿意去,因为担心遭遇不道德的对待。进入继平院也并不能保证不死亡。据统计,济平院的死亡率在 1/ 40,但这已经远远好于外面的人了。因为冬天一旦到来,饥寒交迫的爱尔兰人几乎只剩下等死了。最后发现爱尔兰饥荒根本无法依靠当地解决的英国政府想出了最终解决方案移民。

当然,这个移民肯定不是往英格兰移民,而是前往当时的北美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国人创造了爱尔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移民有三种方式自费、地主资助和国家资助。当然自费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地方,资助则基本没得选,分到哪是哪。

从1845年开始,有150万人移民到了美国,34 万人移民到了英属北美,其他人则主要去往澳大利亚。不到十年的时间,累计210万爱尔兰人移民到海外,占饥荒前总人口的 1/ 4。而且由于移民的船只捡漏,设备落后,导致过程中带来大量死亡。毫不夸张的说,跟黑奴贸易比,死亡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不管怎么说,大饥荒在 1852 年终于是被控制住了。

这场持续了 7 年之久的灾难是爱尔兰民族永久的伤痕。超过百万的人口直接死于饥饿,再加上大量人口的移民,造成了之后爱尔兰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使得本就落后的经济都难以恢复,重创和中断了爱尔兰整个民族的发展,成为了历史的分水岭,直接重塑了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

这场灾难与其说是天灾,更像是一场人祸。英国人所作所为让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坚信这是一种谋杀。所有爱尔兰人也提出了英国议会所代表的合法性问题,他们得到了一个充分的结论爱尔兰未来的发展需要一个独立的爱尔兰政府,并最终在一战后脱离了英国。其实对于任何两个群体来说,都有共性和差异性。对于同属一个国家的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彼此之间看到更多的却是差异感,对立性要大于统一性。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尽管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苏州和温州互相的方言听不懂,不同省份的收入发展水平都有所差异,但是历史的期盼和文化的统一,还是我们彼此的认同感又远远多于差异感。

都不说爱尔兰那种级别的大饥荒,哪怕是 2021 年河南暴雨带来一周的水灾,四面八方到来的捐款和援助都源源不断。全国各地的人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几乎是不图任何回报的付出,生怕河南受一点苦。倘若 150 年前的英国人有中国人 1/ 10 的民族精神,相信爱尔兰也不至于独立。虽然这个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人类还要持续与饥饿和贫穷作斗争。但是人类的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就在这个 19 世纪蓝星最强大的国家内部,仍然有几百万人因为另一半人的冷漠而失去了生命。

责任编辑:zN_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