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快报:从祭品到人肉商标,羊都经历了什么?|循迹晓讲
2022-12-30 11:48:47 来源: 腾讯网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相关资料图)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6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最近一提到“阳”可能各位都心里一紧,毕竟前段时间每个人都经历过,还有人管阳性的病人叫“羊”,能吃的那种羊,今天接着这个话茬来聊聊“羊”在中国的历史。

◇ 四羊方尊

自古以来羊就是象征着吉祥的动物,当人类从部落升级到国家形态后,羊就有很高的地位,用来祭祀的青铜器很多上面都有羊形状的纹饰。除青铜器之外,在国家最重要的大事“祭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扮演 “羊人”,表演“羊剧”以祭祀祖先和神灵。祭祀需要的祭品自然也少不了羊。

正如《左传》所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说的就是将羊作为祭品。既然羊的地位这么高,那么把人比成羊也是对人的夸奖,《诗经·召南》有《羔羊》一篇,羔羊之皮,素丝五紽(坨);退食自公,逶迤逶迤。后人在解释这首诗的时候写道:“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意思也很简单,召南国历代国王都节俭正直,品德就跟羔羊一样好。用羊来夸人,可以想象羊在人心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 古代祭祀大三牲就指羊、猪和牛

既然羊的地位这么高,那羊肉自然也是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吃的到,春秋时期楚国攻打宋国,宋国派出大将华元领军出战,与楚军列阵而对,可是战斗刚一打响,华元就一马当先,直接冲进楚军阵中,可惜的是,只有他一个人冲了进去,被楚军轻易俘虏,失去主帅的宋军大败。

这场战斗刚刚打响就输了,主要原因是华元的车夫羊斟,在开战的前一天晚上,华元下令杀羊犒劳士兵,却偏偏忘记了车夫羊斟。当时的车夫也是贵族出身,他没分到羊肉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于是才有后来的报复行为。

无独有偶,战国时期也出现过一碗羊汤引发的血案,中山国的国君大宴群臣,煮了一大锅羊汤分给列为臣工喝。不料,等到给大夫司马子期分汤时,羊汤没有了。司马子期感到非常没有面子,认为这是国君在大庭广众之中有意出他的丑。一气之下,竟愤然出走,投奔楚国,还巧辞游说,让楚国出兵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国力弱小,顷刻间被楚国灭国。这两个故事后来被总结成两个成语,一个叫“羊斟惭羹”,一个叫“司马怒羹”。

同样是在春秋时期,羊成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孔子任鲁国最高司法长官时,曾破获过奸商“朝饮其羊”,早上给羊喝水以增加羊的重量,欺诈买主的经济犯罪案件。

◇ 卜式牧羊

秦汉时期以放羊为主的畜牧业也给国家增添了许多税收,汉武帝时期牧民卜式进山放牧,几年的工夫手上一百多只羊就繁衍出两千只,他这放羊的能耐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于是把他收入朝廷,以郎官的身份到上林苑给皇帝牧羊。

卜式牧羊很有一套,挑选老人或心性温和者为牧羊人,选择水源较远的草地放牧,按时节因地制宜使用“半饲半牧”的方式牧养。如此,就能在牧羊时,减少因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他当上皇家牧羊人不到一年,上林苑就“牛羊无数,以给牺牲”。

卜式的这套养羊方法被后人学走,于是引发了养羊业的大繁荣,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就依托黄河流域开发出两座牧场。这些牧场参照汉朝上林苑的管理模式,并按照鲜卑人的生活方式进行革新,平时主营业务是放马,也放牧牛、羊、猪等家畜,为皇室和各部衙门提供必要的肉食储备。

◇ 影视剧中李承乾形象

自此后世历朝历代都把羊肉当成国宴首选,唐太宗的废太子李承乾自小便喜欢突厥文化。他在东宫建了一顶帐篷,经常身着突厥服饰,在营帐内烤全羊,这种做法,后来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废太子的理由之一。其实吃羊肉不是不能被接受,李世民也经常搞羊肉料理,但非得不用筷子用刀叉,境外势力怎么吃你怎么学,那大唐的脸面何在?

到了宋朝时期,羊肉也经常出现在餐桌上,宋仁宗执政时期,有一天晚上因为想吃烤羊,馋的睡不着觉。第二天清早他特地找来了身边的大臣,跟他们抱怨昨天晚上的苦闷。大臣甚为不解,身为九五之尊,为了一口吃的,竟然大半夜折磨自己,何必呢?

宋仁宗这才说出自己的担心来:倘若因皇帝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改变御膳房的作息时间,那么,御膳房岂不得每天大半夜给自己宰羊、烹羊,以备皇帝随时召唤?长此以往,难免造成奢靡之风,影响大宋皇帝形象。所以为了国体和面子,宋仁宗只好忍着,哪怕他真的很想吃烤羊。后来哲宗皇帝登基时,天子帝师吕大防还说: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在他们眼里,正是皇上吃羊肉才让天下太平。

◇ 慈禧私房照

有宋仁宗这种爱吃羊的,也有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慈禧太后因为自己是属羊的,就规定凡是跟羊有关一概不能提,比如说在宫中,绝不能说养羊、放羊、杀羊等这样的字眼。而且吃羊肉的时候也不能叫做吃羊肉,而要改叫吃“福肉”或者“寿肉”。

老太后都发话了,底下的人自然就十分注意,生怕一不小心就碰了老佛爷的逆鳞,京剧名家谭鑫培进宫给慈禧唱戏,但凡是遇到和羊有关的台词全都改掉,“杀猪宰羊”要改成“杀猪宰牛”,“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也要改成“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以上说的这些羊,都是达官贵人才能吃的到,作为平民来说,他们能吃到的羊肉就只有“两脚羊”了,也就是人吃人。古代战争年代经常是后勤供应不上,粮草不够,如果掠夺的食物不能解决需要的话,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

◇ 两脚羊的遭遇还不如羊

南北朝时期,那些被抓来充作军粮的人开始被叫做“两脚羊”,不同年龄段的人根据口感还有不同的称呼,老人叫“饶把火”,小孩叫“和骨烂”,妇女叫“不羡羊”。这样一看羊在宫廷里和民间寓意不一样,一个是能让国家海晏河清的美味佳肴,一个是大灾之年民众悲惨生活的缩影,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如果身边有阳性患者还是别管他们叫“羊”,这个寓意真的不吉利。

责任编辑:zN_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