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焦点信息:八路军旅级干部,私自出走投奔石友三,命运坎坷当了理发匠
2022-12-30 10:27:50 来源: 腾讯网

作者:武陟东旭


(资料图片)

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早上起来,看见外面的窗台上有一封信。

他打开一看,脸色大变。

徐向前

信是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段海洲写来的,那是一张请假信。

徐向前看后,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知道已经覆水难收,段海洲要离队出走,不会再回头了。

1909年,段海洲出生在河北安平一个小康人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考上了北平大学。

北平大学,到处传播进步思想,段海洲受到熏陶,胸怀远大理想,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然而,段海洲阴差阳错,既没有上保定军校,也没有上黄埔军校,而是上了军阀石友三的开办的干部学校。

石友三是著名的倒戈将军,一生倒戈无数次,名声臭得不得了。

他先倒吴佩孚,再倒冯玉祥,又倒阎锡山,后来是张学良、蒋氏和日本人,说他是五姓家奴毫不为过。

跟着石有三混,前途可想而知。

段海洲进了石友三的干部学校,校长是石友三弟弟石友信担任。

石友三当时不是大军阀,没有掌握重要的资源,学校的师资水平可想而知。

即使是这样,学校也没有办一年,就因为石友三背叛张学良被打得七零八落,干部学校也关门大吉。

金子总要发光的,抗战爆发后,胸怀报国之志的段海洲拉上五六个好朋友,靠着买来的七八支步枪,果断竖起了抗日大旗。

很快就有三十多人来投奔,其中有农民,也有学生,还有学过武功的江湖人士。

30多人的队伍显然人太少,段海州发挥自己的口才,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带着几个助手走街串巷到处游说,动员“共赴国难”“不当亡国奴”,讲到动情时声泪俱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段海洲的努力,换来了老乡的纷纷响应,还吸引了一些掉队的散兵游勇参加队伍。

这些散兵游勇接受过正规训练,段海洲委任他们为小队长,组织队伍进行训练。

不管怎么样,60多人规模的“抗日义勇队”总算成立了。

段海洲在干部学校没有学多久,但他有惊人的军事天赋,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

义勇队成立不久,便趁着日军移防的空挡,在一天深夜奇袭武强县,一举击溃了那里的伪军,夺得30多条枪。

当时,很多所谓的正规军都畏敌如虎,这支杂牌部队却敢跟伪军大打出手,这让段海洲名声大噪,投奔者纷至沓来,让队伍滚雪球一般壮大。

段海洲

段海洲不但有军事天赋,还有战略眼光,为了解决枪械问题,他还高薪聘请兵工厂退休的一位技术人员建造兵工厂,开始制造地雷、迫击炮弹和手榴弹。

有了枪弹,就能打鬼子,就能扩军。

到了1938年初,段海洲的义勇队已经有6000人的规模,和另外一支队伍,赵云祥的“河北民军2路军”并称为河北抗日游击部队的两支劲旅。

杨成武的独立团刚到冀中的时候有多少人?不过1700人。

由此可见,段海洲队伍的规模有多大。

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出来了,麻烦事也接踵而至:赵云祥虎视眈眈,想将其吃掉,理由很直接:一山不容二虎。

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也变着花样要吞并他,理由冠冕堂皇:人多力量大。

张荫梧是当局任命的军官,对段海洲没有硬来;但赵云祥是行伍出身,信奉丛林法则,一言不合就动武,决定和段海洲兵戎相见,一场恶战眼看就要爆发。

就在此时,八路军129师769团组成的东进纵队来到冀南,让段海洲有了依靠。

八路军主张枪口对外,反对内讧,让段海洲顿生好感,也来了底气,双方开始往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段海洲认为八路军是坚决抗战的,便提出要加入八路军,以应对李云祥的压力。

对此,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表示热烈欢迎,只要是抗日,欢迎加入,多多益善。

1938年6月,段海洲的“抗日义勇团”在南宫县正式加入八路军,成为第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

司令员由队伍的创始人段海洲担任,八路军派李聚奎当政委。

李聚奎

游击纵队分编为3个团,外加一个1个教导大队、1个警卫营和1个迫击炮连。

段海洲由一名地方游击武装的指挥员,一跃成为了八路军的旅级干部,赵云祥立刻老实了许多,不再在他面前耍横,甚至还派人找段海洲说之前都是“误会”,要“多多关照”。

段海洲当了八路军,抗日热情高涨,战斗更起劲了。

可是就在此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段海洲没有把持住,偏离了轨道。

此人是段海洲在干部学校学习时的老校长,石友三的弟弟石友信。

原来在抗战爆发后,石友三东山再起,成为69军军长,打出了抗日旗号。

到了1938年,石友三已经是39集团军司令。

石友信跟着哥哥来到河北,听说当年的学生段海洲已经成为八路军的将领,就产生了挖墙脚的想法。

他对段海洲说:八路人马太少,不如跟我哥哥抗日。

段海洲是个重义气的男人,在干部学校的时候,石友信对他很照顾,他因此动了心,产生了将队伍拉出去,投靠石友三的念头。

可是他转念一想,八路军对他不薄,自己不能把队伍拉走。

于是,段海洲干脆向129师副师长徐向前递交了一封请假信,只身离开了八路军。

段海洲离开八路军,靠着自己在河北的影响,很快又拉起了一支队伍,带着投名状投奔石友三。

谁知,段海洲看错了人,石友三这人毫无节操,在1940年当了汉奸。

段海洲很清醒:我跟着你是来抗日的,既然你要当汉奸,那我就不奉陪了。

他没有跟石友三走,而是投奔了原西北军将领孙良诚。

谁知过了两年,1942年4月,孙良诚也步石友三的后尘,投降日伪!

一连两个上司都当了汉奸,让段海洲哭笑不得:自己的命也真够苦的!

段海洲无奈,只得重新出走。

这一次,段海洲比较走运,汤恩伯的嫡系王毓文收留了他,在1944年2月给了他第33师的番号。

如此一来,段海洲成为少将师长了。

至此,一个在1937年还默默无闻,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段海洲,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成了高级将领。

可是,段海洲很快发现,王毓文挂羊头卖狗肉,根本不打日本人,专门跟八路军、新四军作对。

段海洲身不由己,被绑在战车上,成为其马前卒。

1945年9月,段海洲率部挺进山东,在临城跟新四军较量被围,一困就是两个月。

命运跟段海洲开了一个大玩笑,他本来是怀着一腔热血要抗日的,结果折腾来折腾去,直到抗战胜利也没有跟日本人痛痛快快地打几仗。

走了很多弯路的段海洲终于明白,真正心系民族的,还是我军。

他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在等待机会去弥补。

1949年5月机会终于来了,在地下组织的影响下,段海洲跟原来在33师当过参谋长的党建国商量,决定发动33师起义,弃暗投明。

而且地下组织答应,一旦将部队拉出去,就任命段海洲为江南地下军第7师师长,党建国为副师长。

这时候,段海洲已经明升暗降成为副军长,失去对33师的绝对控制。

而党建国,当时已经离开部队。

不过二人认为凭着自己在部队的老关系,还是能将部队带出去的。

于是在段海洲的安排下,党建国在5月13日悄悄回到湖北华容33师驻地,秘密策划起义。

段海洲则在军部,等着党建国通知自己,宣布起义。

可是,段海洲左等右等,不见党建国回音。

直到两天之后,段海洲在《湖北日报》看到消息,党建国已经起义了。

段海洲非常纳闷,说好的一起起义呢。

原来,党建国带人来到33师师部之后,师长莫国璋死活不同意起义,大家一怒之下将其杀了。

莫国璋的副官一看长官不见了,急忙向特务报告。

蒋军方面立即派出骨干,接管33师,这样一来,起义流产了。

党建国一看形势有变,自己带着师直警卫营参加我军去了。

慌乱之余,党建国没有通知段海洲,也没有把段海洲的名字报到起义人员中去。

本来,段海洲可以加入解放军,可是他要面子,认为自己单枪匹马不好意思去。

于是,段海洲带着妻儿辗转跑到重庆,他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机会再起义。

在这里,段海洲见到了自己的老部下,终于在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参加了起义,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可是在这次起义的名单中,再次将段海洲漏掉了。

段海洲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好开起了理发店。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是西北军区军训处主任的党建国到重庆出差,在理发店遇到了段海洲后大吃一惊,说起当年起义的事抱歉不已。

在党建国的奔走下,段海洲最终按照起义将领待遇转业,在万县安排了工作,1990年去世。

段海洲的人生很难用几句话概括,他从八路军出走,但他的出走是为了江湖义气,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他虽然离开了八路军,但守住了底线,没有当汉奸。

最后他明辨是非,准备起义,又两次阴差阳错地被从起义名单中漏掉。

他的人生有很多遗憾,但为抗日出过力,做过贡献,是一条汉子!

责任编辑:zN_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