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时快讯】历史真的很有趣(1)
2022-12-30 05:25:15 来源: 腾讯网

历史真的很有趣

明朝名将洪承畴的投降颇有戏剧性。


(资料图)

1639年,在松锦大战中,崇祯皇帝派为蓟辽总督,抵御清军入侵。1641年七月,清军和明军在松山展开战斗。皇太极用伏兵,断了明军粮道。明军大乱,被杀者五万余人。洪承畴龟缩在松山城中,进退不能。清军把松山城团团围住。洪承畴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破后被抓。

洪承畴被俘后,绝食数日,拒不投降。皇太极让范文程去说服。经过范文程的劝解,洪承畴终于答应投降清朝。

但是,明军溃败之后,向朝廷上报的信息是,洪承畴在松山战死。崇祯皇帝听到洪承畴战死的消息后,哀伤不已,下令祭奠,并撰文褒扬。但是,洪承畴投降清朝的消息不久之后就传到了北京,狠狠地给了崇祯一记耳光,成为一个笑柄。

同样的事情,解放战争时期也发生过。大家还记得,那人是谁吗?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恭亲王和联军谈判时,龚自珍的儿子竟然帮助外国人当翻译。而且居然在谈判桌上和恭亲王叫板。《孽海花闲话》中记载:“英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橙亦列席,百般刁难,恭王(奕訢)大不堪,曰:龚橙世受国恩,奈何为虎象翼耶?龚厉声说:吾父不得官翰林,吾贫至糊口于外人,吾家何受恩之有?恭王瞠目望天,不能语。”

如果从自私自利的角度来看,龚橙的话毫无毛病,找不出任何漏洞。但是,人性的伟大,就在于人能够克制自私自利,为了完成更伟大的目标而牺牲自我。退而求其次,自己的行为不能伤害其他人的利益,这是底线。如果放弃了这个底线,沦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失去了人性,和畜生无异。

今天,我们一定要警惕精致利己主义者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损害。防止“龚橙之流”的误导,不要陷入他们的逻辑误区。

有个现象,大清开国后的四位帝王,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康熙,母亲或父亲都死得早。努尔哈赤11岁丧母,皇太极12岁丧母,世祖福临6岁丧父,最惨的康熙皇帝8岁丧父、10岁丧母。但是,这四位帝王是大清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他们身体强壮、性格坚毅、子女众多,文治武功都很强。

他们虽然早早失去了父母,但是却培养起坚毅、深沉的性格,他们不但睿智,具有高超的政治能力,而且体格健壮,都是上马能战的武将。正是这四位早早失去母亲或父亲的男人,奠定了大清近300年的基业。

所以,一个人,承受一些苦难,对于磨练意志,是有好处的。

《三朝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共计道光朝八十卷,文庆等编,成书于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咸丰朝八十卷,贾祯等编,成书于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同治朝一百卷,宝鋆等编,成书于光绪六年(1880年)六月。中华书局在1960年整理出版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共6册。在1979年整理出版了《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共8册。在2008年整理出版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共10册。都附录了详细的索引,便于使用。本书所辑多为原始资料,颇为珍贵,但编纂中有一些缺陷,如所有文件均无标题;对原文时而加以删节,使原文不全,给后人研究史实造成了困难。

范文程这个人,无疑是通晓中国历史的文化人。当李自成灭掉明朝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他上书多尔衮,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也就是说,现在就像是秦朝末期的局面,秦朝灭亡,楚汉相争。明朝灭亡,大清和以大顺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争夺天下。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进兵,夺取中原。他还分析说:“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于是,他建议,在战略上改变以往“得城不守”的策略,得一地,守一城,经营一方。同时要一改以往屠戮抢掠的政策,严明军纪,禁止杀戮,收买人心。

这些策略,都是从中国历史的教训中得来的。为何缓和满汉矛盾,范文程还提出,大清得天下,不是得自崇祯,而是得自李自成。大清是为崇祯报仇而来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满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入关之后,强行剃发、易服,激起汉人反对,致使全国统一推迟了十余年。一直对汉人防范严密,严禁汉人掌握兵权,拒绝改革,最终被推翻。如果大清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想必中国的近代史不会是被人蹂躏的结果。

责任编辑:zN_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