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每日看点!历史客观与真实存在?李鸿章与翁同龢是是非非:唯西式思维下洗白
2022-12-28 11:47:32 来源: 腾讯网

李鸿章是晚清历史重新“西式解读”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比较成功的案例。特别是有些人通过影视剧,这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经过对其精心描摹,其“唯西式思维”就更让人易于接受了。

为此,许多人分不清历史影视剧不是历史,它只是文学艺术。从而,让人们不断地迷失历史真实。最终,形成“唯西式思维”的扩张。

正如有些人、有些地区,例如港台地区。对于日本侵华对中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种问题的选择,竟然在该地区有四成学生选择“利大于弊”。


(资料图)

这不能不说,唯西式思维的渗透的严重性,即:只要跟随西方、服从西方,被殖民也是好事儿的观点被一些人不断灌输。久而久之,这将是对1840年以后我们反抗外敌所献出一切的先人的集体侮辱,既然“利大于弊”,那么,反抗殖民、反抗侵略的人成了什么人?

什么叫唯西式思维

唯西式思维的渗透要有防范意识。这一点在历史影视剧中被展现得很清晰。

在晚清历史人物中,唯西方式思维的体现主要是:只要你认同跟随西方、服从西方,就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是好的,即使被殖民也是好事儿的观点;只要是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是民族英雄、就是先进的历史人物。

对于唯西式思维的渗透,他们最喜欢采用历史影视剧的形式进行描摹。特别喜欢打着“客观”“历史真实”“细节再现”等观点。然而,“客观”也是根据人的主观思维来判定的。例如某部电视剧,就有一种倾向西式的思维。因此对李鸿章、慈禧、袁世凯等多有爱,对孙逸仙等人多有贬。

其实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知道影视剧从来就不是历史,但未必。特别是如果观众是青少年儿童的话,加上“逆反心理”“反精英思维”的推波助澜,更易于让人接受。

唯西式思维在讲述历史的时候,最喜欢谈“细节再现”“客观真实”。但是,古代细节无法克隆。真实的历史、客观的历史本质上只是“有方向性的主观解读”。声称与所做的事情不是必然可以画等号的。

历史真实与客观真的在“唯西式思维”中存在吗

比如世人都知道“晚清的中国是弱国”,因此,有些人的印象里就是“弱到底”“一直弱”,这很符合人们的思维特点——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历史阶段,往往用最明显、最熟悉、最具代表性的印象去评价,却从来不问“历史发展的阶段”。“晚清”并非一直是弱国。请注意,“弱国”更多的说的是“硬实力”。

但“怎么弱的”?“唯西式思维”偏不告诉世人,或者只介绍其中一个方面。自“鸦片战争”后,我们的弱主要是保守派拒绝改革、李氏洋务派一贯的妥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经受打击之后,总是先叫嚷一番“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但叫嚷之后,没有多久,甚至同时,就又仍然燕舞莺声了,就依然为自己、为家族和为党派的物质与精神利益而去拼杀。

这叫真实历史吗?

李鸿章的贪腐、治军不严、利用公权力为自己家族牟利、结党营私让北洋成为李家军等等,这些不说的话,难道是真实的历史?

“弱”本身就有他的责任!特别是对“正确的一方左氏洋务派”与慈禧等守旧派一起围攻、抑制与消融,当然,如果他们真的选择正确,清廷也就不会最终灭亡了,也就不会“在他们手中越来越弱了”。

再比如既然要展现“真实的历史”“全面的历史”。为啥总是李鸿章的政敌们被阉割、被嫁接不好的事情,而李鸿章们却正好相反?

比如修圆明园,翁同龢行贿受贿,却不给北洋拨军费。然而,实际这是同治朝的事情,同治皇帝为了给慈禧表示孝心结果被骗。翁同龢和李鸿章都是反对者。

至于禁止北洋买武器,是为了私利?是为了私仇?是为了权力斗争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私仇。翁同书被惩治、被参劾与李鸿章没啥关系。

真实的历史原因或者表面拿出来说的原因是:因为黄河水灾。

当时,翁同龢为了救灾、为了筹措资金,建议全天下人除了慈禧和光绪(在封建社会他们两个人是不可能被要求奉献的),所有吃公家饭的人都要节省,特别是海军的北洋、南洋等所有舰队不能购买国外武器装备,请注意国内自主建造的不算。从这个意义上说,翁同龢希望在“性价比”中方更具优势下,更对中国发展有利的情况下,更多的去支持本国军工业。

其实这种案例还有很多,比如给翁同龢抹黑可以不讲历史,那么给李鸿章就是无限度吹捧了。典型代表就是虚构亲信黄某贪腐被杀。实际上这个人因为贪腐即将败露,李鸿章怕把自己捎上,上奏说他是精神病,把他打发回老家养老去了,而且不是在甲午战争。

综上所述,唯西式思维其实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危险的思想,反对它并不等于反对西方。正如左宗棠主张抵抗外侮、主张自主知识积累的同时,他也是“洋务派的四大领袖之一”,也主张对外学习一样。

唯西式思维的对外学习是全盘西化,不惜殖民地化;

左宗棠式学习西方则是保持自我的同时,让自身强大和伟大!

责任编辑:zN_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