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快资讯:隔离牵制,以免局势失控
2022-12-19 06:35:58 来源: 腾讯网

如同医学上的“防病重于治病”一说一样,不使局势失控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费尽心思地去处理问题,而在于防患于未然。因此,管理者需要用一些手段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到某个下属手中,或形成小圈子。历史上留给今天“隔离、牵制”的手段,便是解决问题的很好选择。

(1)迁徙豪富和贵族


(资料图)

周公征讨武庚叛乱之时,将殷朝“顽民”,迁到洛阳去,是让有反抗情绪的原京都殷民,远离周朝京都。离政治中心越远,其危害政权的势力越小。

汉高祖刘邦,在打下江山之后,害怕原六国贵族兴风作浪,便下令将他们迁往关中,让他们离开他们的基地。脱离了有熟人关系的乡土,就很难组织起大的反抗力量,确保了汉朝的稳定。

(2)频繁调动军事将领

朱熹说过:“兵权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之以亡。”

历代君主对于兵权,常采用各种隔离和牵制权术,以防止军队发生哗变。

中唐以后,在军事上设置枢密使,掌管全国军队的招募、训练、供给和调动等,但没有用兵权,不能统率军队出征,而统率军队出征的将领又无权招募和调动军队。这样,就可以避免将领擅自调军造反。

五代各朝还实行将兵与家属分离的办法以此制约兵将造反。因为家属在皇帝的势力控制之中,相当于变相的人质。

五代时,帝王还用频繁调动节镇统帅的手段,不让一个将帅在一地一军中呆得太久,以防其培植党羽,形成朋党。你到某地某军中刚刚培植起一批党羽,皇上又将你调往另一地另一军,而不准随带多个部下,这样就很难形成反对势力。例如,后唐的张温,在庄宗、明宗两朝,曾做过几个地区的刺史、节度使。

久任,是形成将相私人势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北宋时,规定各级地方官由朝廷派遣文臣出任,原则上3年一任,到期就要更换。

许多封建王朝还规定了地方官的“回避制度”,即地方官不能用当地人担任,中央任命的地方官不能在本籍当官。以防止他们在本乡本土中形成私人势力。

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培养将士对他的感情,让将士只知有袁大人,而不知有大清朝。然而他对自己属下的统制(师长)却经常调来调去,以防止部下形成下一级的朋党系统。例如,号称“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虽然号称是袁世凯的心腹大将,但也被袁世凯调来调去,先后担任过第三、第四、第六等镇的统制。

实际上,时代虽有不同,权力领域也各有其特点,但其道理却是相通的。在职场现实中,你可以使用各种理由将下属,尤其是能力出众,有可能形成权力网的部下在各个岗位上调动,你可以将其平级调动到各个部门,也可能使用明升暗降的措施,以防出现不平衡的隐患。

(3)分权而治,彼此牵制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取得霸业后的齐桓公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而是将国事都交给他十分信任的管仲来处理。

有一天,齐桓公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寡人想授予管仲更大的权力,现在寡人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同意的站到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说完,群臣分为两派,但是唯有东郭牙站在正中间,既不往右,也不往左。

齐桓公感到很奇怪,问东郭牙:“先生为何站在中间?难道你有别的想法吗?”

东郭牙说:“请问大王,以管仲的智谋可以谋划天下大事吗?”

齐桓公说:“当然能。”

东郭牙又问:“以管仲的决断能干大事吗?”

齐桓公回答:“当然能。”

东郭牙说:“既然管仲的智谋足以谋划天下大事,决断又足以干大事,那么大王现在将国家大权交给他,如果他用自己的智谋才能,凭借大王的威势来治理国家,难道大王不感到王位受到威胁吗?”

齐桓公听完,冷汗如雨,方才恍然醒悟,对东郭牙说:“先生说得很对。”于是,便不再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管仲,而是让隰朋掌管内政,让管仲掌管外交,分权而治,彼此牵制。

权力没有监督和制衡就会泛滥。所以,管理者就必须用不同部门、不同位置之间的监督和制衡作用让下属自相约束。毕竟,以管理者的一双眼睛、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包办一切。而且监督、制衡机制的完善,也是人类自我管理制度的一大进步。在企业中,你还可以将管理、财务等工作分开,使权力分散,彼此监督、牵制,这样局面失控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责任编辑:zN_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