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热头条丨三皇五帝说|史料里的中国史前大洪水传说
2022-12-14 18:25:03 来源: 腾讯网

一、女娲炼石补天


(资料图片)

远古之时,天地崩坏,民不聊生。

女娲熔炼五彩神石,补缀天穹;用斩断的鳌足,重新支撑起苍天;

擒杀黑龙,解救中原黎民;积聚芦灰,堵塞肆虐的洪水。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 地不周载;火爁(là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二、共工怒触不周山

从前,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夺帝位,共工发怒碰倒了西北方的不周山。

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山被撞倒,如同系在大地上的绳子被扯断。

抬高了西北方的苍穹,日月星辰亦向西北移动。

大地向东南方向倾斜,所以水土归向东方。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ǎo)尘埃归焉。”

三、鲧窃息壤

古时,到处都是漫天大水。

鲧(gǔn)盗取了天帝的“息壤”,一种能够不断自我生长的土壤,来堵塞洪水。

天帝发现后,命祝融在羽山郊外将鲧(gǔn)处死。

禹是从鲧(gǔn)遗体的肚子里出生的。

后来,天帝让禹整治国土治理洪水,并最终划定了九州大地。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丈夫国”,据说那里每一个人都能从腋窝下生出两个儿子来,儿子一落地父亲就死了。或许鲧(gǔn)就是丈夫国的国民亦未可知。

四、大禹治水

唐尧时期,天下还未太平。

洪水泛滥,五谷不登,野兽横行,百姓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尧便提拔舜来治理。

舜选益当掌火官,益在山野沼泽燃起烈火,烧得野兽四散逃匿。

接着大禹疏通九河,引导济水、漯(tà)水到大海。

开掘汝、汉两河,疏浚(jùn)淮河、泗河,流入长江。

然后百姓才能在中原生活。

那时,大禹已在外奔走八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汎(fàn)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bī)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yuè)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 汉画像石

责任编辑:zN_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