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热闻】地下室布满弹痕或曾见证南京保卫战最后的战斗,学者呼吁尽快保护
2022-12-07 19:30:34 来源: 腾讯网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文 钱念秋/摄)30平米的地下室,两条分布于东西入口的拱形甬道,其间密布着大大小小104处弹痕……近日,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饶进在妙耳山附近寻访发现一处民国时期修建的地下室,据资料推测为抗战时期的都天庙地下室,或曾见证南京保卫战最后的战斗。据了解,目前多位学者已联名向鼓楼区文旅局提交文物认定申请书,呼吁尽快保护这处遗迹。


(资料图)

△地下室内部

【探访】废砖垃圾半堵入口,室内上百处弹痕密布

妙耳山位于南京鼓楼区校门口1号小区内,山头很小,沿着石阶走上几百米,便能在杂草、树木中隐约看到地下室的东入口。东入口已被废砖堵住大半,跨过废砖,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漆黑的拱形甬道内堆放着铁桶、钢筋、砖块等杂物,弓着腰越过杂物,眼前豁然开朗,方正的地下室空无一物,地面干燥,墙壁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弹痕。地下室两侧有通气口,与东西甬道相连,继续沿着西甬道前进,记者发现西入口几近堵死,只留下巴掌大的缝隙。“这个建筑整体呈U字型结构,地下室主体为钢混结构,长10米、宽3米,地下室东西入口各有一个长10米、宽1.3米的拱形甬道,由明城砖砌筑,上面能清晰看到不少城砖铭文。”饶进说。

△地下室部分甬道由明代城墙砖砌筑

△地下室门口

△地下室另一处通道

△地下室内部

这样一处十分隐蔽的地下室是如何被发现的呢?饶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是他根据史料记载考证寻访的。1937年8月6日编制的“首都地下室分配表”记载,共有方山、雨花台、马家山、北极阁、都天庙、富贵山、南山7处地下室,为抗战前应对日军空袭以及加强城市国防战备所修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相关档案中也有记载:都天庙地下室,位于该庙南侧高地之南。

△有关地下室的档案记载 受访者供图

“那这个都天庙在哪?我们又找来了1936年出版的南京地图,在图上发现,妙耳山附近有一处地名就叫都天庙,再加上都天庙地下室预定使用单位为军政部,而妙耳山又临近当时的军政部。”综合各种资料档案,饶进来到妙耳山寻找消失已久的都天庙地下室,“不管是面积还是地理位置,基本可以判定我们寻访到的妙耳山地下室就是抗战时期的都天庙地下室。”

在探访过程中,也有两位在附近住了六七十年的居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处地下室年代已久,“我们小时候就举着火把进去玩,听家里老人讲,是抗战时就有的建筑。”

【考证】激战发生在南京沦陷后,此处或曾见证南京保卫战最后的战斗

弹痕历历,岁月无声,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怎样的殊死搏斗?

△战斗留下的弹痕

“1937年南京保卫战后,南京市内未有重大战事发生,所以判断密集弹痕应为南京保卫战时所遗留。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地下室内的弹痕有两种,一种形成面积较大,推测是侵华日军以机枪扫射所留,另一种弹痕浅而密集,可能是中国军官装备的驳壳枪。”据饶进统计,主体地下室东墙上弹痕最多,有弹坑63处,东西门内墙、主体地下室西墙等处均有多处弹痕,“根据东西墙面遗留的弹痕,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出当时的战况,侵华日军由西入口进入地下室时,在室内与留守此处的中国守军遭遇,并发生了激烈战斗。”

85年前,与侵华日军在此激战的,到底是哪支部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南京抗战史学者、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唐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表示,据档案资料记录,该地下工事建成于1936年,后由军政部学兵队接收保管。1937年8月15日,侵华日军空袭南京,学兵队当即组成一个高射区队,布防在市区三牌楼妙耳山一带。不久,该学兵队调防河南。学兵队撤防后,该处先后由防校练习队、炮兵四十一团、军政部特务团等部接防。然而,在南京保卫战期间,以上部队相继撤防,此处并无防空部队驻守的记载,可见此弹痕应不是防空部队与侵华日军作战时所留。

“这些激斗的痕迹可能是在巷战中产生的。”唐恺分析,在南京保卫战中,唯一承担巷战任务的就是第78军。1937年12月10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命令该军占领复郭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11日,该军奉命增厚城防,做巷战准备。12日,该部第212团两个营作为掩护部队,分别占领军政部至挹江门一线阵地做好巷战准备,负责掩护卫戍军撤退。同时军部要求第36师掩护各部队渡江后再行渡江,其中负责掩护的部队非有命令不得撤退,撤退时仍需预留小股部队做最后的掩护。

“史料中记载,第78军未能渡江撤退的部队,就有在三牌楼担任掩护的212团第1营全部。从上述资料来看,固守妙耳山阵地的应为第78军第36师第212团第1营,他们应该是在妙耳山的阵地上与侵华日军拼到了最后。”唐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另据《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5册《南京保卫战军宪警阵亡名录》显示,1937年12月14日,时任首都警察厅第二警察局局长的贺如涛在妙耳山与日军遭遇,中弹殉难。

△战斗留下的弹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孙宅巍表示:“妙耳山地下室内可能在南京保卫战后期发生过战斗,这一推测符合历史背景与现场状况,为今后南京保卫战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

【呼吁】多名学者递交申请书,希望将该地下室列入文物保护

△饶进

“目前江宁区方山抗日地下指挥所已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同类型、同时期的民国军事建筑,妙耳山民国军事建筑也可进一步丰富完善鼓楼区的文保建筑类型和体量。”饶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日,他与郭拥武、夏宏亮、唐恺、吕晓其等多位南京抗战史研究者共同向鼓楼区文旅局文物科提交了《关于认定重要民国建筑——妙耳山民国军事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申请书》。

“我们希望可以将妙耳山民国军事建筑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对这里进行清扫、亮化,并且树立文物保护标识,结合妙耳山这个市民公园,让更多人可以到地下室里面参观。”饶进表示,“妙耳山民国军事建筑是南京市区目前已发现具有作战痕迹较多的南京保卫战战场遗迹,它蕴含着中国军人的顽强抗战精神,具有重大的社会教育意义。”

责任编辑:zN_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