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看热讯:《战国策》中历史的真实和虚构
2022-12-07 15:43:21 来源: 腾讯网

读书

《战国策》

● ○ ●《战国策》:历史真实与虚构


(资料图片)

● ○ ●

历史,固然是真实的;但作为文字流淌在作者笔端,无论是作者主观情愫抒发的需要,还是客观吸引读者阅读的需要,部分历史,都会有夸大或夸小之嫌

这样的记录,并非架空历史,而是以为历史为根基,建造不一样外型的建筑而已。

《战国策》,是刘向收集整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逸文典故而成,口述者无论处于何种原因,都会基于历史真实而有所虚构。

这种虚构,和历史真实是否相悖?

我们一起看看学生的解读。

作者:申芮宁

【读前提要】

1.唐雎出使秦国,有史料推测,其已是90岁高龄,而我们芮宁同学,查阅资料,更是推测其已是130岁的高龄。

2.司马迁的《史记》对唐雎也有记录哦~

【正文】

《战国策》成书以后,其内容的真实性就一直饱受争议。

刘向本人认为这部书是纵横家“策谋”的大总汇。

对于《战国策》,历代多有不同看法。例如,《隋书·经籍志》认为《战国策》并非正史,而是杂史;南宋晁公武取消了《战国策》“史”的地位,而将其归入子部“纵横家”类。其实就内容而论,《战国策》的记事很多未标注年月,这就严重贬损了其史学价值,且其中有些篇幅是奇策记录和虚构的文学故事,比如《唐雎不辱使命》等。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能被称为“史书”,还称其为“一部收集和杜撰奇谋妙语的故事大全”

以《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为例。秦王嬴政以摧枯拉朽之势先灭韩赵,继而于公元前225年灭魏。魏国亡后,秦王向安陵君提出了用五百里地来换安陵国的条件。安陵国国土面积仅有方圆五十里,安陵君明知秦灭安陵易如反掌,却依旧回道:“愿终守之!”这番话明确地向秦王表明了安陵举国上下的不愿。但接下来,秦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接见了安陵之使——唐雎。秦王接见唐雎后,便上演了一出义士终胜外强中干之暴君的好戏。

至此,疑点浮出水面。

首先,唐雎此人,不知生卒年,但《史记》中有载,他受魏王之命出使秦国求援,并说服秦王出兵时,已九十多岁。相比《史记》的记载,《战国策》中的“唐雎”多了“唐雎说信陵君”和“唐雎不辱使命”两事。在这些史料中,只有《史记》对于时间的记载较明确。按照《史记》的记载,当时唐雎所处的时代是秦昭王时代,在公元前266年之后。据现今的考证,具体时间应为前266年-前264年。按《唐雎不辱使命》所述,本文一事应发生在公元前225年后。那么,唐雎在本文中出现时,应已超过130岁了。安陵国派出一个130多岁的老人与当时30多岁的秦王嬴政相谈,显然不符史实。

其次,公元前227年时,还发生了“荆轲刺秦王”一事。荆轲面见秦王尚且需要图藏匕首,唐雎何以带剑面见秦王?

接着,本文对于嬴政的描写过于夸张,全然不符一位13岁继位、十年一统六国的千古一帝形象。就此,本文倒更像一篇刻意贬低嬴政,以达某种政治目的的文章。因此,本文应为虚构之文

此外,《战国策》中有关苏秦和张仪及其他人物的文章多有虚构。这使得《战国策》更像是一本学习与赞颂纵横家的纵横概要,而非一部史书

说了这么多的虚构,那《战国策》难道就毫无真实了吗?其实,此书中也有不少史实,一些史书或史学材料均可证明其中的一些部分是真实的,如《史记》、《战国纵横家书》等。

这些史书给《战国策》提供了绝佳的证明与补充,但此些书是否可信也不能完全肯定,且刘向编《战国策》时距战国已有较长的时间间隔,所编内容定然有些失真。但不得不承认,《战国策》确实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战国史料,为后世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汤雪瑶、王一戎

【阅读提示】

秦王形象失真,不是刘向的本意~

什么是“虚处实写”,什么是“实处虚写”?

“美化”是政治理想。

【正文】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的懦弱,是一种虚构

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不卑不亢、果断,唐雎的沉稳从容,秦王的盛气凌人、外强中干。

作者懂得写好唐雎这段反驳痛斥秦王台词的重要,让他来作这个回合的斗争的主角,给他大段的独白,用排比,用节奏鲜明的短句,让他激昂慷慨地痛斥针砭,赋予他狂风扫地的气势,而秦王已是一败涂地了。

故事高潮阶段,秦王的心理活动作者是抽不出笔墨来写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必要写,因为秦王早已被这意外的一击打昏了,他来不及思考,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结局已经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范而已。

实写唐雎,突出了他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而虚写秦王,也更符合这一特定情景。

查阅史料,并没有记载本文中的事情,所以本文也存在虚构的情节。《战国策·魏策四》为魏国人所写,在历史上,魏国与秦国是敌对关系,所以作者对秦王的描写带有扭曲成分,也就是说,秦王在本文中的形象有部分来自主观,而那份主观中的秦王的形象就可以通过文章分析出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真实中的虚构”和“虚构中的真实”

语文,或者说是文字,都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而历史又要求客观,因此,在在语文学习中其实更多的要掌握的是手法和情感,所以文章中的人物通过主观描写就会失真

就《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而言,文章在对人物和事件的美化,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希望。

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进行形象美化,这就是文章用浪漫主义表现人物和历史方法的思想基础。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过去评论家的套语予以概括,即前一半是“虚处实写”,后半是“实处虚写”。齐威王从不理朝政到励精图治,终于奠定了七雄之一的齐国在东方的强大地位,是史实。如果按照正规的文章结构,这篇作品一开头应该这样写: 邹忌为文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

但如果真如此写,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照这种写法,把虚构的情节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俨然煞有介事。然后在叙述以后骤接“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把正面意思交代清楚,既活泼生动又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的“虚处实写”。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而非历史的忠实记录。

文章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但作者却把它过分夸大了

因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们虽欲言,无可进者。

可见这不过是作者用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无穷,让封建统治者意识到这样做的优越性和有效后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理想化了的君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至于齐威王的政绩,作者并不想从正面详加描述。

《战国策》名句

1.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2.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3.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4.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5.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

6.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8.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9.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责任编辑:zN_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