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快讯:《资治通鉴》023:“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022-12-06 16:28:34 来源: 腾讯网

(*本篇笔记最早写于2022年2月19日)

学习内容:卷七、秦纪(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09年,共19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要历史事件:

荆轲刺秦

王翦伐楚

秦始皇统一天下

蒙恬攻打匈奴

焚书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坑儒

秦始皇之死

扶苏自杀

胡亥即位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起兵

01,荆轲刺秦王

从根本上来看,这件事情主要是燕太子丹个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燕国的战略发展而做的,而是为了报私人恩怨,泄私愤。

这就是人性的一个规律, 孔子讲过的,小人难养——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以前燕太子丹与嬴政一起在赵国,经常被人欺负,他们的感情倒是挺好的。相当于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兄弟。

现在呢,嬴政变成了秦国的国君,天下雄主,他还想跟秦王保持勾肩搭背的“不逊”关系,秦王对他的疏远,他觉得是秦王不把他当人看了,所以自尊心受了伤,心怀怨恨,以至于必杀之而后快。

如果他是个没什么地位的普通人就算了,可毕竟处在燕国太子的地位, 处在这个位置,不好好站在国家的角度励精图治,而是派一个游侠行刺大国之君以泄私愤。

并且这个刺客还极有名声,一查就能查出来。

这种故事原型,在今天也多得很。

发生在别人身上先不说,反观自己是不是“小人”? 

如果曾经是好朋友,是一起成长的同事, 他提升了,升职了,你会如何处理,会抱怨吗?会释放恶意吗?

再反过来, 你升职了,提升了,别人如果诋毁你,说不利于你的话,你如何应对?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句话放在更大的背景下面来看,这压根就不是什么英雄壮举,是匹夫的泄愤,只能显示无能。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做大老板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

另外一点,这几是《史记》与《资自通鉴》的区别了,一边是刺客,是游侠是英雄,一边却是匹夫之勇。但《资自通鉴》里面的故事表述相对来讲更现实。

02,王翦伐楚

秦始皇问他需要多少人,他说要60万,问李信,李信讲只要20万。 

秦始皇觉得王翦老了,于是派李信攻打楚国。

王翦称病回家。后来李信兵败逃了回来。

把事做成功的关键,是压倒性的投入,投入越大,成功率越高,风险越小。 

《孙子兵法》里面也不要求以少胜多,最好是倍数攻打。李信是贪巧求速,以至于身败名裂。

人们往往低估了成就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时间是一种投入;

同样的,人们往往也低估了成就一件事情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想少投入,想要“多快好省”,投入少,回报高,速度快,质量还好。这就是自欺欺人了。

这就像在培训领域,最好是花个几百块钱学习个能解决企业未来10年发展的问题,或者是希望别人免费讲解,获取一大堆的资料,省钱,

免费用别人的大脑, 这种思维不是害了别人,是误了自己。宣传这种思维,让别人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倒是害了别人。

广告业里面有著名的话: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句话为什么会引发大家的共鸣,传播这么广呢?是因为戳中了人性的一个弱点:少付出,多回报

这里问一句:你每年花在学习上的费用有多少?与全年总收入占比呢?

03,王翦伐楚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 后来的曾国藩因为这个行为开始写家书

什么动作?就是王翦在攻城之前,陆陆续续,5次派出使臣回去向秦王要良田美宅,目的只有一个,显示出自己胸无大志。

这不是秦王疑心重,换了任何一个皇帝,国内最大的一批军队带出去了,都不会放心。

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也是如此, 咸丰知道绿营和八旗的军队基本上废了,靠得住的湘军又是汉人掌管,

所以,等到湘军收复武昌,曾国藩本想升职加薪的时候,没想到却被敲打了, 后来派人打听情报,

再结合王翦这段经历,想到了通过写信的方式,给兄弟姐妹,子女,夫人等写家书的方式,透露自己胸无大志,让上面放心。来往的书信,曾国藩还专门请人在家里誊抄保留,一般人谁会干这事。

正是这一点,所以后面湘军攻破太平军的首都金陵,大量的财物往家乡运,上面也不说什么。

04,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 ,至此,一统天下。

嬴政9岁多回到秦国,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始皇帝。

而后推行郡县制,车同轨,字同文。为华夏文明做了巨大贡献的。 

是革命家,实干家。

05,关于六国的合众

这个联盟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的,虽然经常反复无常。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团结的话题, 

团结是一个人的事情

是必须有一个人带头,并且以身作则,有能够一以贯之的战略。愿意建立标准,承担责任,关键时候也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方针政策始终不变,这样大家才有可能围绕在周围。

齐国稍微有点物质基础(地域,人口,军队,影响力等等),但内核没有。也有人才,但人才没利用好。

当下,听到很多的一个词语叫整合资源,你是想整合别人呢?还是愿意被别人整合呢?

那么,你有没有一以贯之的战略方针呢?还是打着整合的旗号,干点局部的,短期的利益的事情?

如何通过设立5类公司,既能保证主体公司的可控性与创始人控制权的安全性,又能实现企业风险隔离和税务筹划?

责任编辑:zN_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