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微头条丨贾龙杰:漫谈古代的科举制度
2022-12-06 05:37:45 来源: 腾讯网

漫谈古代的科举制度  

作者 |贾龙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举制度是中国自隋至清1400年间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人经过不断探索所创立的制度。

中国官员的来源,先是经过商周时期的世袭制,后又经过汉代的举荐制,再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终因其弊端而废止,至科举制,才算固定下来,成为中国长时间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发端、完善到僵化的历程。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初建时期。当时的隋文帝鉴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适用,为加強中央集权,将选官权力收到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度。但科举制度尚未建立完善,隋朝便亡;至唐代,科举制度才得到进一步完善。

根据朝廷需要的不同人才类型,被分为众多科目,武则天时还添加了武举。到宋代,科举进一步规范化。正式形成三年一次、分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制度;到了明代,由于朝廷的重视,科举考试到了繁盛期;清代在科举繁盛期的同时,由于满汉不平等以及晚清卖官现象的泛滥,也成了科举制度的衰败乃至最终灭亡期。

就不同时期科举制度的优劣而言,大体上,科举制度在唐代比较健康,科举氛围比较宽松,不唯考试论人。考官往往在考前己经知晓哪些考生比较有才华而准备录取,也允许考生经别人推荐或自荐在考前向考官“推销”自己。

至宋代,试卷实行糊名制,开始产生以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至明清两朝,科举繁盛的表象之下,八股文的考试内容彻底使其僵化,逐渐弊大于利,终至废止。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各个朝代略有不同。在清代,可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兹分述之。

童试

在古代,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有那些通过童试取得秀才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童试在唐宋时称县试,明清时亦称郡试。清代的童试三年举行两次。童试总共分三个阶段,分别为县试、府试和院试。其中,县试一般由本县知县主持,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诗赋、策论等。

考试合格方可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或知州主持。考试内容与县试差不多,合格者参加院试。院试由主管一省教育的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就是秀才了,也叫“生员”。秀才便具有了到政府公立学校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当时的各州县都设有公办的儒学,为童试合格的秀才提供学习场所。方城的旧儒学设在老县城西北角(现方城县第一小学),旧称黉学。黉学内有状元桥,状元桥头的“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的联语,震聋发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前!

考中秀才之后,可以说是十年寒窗初步获得成果。进,可以去考取举人。一旦考中,便正式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退,则可以开设私塾。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他们往往一边通过教书获得经济来源,一边继续考取功名。但因竞争激烈,许多人也就一辈子呆在秀才这个位置上了。

乡试

乡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在各省省会和京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遇皇家有喜事则加恩科。考试通常在八月举行,因此又名“秋闱”。由皇帝钦命正副考官主持,凡秀才、贡生(秀才中成绩优秀者)、监生(国子监学生)均可参加。考试内容分三场,分别考四书五经、策问、诗赋,每场考3天。

在乡试中,每个考生只是和本省内的考生展开竞争,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乡试考中,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举人便具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因此考中举人,古人读书做官的梦想就算基本实现了。

但因举人名额有限,乡试这一关是相当不容易过的,不知有多少读书人将一生耗费在了这场考试上,如写出不朽名著《聊斋志异》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就一直未能跨过这道坎。

会试

会试是科举考试中第一场国家级的考试。考生们的对手不再局限于本省之内,而是和全国范围内的才俊们展开角逐。因为会试之后的殿试基本上只是排定名次,不再淘汰,因此明清时期的会试可以说是一场选拔进士的考试。

明清时期的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在乡试次年举行。如遇乡试开恩科,则会试同样随着在次年开恩科。会试只有各省举人和国子监监生才有资格参加,主副考官均由皇帝钦点。因为由礼部负责主持,又在春天举行,因此又称“礼闱”或“春闱”。

会试考三场,每场三天。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考中了贡士,基本上就是未来的进士了。明初只按排名录取,仁宗时规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因南方富庶,文气盛于北方,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录取进士。后来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

这种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分在科考中有一定数量的进士,进入国家政治中心地带,这有利于保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和对朝廷的向心力。

殿试

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最早由武则天设置,但并没有形成制度。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出现科考官员结派的“牛李党争”的教训,在原来两级考试的基础上,又加了一级由自已亲自主持的殿试。

这样,取士的最终决定权便转移到了皇帝手中,新科进士都变成了“天子门生”。这便有效地防止了官员尤其是宰相利用科举考试认门生,进而结党营私的事情。自此,殿试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历代所沿用。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和主持,并定出名次。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了会试的贡生。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相比于前面的考试,殿试的内容是相对轻松和简单的,并且殿试一般都不再淘汰人,能参加者基本上都已是进士,殿试只是将所有人排出次序。至于排名如何,除才华学识外,给皇帝一个好印象至关重要,因此还看点运气。

殿试结果的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所谓“金榜题名”即指此。具体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剩下的分在二甲、三甲,分赐“进土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得中进士者一般都前途光明,一甲立刻可授官职,二、三甲则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自隋唐至清,在我国14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大约有10万上下。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才能卓著的群体,其间历代王朝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其中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状元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而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

古代许多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学者,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王勃、王昌龄、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兄弟等,明代的张居正、徐光启等都是进士出身。

总体而言,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一项相当高明的官员选拨制度,不仅为历代政权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总体质量上说得过去的官员,而且不以出身、门第、财富而以学问作为官员选拔标准的做法使得中国长期以来存在尊重学问和读书人的风尚,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得以长期维系并不断创新的唐要原因。另外,儒家思想之所以长期以来得以传承,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其载体。

明清时期可以说是科举制度的繁盛期。但同时在繁盛的表象之下,其通过八股文取士的考试模式,却又使科举考试进入了僵化的没落期。股,即对偶之义。

所谓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文,是一种说理的韵体赋文,有严苛的程式要求。

在格式上,要求考生严格遵循所渭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种死板的结构模式,并且要求句与句之间要讲究对偶,整篇文章的字数也是严格限定,不得增减一字。

另外,其命题也陈旧不堪,明清500多年间,命题不离“四书五经”内已经说烂了的话题,援引事例也必须出自遥远的古代,不涉时事,考生毫无抒发已见的空间。简而言之,八股文是严重形式主义并脱离现实一种陈腐文体。

八股文的死板形式,使得明清两代的知识分子钻入八股这种无实用价值的文字㳺戏中,既疏于时事,又疏于学问,甚至疏于经义,思想严重被束缚,缺乏创见。因而在我国历史上存续了14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便遂着满清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的解体而彻底消亡。

作者简介

贾龙杰,1940年3月生,方城县赵河镇人。1957年方城二中初中毕业后,曾任民办教师24年。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考入南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方城县第一高中工作,曾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副校长;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十一届副主任。退休后于2004年被任命为方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至今。曾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编印《关爱之路》、《启迪心灵的金钥匙》、《岁月沧桑》等书。

责任编辑:zN_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