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焦点信息:慈禧拍完照后低头,无意中看到1幕,以为自己要死了
2022-12-05 09:41:06 来源: 腾讯网

西方的摄影术在晚清传入中国,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与相机相关的可怕传说。据说,相机会摄人魂魄,人影一旦被拍摄到相机里,那人的魂魄也就留在了照片上,失去了灵魂的人不久就会死去。所以,当时很多人宁愿选择给人画像,也不愿意拍照。

▲慈禧第一次拍照时,才知道照片需要“冲印”。(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作为大清的统治者,慈禧对相机非常感兴趣,不过也不敢轻易尝试拍照。直到晚清时期,著名外交官裕庚的女儿德龄入宫,为她讲解了相机的基本原理,慈禧才渐渐接受。慈禧第一次正式拍照,是在德龄的兄长勋龄进宫以后。


(资料图)

当时,勋龄带来一部笨重的箱式照相机,慈禧穿戴好后,站到箱子后面透过镜头往外看,惊见镜头前的小太监头朝下,脚朝上地站着,觉得十分惊奇。照片拍好后,慈禧迫不及待要看成品。

▲慈禧到暗房参观。(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这时,德龄笑着解释,照片还得经过冲印才能看。晚清时期可还没有手机,也没有立可拍相机,所有通过老式相机拍摄的照片,都需要经过冲印这个环节。对此,慈禧又来了兴致,直问“冲印”是怎么回事。勋龄、德龄一时说不清楚,干脆带慈禧太后到冲印工作室参观。当时冲洗照片都需要在暗房里,照片在显像纸上显映出来前,底片绝对不能曝光。

慈禧第一次走进暗房,无意中看到显影水中,自己照片上的脸特别黑时就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这是大祸临头的征兆。其实,由于老式照片的清晰度本来就不高,再加上慈禧第一次拍照,免不了有些紧张,表情生硬,因此拍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慈禧执政初期,在议政王奕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慈禧在掌权期间发动政变两次,立皇储两次,推动改革三次,默许戊戌变法。客观上,慈禧太后在种种危机下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助力了一批新政的推出,甚至进一步提出预备立宪,是晚清改革的主要推手。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1898年),光绪帝命翁同龢起草《明定国是诏》,觐见慈禧,得到应允。乃于翌日颁布,戊戌变法正式展开。但变法过于操切,触动了满洲贵族和众多官僚的利益,反对者十之八九。

慈禧支持维新强国,默许皇帝对变法反对者的制裁。但慈禧与康有为的摩擦愈趋激烈。当时传言光绪帝听信康有为之言授意维新派命袁世凯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归政。慈禧太后闻之大怒,宣布软禁光绪帝,对外宣称光绪帝得病,不能视朝,“不得已临朝称制”,因此慈禧重新训政,此为戊戌政变。

受到戊戌政变的影响,慈禧太后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开始排斥维新派,并因此利用端王载漪、刚毅等守旧亲贵,后来她误信各国欲迫其退位的假情报,负气处死主张透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的五大臣,并随即对多国宣战,至此大势乃全无转圜馀地,导致中国生灵涂炭,还与11个列强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慈禧太后母亲富察氏六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曾写给母亲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中“可怜天下父母心”已成名句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清史稿》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每天8:00,无风和你分享历史、文化故事,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zN_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