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微动态丨《天下长河》王光裕宁死也不去的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2022-12-04 20:39:38 来源: 腾讯网

图:网络/侵删


【资料图】

《天下长河》一开播,立马进入高潮:

黄河决堤,河道总督王光裕被人告发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私吞赈灾款。对此,康熙震怒,下令处死王光裕,索额图为求自保,就让王光裕自尽,以此来保全他整个家族。

一开始,王光裕想过挣扎,可当他听到下面这句话时,立马放弃了求生念头:

“难道你想让你家女儿、老娘都去充军宁古塔吗?”

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何会让王光裕脸色大变,就连死都不怕了?

宁古塔,初见《清太祖实录》: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努尔哈赤派大将额亦都率领部众千人,前去平定东海女真之一的窝集部,其中就有一个名叫“宁古塔”的地方。

宁古塔没有塔,而是源自满语的音译:“宁古”为汉语“六”,“塔”为汉语“个”。

相传,曾有努尔哈赤祖上曾有六兄弟生活在这儿,因此取名“宁古塔”。事实上,宁古塔和钮祜禄、爱新觉罗一样,是满族姓氏之一。

不过让宁古塔闻名天下的,不是它这里出现过什么名人,而是跟一种古代刑罚有关。

流放,与笞、杖、徒、死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刑。

历史上有关流放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载入史册。不过同样因治水被载入史册的,可不止禹,还有禹的父亲,鲧。

鲧,是尧时期第一个被选出来治水的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洪水泛滥,却因9年来都未能彻底解决洪水灾祸,被尧流放至羽山,成为了历史流放第一人。

那时候的流放还不具备任何形制,仅凭君主的一句话。

到了秦汉,流放逐步有了体制,不过那会儿还不能称之为“罚”,而叫“迁”。就是让犯人远离自己的家乡故土,到偏远的地方居住。

而在隋唐,流放被正式列入五大刑之列,轻重程度仅次于“死”。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某某某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这里的“三千里”,就是唐朝制定的,规范流放罪人三个等级中的最高等。

之后的宋元明清,皆是沿袭了隋唐时期的这种流刑制度。虽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细则,但总体来说,差异不大。

流刑,之所以被古代文人视之如虎,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远

对于流放距离,历朝历代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比如隋朝,三流规定为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两千里;而到了唐朝,起步距离直接飙升到两千里,更别提清朝时,从京城走到宁古塔,足有五千里之远。

而且流刑不是说一天想走多远,就走多远,它是有绩效考核的:

日行五十里,也就是说,三千里要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

二、苦

流犯每天获得的食物是有限的,与在监犯人一样。

然而,对于那些需要佩戴枷锁日夜行走的流犯来说,这么一点食物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当地县衙的有意克扣,流犯拿到手的食物往往少之又少。

乾隆四十年(1775年),朝廷明文规定,流犯的口粮被固定为八两,十五岁以下减半。

可以说,这让本就处于饥饿状态的流犯,处境更为艰苦,很多人没能走到流放地,就已经病死在半路上。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宁死也不愿被流放的原因。

自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宁古塔一直被视为边关重镇。

1636年,大清朝派将领吴巴海驻防宁古塔,在海浪河南岸修筑宁古塔城邑;1653年,顺治帝派人在宁古塔设立昂邦章京,管辖东北边疆地区。

1654年,曾担任康熙老师的御史陈嘉猷被人告发,说他收受贿赂,顺治知晓后,把人流放至宁古塔。此后,宁古塔便成为了大清朝一个重要的流放地。

把宁古塔作为流放地,清王朝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地理环境恶劣

1658年,因“南闱科场案”,江南学子吴兆骞锒铛入狱,后流放宁古塔。

后来,吴兆骞在家书中写道:宁古寒苦,天下所无。

一年之中,只有五个月是暖和的,却是电闪雷鸣,阴雨绵绵;剩下的时间,全是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

那里,遍地都是高耸的树木和泥泞的沼泽,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如果长时间不能走出来,等待着的只有两种结果:冻死,亦或是饿死。

所以,流放罪人就算能在艰苦的流放路途中熬下来,在到达宁古塔后,也未必能适应这里如此恶劣的天气。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王光裕宁死也不愿到宁古塔去了。

二、充军

1659年,随着沙俄入侵,当时驻守宁古塔的将军向朝廷上书,请求划拨大量的劳力来军中服役。而这人选,就是流放罪人。

在流犯抵达流放地后,等待他们的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充军,二是为奴。

对于那些不可饶恕的普通流犯,一般会成为戍边战士的奴仆,此后他们将失去人身自由,只能唯命是从。如果主人一不小心打死了,对方也无需负任何责任。

而那些被牵连的文人,则会成为当地衙门或者驿站的杂役,帮助官员处理一些杂务,剩下的则被拉去充军,扩充军中人数。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大清朝先后有一百五十万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当中不乏大量的诗人、文学家以及大将军。

虽说宁古塔环境恶劣,被文人视为地狱,可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为这片不毛之地注入了生机。

吴兆骞被流放到宁古塔后,在这里与妻子生下了第二子,吴桭臣。

二十多年后,吴桭臣编撰了一本记录宁古塔风土地理的书籍,他在书中对宁古塔的现貌是这么描述的:

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居然有华夏风景。

原来,那些江南文人来到宁古塔后,并非全都委靡不振,当中有部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让宁古塔的粮食产量得以提升,同时还研发出更多的粮食品种,就连种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十倍。

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宁古塔将军提出建议,要在宁古塔建立贸易市场,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吸引了盛京的商人前来交易。

1910年,大清朝颁布了《大清新刑律》,把刑罚重新划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自此,存在了数千年的流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我们再看宁古塔,已经找不到多少历史痕迹,但这里的人文,却无时无刻都在昭示着,这里曾经生活过一大群异族人,他们在这里定居、发展,为宁古塔的建设做出贡献。

—END—

责任编辑:zN_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