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速看料】呼和浩特地名:新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的街巷名称由来
2022-12-04 09:31:56 来源: 腾讯网

西街街道办事处,1965年6月25日从新城办事处分出,成立新城西街办事处,由辖区内的街道“西街”命名。

北垣街:系近年来新开街道,位于城墙北侧。1975年命名为北垣街。东起新城北街北口,西至呼伦贝尔北路。

曙光街:清代,有一人叫“计喀拉”住此街,当时称“计喀拉街”。民国时期,此街东口开设一名为“乾泰泉”的面铺,改称“乾泰泉巷”。1956年更名。东起新城北街,西至财神庙街。


(相关资料图)

苏虎街:清末,有一名叫苏老虎的官员,住在此街,故将该街称为苏老虎街,民国20年(1931年)命名为苏老虎街。1975年更名为红星街。1982年恢复苏虎街。

建设街:清代,曾有一个名叫“诺戛拉”的旗官协领住此街,因此得名诺戛拉街。民国时期,建设厅驻此街,命名为建设厅街。1956年更名为建设街。1975年又更名为建设西街。1982年恢复建设街。

新城西街:新城建成后,按方位此街称为西街。民国21年,以傅作义的号“宜生”,更名为宜生西路。1956年更名为新城西街。

西落凤街:清道光年间,慈禧太后之父惠徵曾任归绥道台。当慈禧升为太后以后,人们将此街称为落凤街。1975年更名庆丰西街。1982年恢复原名。

关帝庙街:清朝乾隆二年,在此街东口座北向南建有一座关帝庙,故称关帝庙街。民国20年命名为关岳庙街。1935年复称关帝庙街。1975年更名为文化街。1982年恢复原名。

粮饷府街:建绥远城时,在此街建有同知衙门,俗称为二府衙门和粮饷府。当时将这两条街道通称为粮饷府街。民国20年将此街道命名为粮饷府街。1975年定名为粮饷富街。1982年恢复粮饷府街。

书院西街:绥远定安将军发动官兵于同治十一年捐建长白书院,光绪三年更名启秀书院,因此得街名。东起新城南街,西至聚隆长街。

艺术厅北街:清代,此街南口有一管理马市场税收的衙署,故称“马税厅街”。民国20年更名为公园北街。解放后在此巷建有内蒙古艺术厅,故于1982年更名为艺术厅北街。

艺术厅南街:清末,此街南端(现新城宾馆所在地)建有“菩萨庙”一座,俗称菩萨庙街。民国初,拆除此庙后,开辟成苗圃,俗称“公园”。1956年命名为公园南街。因与艺术厅北街对称,1982年更名为艺术厅南街。

财神庙街:清代,在苏虎街与此街交叉口处,建有一座财神庙,当时称为财神庙街。1975年更名为巨龙昌北街。1982年恢复原名。南起新城西街,北至北垣街。

聚隆长街:清末,此街北口西侧开有“聚隆长”商号,故称聚隆长街。1956年更名巨龙昌南街。1982年恢复原名。南起书院西街,北至新城西街。

总局街:清宣统年间,因巡捕总局设在本街南口,故称总局街。南起新城西街,北至曙光街二道巷。

日盛茂街:清末,此街北口有“日盛茂”商号,故称日盛茂街。日伪时期更名为盛茂街。1956年更名日盛茂街。1982年恢复原名。

新城北街:新城建成后,因是鼓楼往北的南北向街,故按方位称为北街。民国21年,以傅作义的号“宜生”,更名为宜生北路。1956年更名为新城北街。

曙光街三道巷:解放后新开街道。1956年命名为曙光街。1975年为与相邻的曙光街区分,更名为曙光街三道巷。东起总局街,西至财神庙街。

曙光街二道巷:民国初期,在乾泰泉街后面有两条小巷,故称乾泰泉后巷。1956年命名为曙光街。1975年更名为曙光街二道巷。东起总局街,西至财神庙街。

曙光街头道巷:民国时期,俗称乾泰泉前巷。1956年命名为曙光街。1975年更名为曙光街头道巷。死胡同,西至总局街。

庆恒太巷:清末,有一商人杨大头在此巷南口开有“庆恒泰”纸铺,当时称杨大头巷。民国20年命名为庆恒泰巷。1956年称庆恒太巷。东起新城北街,西至财神庙街。

星火巷:近年新开街道。1975年命名为星火巷。东起艺术厅北街,西至北垣街。

北牛肉铺巷:清末,因此巷东口北侧有一牛肉铺,而得名。东起新城北街,西至财神庙街。

付茶馆巷:清末,此巷有一傅氏,在此开一茶馆得名。东起新城北街,西至财神庙街。

西夹道巷:清代,此巷系将军衙门的西夹道,故此得名。东起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西至艺术厅北街。

艺术厅巷:清代,巷内有一管理马市税收的衙署,故名马税厅小巷。1956年改称公园巷。1982年更为现名。死胡同,东起艺术厅北街。

工艺局巷:清光绪年间,此巷有一手工艺作坊称“工艺局”,当时称工艺局巷。1956年更名公义局巷。1982年恢复原名。东起艺术厅北街,西至艺术厅南街。

幸福巷:近年新开街道。1975年命名为幸福巷。东起艺术厅南街,北至西落凤街。

二眼井巷:清代,此街东有两个汲水井,故此得名。东起新城南街,西至聚隆长街。

市场后巷:清末,此巷南口开设“义成泉”商号,当时称义成泉后巷。1956年更为现名。东起新城南街,西至日盛茂街。

市场前巷:清末,称义成泉前巷。1956年更为现名。东起新城南街,西至日盛茂街。

南门里西巷:清末,此巷内有回民的羊圈,当时称羊圈巷。民国20年改称阳泉巷。1956年更为现名。东起日盛茂街,西至艺术厅南街。

西护城河巷:近年新建街巷。1982年命名。南起新城西街,北至星火巷。

蒙古场巷;此巷由东西、南北两段组成。其东西段建成后,蒙古镶黄旗兵在此驻防,俗称蒙古场巷。南起曙光街,东至新城北街。

内容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1985年5月

资料汇辑: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责任编辑:zN_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