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继狼牙棒之后,为何说锤是近战神器?
2022-11-28 17:42:01 来源: 腾讯网

提到破甲神器,不言而喻,其作用正应当是对付身着重装甲的敌人,若其当场不死,则最轻也是失去作战能力,平躺在地,使用脸部接受蜂拥而来的马蹄或者是敌人的大毛腿。这种神器,便是最为大家熟知的-锤。


(资料图)

四猛八大锤,提起这个名字便令人热血澎湃。其使用的正是这种兵器。岳云,在《说岳全传》的描述中,其使用的便是两柄八十二斤的擂鼓瓮金锤。当时金弹子连战牛皋、余化龙、董先、何元庆及张宪五员大将,逼得岳飞无奈,高挂免战牌。随后岳云强行出阵,八十回合之后方才一锤将金弹子击杀,自此一战成名。这也是当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战斗。估计这一集的小人书也是卖的最多的一本。

岳云大战金弹子

小说中岳云的锤已经很低调了,说唐中李元霸的大锤那可是八百斤的,大战“兴隋九老”之一鱼俱罗及其徒弟—使一杆四百斤凤翅鎏金镗的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丝毫不考虑马的感受。

其实随着明朝民间武学的崛起,读者的喜好亦水涨船高,其越来越难以被满足。明清小说逐步开始神化各种兵器。但其实,古人作战的锤并不会真有那么夸张,在宋代《武经总要》中,这种叫锤的武器依其外形被称之为“蒜头”,或者“骨朵”。蒜头的大小大概相当于使用者的一个拳头的大小,因为顶端像是人类握紧拳头之后捶打敌人的形态,因此被引申为“锤”。其重心向前,一般全长不超过80厘米,考虑到实战时的挥舞和可持续作战的需求,单手锤的重量在十公斤以下。仪卫用锤不考虑实战,可能会达到两米以上。

《武经总要》中的蒜头

蒜头-金瓜 实物

另外,锤的大小,在南京明孝陵的明朝石像(翁仲)也有很好的体现。这批石像算是明初所立,还不存在明清小说中的夸大其词之乱象。从其手中所持金瓜来看,锤头不过石像的一拳大小。

明孝陵金瓜武士佣

但毕竟,这种兵器是用于实战的。一种说法是,枪、槊在前几轮的回合冲击中,掀翻无数敌兵。一旦抵近交手后,枪槊施展不开。古代长大的狼牙棒也是如此。这时,上阵的便是战马一侧或士卒身上所列装的锤(也或者是另一种兵器,锏或者是鞭,将会在以后文中详解)。

在唐宋时期,大量存在着重装骑兵,也就是所谓的甲骑具装。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锤对于甲骑具装的暴击

唐朝时期主要敌人之一,在《通典.吐蕃传》中记载:“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便,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所能之伤也。”在唐代,选择了陌刀、长槊作为破甲利刃。而到了宋代,因陌刀长槊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不能大批量装备普通士兵。宋朝兵制较杂,但好在铁产量高,可以快速而又大量的生产某种便捷装备。宋代选择的是锤、鞭、锏等作为破甲的钝器,使敌人瞬间失去作战能力,不得不退出战场,达到对敌作战的目的。

同时代的兵制会有趋同倾向,也许锤这种被辽金士兵称为“骨朵”的兵器,正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承而来。在大量辽金画像中,其士卒所挥舞的兵器正是骨朵,亦如上图所示。宋士卒用来击打“鍪极坚,止露两目,枪箭所不能入”的辽铁林军、金铁浮屠和西夏铁鹞子。而辽金士兵用锤对付的是身着史上最强步人甲的大宋兵卒。皆在战场立下不俗的战功。北宋对阵西夏的著名一战-三川口之战的战神郭遵,便是“驰马入敌阵...挥铁杵破其脑...复持枪进,所向披靡...又持大槊横突之。”这里的“铁杵”便是可归于鞭锏锤类的破甲神器。参考此案例,锤,骨朵,蒜头,或者也叫金瓜,当亦是如此使用。

金国的金瓜武士

最后想说的是,这里不便过多强调锤的用武之地,但可以强调的是,锤,绝对可算是混战之王,近战和破甲的神器。其效率不可谓不高,其作用不可谓不强。实为护体自卫,保家卫国的最强选择...之一。

图文分享自:知行读史

责任编辑:zN_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