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总防范别人,自己先犯错
2022-11-27 22:40:38 来源: 腾讯网

清代历史上,诛杀顾命大臣的事件有两次:第一次是清初康熙擒鳌拜,第二次是慈安、慈禧串通恭亲王奕诛杀肃顺,发动“辛酉政变”。


【资料图】

咸丰皇帝死的时候,小皇帝同治尚且年幼,慈安、慈禧俩太后年纪轻轻,又是妇道人家,所以咸丰皇帝事先把身后的政局安排得非常好。他安排了以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为首的八个顾命大臣,将朝廷所有的日常行政事务都交给他们处理,但是皇家也保留了最后的否决权。咸丰皇帝把自己的两枚玺印分别给了两个太后:一枚叫御赏印,给了慈安;另一枚叫同道堂印,给了载淳(因载淳年幼,慈禧就顺理成章地代理了钤印之责)。

当时朝廷的公文下发流程是这样的:所有要下发的谕旨最后都要让太后过目,太后觉得不行就行使否决权;如果觉得没问题,慈安太后就在谕旨开头盖下御赏印,慈禧太后在谕旨末尾盖下同道堂印。这样一头一尾,就算是皇家同意了。

按说这个体制没有问题,可以照此运行。但是肃顺不这样想,他一直担心这俩太后要夺他的权,甚至在咸丰皇帝还没死的时候,他就建议:“你把这俩寡妇留在世上,恐怕对国家不利,你要不要学学汉武帝,行钩弋之事?”

什么叫钩弋之事?汉武帝临死的时候,觉得儿子年幼,他妈妈钩弋夫人还很年轻,万一将来勾搭上外面的男人或勾结外阻,那刻家的江山不就完了?所以就把小皇帝的妈妈钩弋夫人给杀了。

肃顺一开始就对慈禧相当顾忌,也想让咸丰皇帝把慈禧宰了算了,可惜没能如愿。咸丰皇帝死后,他越来越担心。

并且让恭亲王也加入执政队伍。

当时有一个叫童元牌的御史,上了一道折子,提议请太后出来看的所改,并且让恭亲王也加入执政队伍。

这时候肃顺如果心里没什么的话,其实完全不用搭理他。

但是肃顺如临大敌,他担心这个人万一挑动了太后们的心思,太后真要索常听改怎么办?所以他草拟了一道谕旨,用非常严厉的言辞批判了航元都。然后拿到太后那儿盖章。

但两官太后拒绝盖章,她们觉得在没有回北京之前就把这样的矛盾暴露出来,没有必要。这道折子就不要发了,按照当时的术语,叫“淹了”或者“留中不发”。肃顺当然不干了,他的兄长、另外一个顾命大臣端华,就跑到太后那儿去吵,声震屋宇,把小皇帝都给吓哭了,还尿了。即便如此,两宫太后依然坚持不能发。于是八位顾命大臣就“罢职搁车”,意思是如果你们不发这道谕旨,我们就罢工,爱咋咋地。

太后们一看,也没办法,只好同意了。但问题是,这个梁子就此结下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哥哥死了,作为弟弟,于情于理,恭亲王奕都该到避暑山庄去奔丧。可是八大顾命大臣特别紧张,担心他和两宫太后串通密谋,一直不让他们见面。后来据溥仪讲,当时恭亲王奕扮成萨满(巫师),见了两宫太后,密谋如何把这八个人干掉。所以,在两宫太后扶着咸丰皇帝的灵柩回京的路上,奕就派兵把八大臣给抓了。

回到北京之后,两宫太后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一通大哭,声泪俱下地说:“我们孤儿寡母,受了这帮奸贼的逼迫,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大家都说杀了他们,于是,慈禧太后就把这帮人给杀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肃顺也是作死。因为肃顺这个人是一位能臣,他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旗人都是浑蛋,一定要重用汉人。像曾国藩这种人,一定要重用。”有一次咸丰皇帝要杀左宗棠。肃顺还设法营教,可见他是一个明白人。

明白人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大错呢?很简单,不会就事论事。他总是在想,别人会怎么看我?两官太后会不会夺我的权?如果要夺我的权,我应该怎么防范?说白了,就是他想多了。

想得多,他的行为就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里就会结挖瘩;对方心里结了疙瘩,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冲突。

如果肃顺能够学学曾国藩就好了,“结硬寨,打呆仗”,遇到任何事先不管周边的因素,而是看这事该怎么处理。董元醇上折子不对,把他驳了就完了,跟太后较什么劲呢?奕跑来奔丧,就让他见太后,你拦什么呢?正是因为肃顺在防范别人的时候,自己掉到了一个大坑里,最后才会身家性命不保。

其实,我们普通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还记得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那篇著名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吗?主人公是怎么死的?被将军吓死的。将军真要处理他吗?没有。他不就是在戏院看戏的时候,把唾沫星子溅到了将军的光头上吗?他老是担心将军要对他怎么样,最后把自己活活吓死了。这就是一种纠结。

还有另外一种纠结:为了防范别人而做出过度的反应。《吕氏春秋》里面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越王有四个儿子,有个奸臣要陷害他们,说这个儿子要造反,那个儿子要造反。越王先杀了一个,又杀了一个,然后再杀了一个。等到奸臣想要陷害第四个儿子的时候,越王已经不信了,自己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了,他还能造反吗?但是越王没想到,他的儿子不这么想。他的儿子想,奸臣一怂恿,你就把我的三个哥哥砍了,这个时候我还能保得住命吗?最后真的造反,把越王给杀了。越王临死的时候后悔万分,早知道把这最小的儿子也杀了。

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的互动博弈,当你总在防范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你的行为、你的判断就会产生错误。

责任编辑:zN_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