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通讯!《雍正王朝》:“八大王”事件难以掩饰的一个细节
2022-11-19 22:29:31 来源: 腾讯网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由八爷党一手策划的“八王大”风波,可称之为本剧中特别有喜感的一个片段。


(相关资料图)

正如邬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八阿哥、十阿哥联合那个名叫张德明的道士,一边在官员面前表演装鬼,一边又在康熙面前表演捉鬼,看似义正言辞、襟怀坦荡,其目的就是想试探康熙对于八阿哥竞选太子之位的真实想法。

这个小把戏,着实不够高明。

从邬先生将“八王大”反过来解读为“大王八”引发众人哄堂大笑来看,本剧的主流意识,对于八阿哥的这种见不得光的技俩,是报以嘲讽态度。

这个片段,暴露出八阿哥的那点算计、机谋,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层次很低的小聪明,难登大雅之堂。

以康熙的睿智,断然不会让这种水平的皇子担当国之储君。

同样,在“八大王”风波中,张德明给其中一个官员看相、卜测的过程,同样暴露出了一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话说十阿哥为了证明自己所引荐的张德明不是“妖人”,而是“神人”,特意安排张德明给在场的一个官员看相,以卜测他的真实情况。

结果,张德明居然一一说中了。

张德明所卜测出来的内容有两条是值得探讨一下:

1、这个官员不是科甲出身,而是花钱“捐”来的官员。

2、这个官员将来至少可以官至三品。

之前,我曾经撰文分析过张德明给这个官员算卦的片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张德明之所以能够把这个官员的诸多个人信息一一猜中,并非是他有什么过人的“神力”,他只不过是基于自己对于清政府官场规则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再结合当下他对势力庞大的八爷党的熟悉,进行一番周密的分析运算后,得出来相应的结论。

就拿第一条来说,张德明为什么一上来就非常笃定这个官员不是科甲出身呢?

我们知道,清康熙年间,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会拿出一部分官职,明码标价予以出售,但是捐官者毕竟只是少数,还不至于滥到满大街都是。

也就是说,贸然判定眼前这个官员不是科甲出身,“中奖”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张德明道士之所以敢于当场下结论,或许是基于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捐官”这种现象在八爷党的团体内部,早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对此,张德明通过经常和十阿哥打交道,已然非常熟悉。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八爷党在当下为什么会迅速壮大,形成了足以撼动康熙统治管理的庞大力量,并聚敛了惊人的财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普通人,通过走八爷党的门路,花钱买到了相应的官职,同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八爷党的成员。

这种通过权钱交易、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交易模式,使得八爷党笼络了越来越多的官员。

既然张德明道士蒙中了那个官员的官职是捐出来的,那么张老道会更加笃定,他谋得这个官职,必然是仰仗八爷党的势力,少不了向八爷党输送了很多见不得光的利益,使得八爷党成为助力其步入官场的保护伞。

有了八爷党为其撑腰,这个官员想不升官都难。

张德明说他将来可以官升到三品,恐怕都是保守估计。

通过张德明为这个官员看相、算卦所做的一番解读,其实无形中已经把八爷党通过私下运作官员入职、升迁,达到敛聚财富、壮大势力双重目的的灰色“产业”链条暴露出来。

尤为令人胆寒的是,在场众人对于这种“捐官”行为是相当认可,大言不惭。足见所谓的八爷党内部,早已经丧失了礼义廉耻,劣币驱逐良币才是常态。

康熙临终之际,对八阿哥的评价是这样的:

“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得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是放纵过度,他却比朕却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的江山彻底毁坏。”

真的是一针见血啊。

责任编辑:zN_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