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西阳河围歼战有多惨烈,战后满地手榴弹木柄,老百姓拿去做饭竟然烧了三个月
2022-11-17 21:44:28 来源: 腾讯网

在1938年6月的西阳河战役中,一名陕军旅长穿着崭新的军装走过一座村庄,老乡们看到后问:“你上战场,为啥要穿着新衣服?”

这名旅长回答说:“老乡你不知道,我们当兵的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今天出门打仗,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把衣服穿好,免得死了还要人入殓。”

中国军人抱着必死的决心,走上了战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战斗一打响,500个日军冲到距离北寨村仅有三四十米远的距离时,埋伏在壕沟里的警卫连突然站起身来,日军仅仅能够看到他们的头部,而他们看到的是日军的全身。

他们拿起手榴弹,砸向日军,他们每个人都一口气将十颗手榴弹扔了出去,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纷纷扬扬地落在了日军头上、肩上、腿上、屁股上,在竞相响起的爆炸声中,日军像被割倒的麦捆子一样,横七竖八地倒下了一片。

然而,日军的战斗意志毕竟是顽强的,没有倒下的日军继续前冲,北寨村山岗上的重机枪响了,密集的子弹像锯子一样,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锯倒了一片,又锯倒了一片。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日军五架飞机,飞机尖叫着掠过低空,几颗炸弹在重机枪阵地爆炸了,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再也没有发出声音。

午后,日军又增加了500人,向着北寨村蜂拥进攻,枪炮声响了一天,到了黄昏,双方展开了白刃战,日军退后。

这天,坚守在北寨村的战士一天也没有吃东西。阵地前,日军丢下了200多具尸体,被活着的日军拖到了后方。

而坚守的中国军队也有150人献出了生命,其中包括一名连长。十七师和八十一师以伤亡过半的代价,为李默庵的中央军第十四军赢得了布防的时间。

6月16日中午,李默庵装备精良的第十四军进入阵地后,精疲力竭的十七师和八十一师拖着满身的鲜血,闪开了一条道路,让日军继续西进。

日军像一头凶蛮的牤牛一样,撞入了十四军的包围圈。日军进入包围圈后,十七师和八十一师又立即占领了邵源镇,扎紧了口袋。这样,日军陷入了南北长20里,东西长8里的西阳河谷。

所谓的河谷,就是两边高、中间低的狭长地带,出口只有前后两端,如果扎紧了前后两端的袋口,日军则就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穷途末路,只能坐以待毙。

这场围困战打了十多天,日军负隅预抗,一次次组织力量,想要冲破中国军队的包围,但是一次次都失败了。战后,据一个俘虏供述,在围困战的第一天,一个联队长因为攻击不力,而被迫切腹自杀。

中国军队尽管将日军诱入了这一狭长地带,但是急切间无法吞下。这是一支日军的作战主力部队,而不是日军的后勤运输队,所以,之前的东坞岭战斗中,中国军队能够用三个小时就干净利落地结束战斗,而这场战役,中国军队围攻十余天,还是无法将日军咬死。

最后的攻击是在午夜开始的。

漫山遍野的中国军队高声呐喊着,挺着刺刀,高举大刀,冲向河谷中的日军。等到拂晓的时候,各支中国师都取得战果,第十师攻克了东坡,八十五师收复了李家谷垛,八十三师攻克了南羊圈,十七师攻克了茶坊,八十一师攻克了提沟。

日军被压制在了一个狭小的包围圈中,即将被歼灭,中国军队胜利在望。

可是,天亮后,大批的日军飞机飞临战场,向着中国军队狂轰滥炸,中国军队无法继续冲击,无法抬头,无法与日军作战。万不得已,中国军队只能停止了攻击。

夜晚,老兵车国光所在的十七师又组织了最后一轮攻击,仅派出一营兵力,这是陕军十七师仅能组织的最后一支攻击力量。当天夜晚,喊杀声通宵达旦,天亮后,十七师九十八团一营营长呼品一和2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据陕军十七师老兵回忆,在东渡黄河后的一年时间里,十七师伤亡近万人,也就是说,与日军作战一年后,十七师几乎全部换了一茬战士。陕西老兵们,全部牺牲在了抗日前线。

至此,中国军队再也无力攻击了,只能将日军继续包围起来,防止突围。而日军,也没有能力突围了,他们躺在地上,等着日军的飞机空投给养。

接着,中国军队的视线里就出现了前来增援的日本军队,这支从绛县横岭关赶来增援的日军,装备精良,仅坦克车就有几十辆,坦克后面是密密麻麻的穿着土黄色衣服的军队。

史料记载:“1938年6月28日,日军调集5000人沿垣曲向东进犯,策应西阳河谷作战,同时,一万日军从沁阳出发,向西急进,妄图围歼中国军队。”而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无力再打下去。

卫立煌只得命令中国军队渐次撤出西阳河谷,中国军队含恨离开。被围困在西阳河谷的日军,未能全歼,实在遗憾。

战后,南羊圈和双庙村一带的百姓,捡拾手榴弹的木柄作为柴禾做饭,竟然整整烧了三个月。老百姓从地上随便抓一把土,就能找到弹壳。而在一棵大树上,就数出了三十多个弹孔。

西阳河战役,中国军队尽管没有全歼日军,但是将铃木师团打得失去了战斗力。这是抗战初期最漂亮的一场围歼战,日军痛心不已,切齿痛恨,将这场战役写进了日本陆军教材中。

致敬抗战老兵,铭记抗战英烈!​

责任编辑:zN_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