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热点!雍正的高薪养廉太机智了!咋就一阵风呢?
2022-11-16 15:41:01 来源: 网络

皇帝不加赋,官员没钱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康熙年间,官员贪污腐败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还得从康熙皇帝说起。

康熙咱都知道,千古一帝,明君圣主,对百姓也是照顾有加。这不,就在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这位仁君颁布了一道圣旨,写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一时间举国欢庆,都在歌颂皇恩浩荡。

康熙的这个决定,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嘛!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问题也随之而来。

您想啊,大清人口逐年增多,日子还得一天天地过,而且康熙时期,对内对外的可没少打仗,平三藩、征葛尔丹、打台湾、干沙俄,那打仗不得花钱啊?

你不加赋税,国家财政就收不上来,国家没钱怎么办呢?只能克扣官员工资了。

惨的是,清朝官员本身工资就低,而且挣得这点钱还不光是用在家庭日常开销上,还得负担衙门的办公经费。

比如县衙请个师爷,招个捕快啥的,那都得自己出钱。因为像师爷、衙役这些人,官职太低,不属于朝廷官员系统,国家不管发钱,他们的工资,都得从知县老爷的薪水里扣。

再加上逢年过节,知县还要给下属发红包、给上司送礼,算来算去,这一年到头等于白干啊!没准儿还得往里边倒贴钱呢!

要是再赶上康熙皇帝出兵打仗,不但要被克扣工资,还得为国家做贡献,捐一部分工资出去,您说说,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没办法,眼瞅着就揭不开锅了,上边不给钱,就只能向下咔哧老百姓,这一来二去,贪污腐败就出来了。

民间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康熙末年的时候,几乎无官不贪。”你就说当时官场得腐败成什么样吧!而官员们捞油水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咱们开篇小剧场里说的“火耗”。

所谓火耗,就是古代税收过程中为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损耗而让老百姓多缴纳的一笔钱。

这种现象并不是清朝才出现的,而是由来已久。一开始,在商品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国家征收的是“实物税”,什么米啊面啊,布帛啊,都可以作为赋税。但是征收的时候,地方就会找各种理由,让百姓多交一些。

举个例子,这一袋大米,路上运的时候,不得有个磕了碰了洒了的,那份量不得减少?运气不好再遇上个山贼劫道儿的,不就损失惨重?就算这车大米平安无事地到了京城,万一京城那边的硬说他缺斤少两,给我算少了怎么办?这损失总不能我来承担吧?所以以防万一,您得多交点,用做路上可能出现的损耗。这部分就是咱们说的“火耗”。

再后来,市场上的白银多了,国家干脆直接改征银子了。

但是普通老百姓手里是不会有那种大锭大锭的雪花银的,都是一些散碎银子,这些银子被运到国库,会被重新熔铸成大锭的银元宝,这之中,就有会一些损耗。

另外,押运银子的路费啊、安保费啊也都得算在里边。这些额外的花费和损耗,就是“火耗”,也就是开头音频小剧场中衙役所说的那样。

不过他没完全说实话啊,因为这笔钱根本到不了中央,一般都是直接进了地方官员的腰包,成为他们的“灰色收入”。

“火耗”不合法,但人人都想要

官员征税的时候加收“火耗”,民间早就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征收火耗”是不合法的,为何它能一直延续下来呢?

虽然火耗本身确实是不合法的,但是因为大家都想从中捞油水,所以各级官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慢慢地“火耗”就演变成了一种潜规则。

但是,也正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火耗”的多少全凭地方官员的心情来定,那这给多给少,可就没数了。

“火耗”征收数量超过税收本身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这笔不定数的钱,最终成为了地方上贪官污吏盘剥百姓的由头儿。

当然了,不只地方官吏觊觎火耗,就连很多封疆大吏,也都打过“火耗”的主意,比如大名鼎鼎的年羹尧。

康熙末年的时候,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一职,负责拱卫和治理西北边境。

当时西北边境战事不断,打仗嘛,最烧钱了,财政开销巨大。无奈,年羹尧给大老板康熙皇帝上了一封折子,内容是这样的:“陕甘总督年羹尧请酌留秦省火耗充各官用度,余者捐出弥补亏空。”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打仗没钱了,希望可以把底下几个省的“火耗”统一征收上来,用在陕西财政支出上,当然了,我也不全要,多出来的部分上缴给国家。

官方出手征收火耗,这就相当于把“火耗”这个事儿摆在明面儿上来说了,如果康熙同意,那就意味着“火耗”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合法征收。

但这事儿要是成了,康熙铁定是会被人骂的,所以他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毕竟他老了,临了临了,还得留个好名声。

一直到康熙的儿子雍正即位之后,“官方征收火耗”这件事儿才又被提上了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皇帝算得上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没什么个人爱好,不贪玩不贪财,更不好色,在位13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可谓是兢兢业业,起早贪黑,遇上有紧急军情的时候,大晚上都要爬起来工作,敬业程度,和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拼。

另外,雍正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反贪腐,他认为官员贪污腐败如此严重,很大一个原因还是工资给得太少,只要给官员足够多的钱,就可以培养大家廉政爱民的好习惯,也就是实行“高薪养廉”。

但是问题又来了,之前亲爹说了“新增人口,永不加赋。”国家财政吃紧,哪儿还有钱涨工资啊?

火耗归公: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雍正皇帝不敢违背老爹的意旨,思来想去,又把主意打到了“火耗”的身上。

为了补充国家财政,雍正提出“火耗归公”政策,也就是把“火耗”变成一种合法的征收。

影视剧中,雍正准备推行火耗归公。

来源/电视剧《雍正王朝》截图

可能有人会问了:“火耗征收合法之后,地方官员不就更有理由借机敛财了吗?”

这一点,雍正早就想到了。

作为一名勤政爱民的好皇上,雍正不会允许手下人乱来。他明确规定了征收的数量,不允许官员自己随意加改,而且还不能比之前征收的数量多。

政策一出,就有官员上折子问了:“这收上来的火耗怎么个分法儿啊?多少上交中央,多少可以自留呢?”

雍正大笔一挥,批复道:“想得美,一个子儿不落,全部给朕转运到中央来!”

皇帝想得挺美: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又断绝了官员盘剥百姓的念头,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问题又来了:这“火耗”都给中央了,官员不就又没钱用了吗?这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您别急,雍正早就算计好了。在实行“火耗归公”的同时,他还配套推出了“养廉银”政策。

养廉银,顾名思义,就是希望通过提高官员俸禄,来达到“高薪养廉”的效果。这笔钱哪儿来的啊?火耗呗!

您别说,雍正还是很大方的,他没有把钱抠抠索索地都攥在自己手里,发给官员的“养廉银”还真不少!据说“养廉银”的数量,是正常工资的10到100倍。

清朝地方官的“养廉银”数额

举个例子,普通正七品县令,一年的收入是45两,外加45斛大米。而养廉银一年可以拿到400到2000两!

那位问了:“怎么这数量还有多有少啊?”

这其实跟各个地方火耗征收的多少有关,收得多自然就发得多,比如江浙、湖广地区,本来就富得流油儿,养廉银也就丰厚一些,而巴蜀等相对贫瘠的地区,养廉银也就少一些。

这还只是七品芝麻官的收入,如果是一品官员,那一年光养廉银就一万三千两到两万两之多!!听起来就跟传销组织一样,只要当官就给发钱,而且是好多好多的钱,想想就觉得心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钱可不是给官员用来挥霍的。

除了补贴家用、改善生活以外,养廉银的更多的是作为“办公经费”来使用,就是咱们前边提到的,招衙役、请师爷的那些钱。如果你当的官本身没什么办公支出,是拿不到多少“养廉银”的。

“高薪养廉”真的有用吗?

养廉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地方官员的薪资水平,让他们有足够的经费用来工作和生活,那么,雍正这招“高薪养廉”,是否真的奏效了呢?

客观地说,“火耗归公”确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方随意征收火耗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养廉银”的实施,也让贪污腐败的情况也大大减少,特别是那些实在活不下去不得不贪污的官员。再加上雍正本身肃贪力度大、罚得狠,恩威并施之下,官员全都有所收敛,贪污腐败风气也得到了改善。

有个说法是“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虽说有点夸张,但雍正朝的吏治,确实是整个清朝最清明的,靠得就是“养廉银”制度和其他反贪腐措施的配合。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养廉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掉贪腐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贪者自贪,廉者自廉。”该贪污的,你给他多少钱,他都得贪!哪儿有人嫌钱多啊?而那些本身品德高尚的官员呢,就算你不给他“养廉银”,他也不会去违法犯罪。

比如人家明朝的海瑞,自己穷得叮当乱响,照样没拿百姓一分钱。说到底,贪污不贪污还是看个人素质。

那归了包齐“养廉银”到底有没有作用啊?那肯定还是有的,只是没想象中那么大。

雍正皇帝的一生都在和贪污腐败作斗争,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仍然在不断完善养廉银制度,力求建立一个清明的社会。

不过,他再努力肃贪,靠的也始终是人治,而且他在位时间太短,他驾崩之后,贪污腐败之风卷土重来。

等他儿子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情况就彻底变了。最有名的,您看和珅就明白了。

养廉银是真的养廉吗?

雍正死后,肃贪效果逐渐难以维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养廉银”政策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雍正肃贪,靠的是他个人的强硬态度,简单来说就是“罚得狠!”对于贪污腐败现象,绝不姑息。

举个例子,雍正为了打击贪腐,搞了一招“即时候补”。

咱之前也说过,清朝有很多人考取了功名,但是官位毕竟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清朝皇帝也不喜欢花钱养闲人,所以排不上号的就只能等着,作为候补。

有的候补人员一等就是三五年,运气差点儿的,一辈子都不能转正。

雍正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把这些候补官员都召集起来说:“来来来,都别闲着,干起活来!”

干什么呢?参与反腐倡廉!

为了监察百官,雍正经常派大臣去地方上查账,调查的官员是什么职位,就把他职位上等着的候补官员带上,一起去查。一旦查出问题,立刻罢免,然后让候补官员直接顶上,没有空窗期,不耽误干活儿。

您想想,那这些候补官员查账的时候得多卖力?肯定是任何蛛丝马迹都不会放过,毕竟只要把对方干掉,自己就能上位,而且还能有效杜绝收受贿赂、官官相护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一招儿,真的是高!

有雍正这样一丝不苟的领导,官员必然会小心翼翼,安守本分,毕竟一旦越界,不是丢了饭碗,就是丢了小命儿,谁敢瞎搞? 

但是,等雍正那贪玩好色的败家儿子即位之后,情况就彻底变了。

特别是到了乾隆后期,他对于官员的贪腐行为,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你看和珅贪污吧,那都是乾隆惯出来的。

当然,也不能全怪乾隆皇帝,“养廉银”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首先就是它的来源。养廉银,主要是来自地方征收的火耗,而非国家本身的财政支出。

说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哪儿是国家给发钱啊?这明明是老百姓在给官员发钱!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减少,只是换了个人盘剥而已。

其次,“养廉银”发放的对象主要是外地官员,京城官员有是有,但是少得可怜,毕竟这笔钱是从地方征收的火耗里拨出来的。

但是问题是京城官员工资也不高,人家虽然看着风光,但其实过得比谁都清贫,毕竟首都物价高啊。

京城官员钱不够花,自然就会滋生腐败,而且他们捞钱的门路更多,比如买官卖官,收地方官员的孝敬,或者在科举考试中担当主考,都能让他们发一笔横财,贪污腐败的情况比地方更为严重。

影视剧中,备受诟病的“养廉银”和“议罪银”。来源/电视剧《梦断紫禁城》截图

再者,“火耗归公”之后,意味着这笔钱成为了一笔必征的税收。久而久之,官员就会把这笔钱当作理所当然的收入。然后就又回到之前那个问题上来了,这部分“火耗”进京熔铸的时候,它不得有损耗啊?这火耗的火耗,怎么算?谁来出??只能还得是老百姓了!

这一来二去,人民的赋税负担就越来越重,而官员们倒是富得流油儿,贪污腐败之风更甚。

到了清朝后期,由于连年战乱,财政吃紧,“养廉银”经常会被少发或者停发,官员又揭不开锅了,不但无法开展工作,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贪污。

所以晚清时期,“养廉银”制度基本名存实亡,贪污腐败之风愈演愈烈,最终跟腐朽的清王朝一起,走向了灭亡。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责任编辑:zN_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