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快看点丨《永乐大典》(下)——久阅沧桑惜弗全
2022-11-14 06:41:35 来源: 腾讯网

明朝永乐年间,一部卷帙浩繁的大型类书横空出世,这就是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堪称古代的“数据库”。全书共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汇集了自先秦到明初的典籍多达七、八千种,可谓包罗万象。遗憾的是,《永乐大典》虽有正副二部,都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

正本迷踪

嘉靖年间《永乐大典》重录之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关于永乐正本的记载,今天我们见到的《永乐大典》,都是嘉靖副本。正因正本下落无明确记载,于是众说纷纭,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桩重大谜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资料图】

首先,毁于明亡之际。郭沫若在“影印《永乐大典》前言 ”中认为“明亡之际,文渊阁被焚,正本可能即毁于此时”。所谓毁于明亡之际,说的更具体些,是指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焚毁了。李自成占据北京四十二天,在撤离北京的时候,的确放过火,烧毁不少宫殿、藏书,史籍中不乏记载,但并没有明确记载《永乐大典》正本焚毁一事。这种观点也只能说“可能”,只是猜测而已。

其次,陪葬嘉靖帝永陵。由于嘉靖对《永乐大典》十分喜爱,而将《永乐大典》的重录时间与嘉靖下葬时间相比较,于是有人猜测正本可能殉葬于永陵。嘉靖帝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驾崩,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才安葬永陵,也就是说,嘉靖帝死后3个月才入葬永陵。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继位的隆庆帝下达嘉奖令,奖励重录有功人员徐阶、张居正等人,所以一般认为大典重录工作完成于隆庆元年四月,而实际完成工作可能在此之前。明世宗在位日长,又颇爱《永乐大典》,遗命以大典正本殉葬也不无可能。

第三,毁于明万历年间。万历年间,南京国子监祭酒陆可教建议将《永乐大典》分颁刊刻,由于工费浩繁,“当时议允,终未颁行”。晚明学者方以智在《通雅》中,有一段关于《永乐大典》的描述,其子方中履在其后注文:“《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匠摹录,隆庆元年始竟。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六月,皇宫大火,而此说法永乐正本毁于这场火灾。明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有:“万历末,《永乐大典》不存,抑火失之耶?”而宦官刘若愚《酌中志》中云:“不知新旧《永乐大典》二部,今又见贮于何处也?”刘若愚为内臣,熟悉宫中秘闻,而他却不知正本下落,甚至连副本下落也不清楚了。

第四,毁于清乾清宫大火。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发现了《永乐大典》副本,发现已有佚失。雍正年间,副本由皇史宬移到翰林院,全祖望也发现副本有缺。他在《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七》中说:“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宫中,顾莫能见者……予尝欲奏之今上,发宫中正本以补足之,而未遂也。”全祖望认为正本藏在乾清宫内,想用正本补配副本。清末缪荃孙承袭此说,认为清嘉庆年间,乾清宫一场大火,永乐正本被烧毁。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因副本有缺,曽宫里宫外寻找过正本。有人怀疑康熙年间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将副本取走查阅,未能交回,曽派人去徐、高两家查访,皆无所获。若正本就在乾清宫,又何必舍近求远,大费周章。乾隆有诗云:“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收释道欠精复,久阅沧桑惜弗全。”副本残缺,而正本难觅,连他也无可奈何。

第五,藏于皇史宬夹墙内。皇史宬是皇家档案库房,专门存放实录、圣训和玉牒等档案。它的建筑,包括门、窗、大梁全用砖石修葺,殿基耸出地平,具有防火防水的功能。其大殿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因此,有人猜测永乐正本藏在夹墙中。

以上说法,有的认为正本早已亡佚,有的则认为正本尚存于世,唯有考古发掘才能证实。而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吴晗、郭沫若等对万历定陵的主动发掘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大量珍贵文物没能保存下来。尽管现代科技发达,主动发掘帝王陵墓难免还是留下遗憾,通过发掘嘉靖永陵求证正本是否殉葬是不可能的。

副本散佚

永乐正本下落不明,《永乐大典》的副本则一直藏在皇史宬。直到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发现了《永乐大典》副本,雍正年间改藏在翰林院。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对大典进行了一次清查,共9881册,已缺一千多册。《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之后,对《永乐大典》的管理逐渐松懈下来。嘉庆、道光年间修《全唐文》和《大清一统志》,也利用过《永乐大典》,但已缺乏严格的保管制度。尤其是道光之后,《永乐大典》被束之高阁,蛛网尘封,虫咬鼠啮,无人过问,一些官员乘机将大典夹带出去。日积月累,大典逐渐流散出去,像文廷式之流一人就盗走一百多册。大典的流散引起一些洋人的觊觎,有洋人以高价暗中收购,更加剧了大典的流散。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北京,大肆烧杀掳掠,攫夺珍贵文物,火烧圆明园。翰林院中许多珍贵典籍,也被肆意焚烧拿取,《永乐大典》也未能幸免,丢失不计其数。

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翰林院衙门时,清点大典已不到五千册。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仅存870余册,亡佚之快,简直惊人,而这些丢失的大典都属监守自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再遭浩劫。翰林院所在东交民巷与使馆区相接,该地沦为战场,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用大典代替砖块,构筑工事,肆意糟蹋,或纵火焚烧,乘机抢劫。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对大典的保管不善,《永乐大典》在暗偷明抢、巧取豪夺之下,几乎丧失殆尽。至宣统元年(1909年),翰林院已仅剩《永乐大典》64册。辛亥革命后,这些大典被清末大臣陆润庠运回府中。

珠还合浦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即鲁迅先生)等人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派员去陆润庠处将这64册劫余的《永乐大典》取回,其中4册放于教育部图书室供展览,60册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也就是今天国家图书馆的前身。由此,《永乐大典》开启了“珠还合浦”的回归之旅。后京师图书馆经多方征集,又陆续购进31册,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的馆藏《永乐大典》达95册。

1933年,由于局势动荡,北平图书馆将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一些善本古籍运往上海,存放在公共租界仓库。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代理馆长袁同礼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通过驻美使馆与美国联系,选取了3000种图书(其中有60册《永乐大典》)运往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另外三十五册则分藏上海、北京两地,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重归北京图书馆。1965年,寄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这批藏书,包括60册《永乐大典》在内,均被运往台湾,暂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后,《永乐大典》也得到各方捐赠。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京图书馆:“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在张元济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将所属东方图书馆所藏21册赠送北京图书馆。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先后三次将沙俄和日本侵略者劫走的64册永乐大典赠还我国。民主德国也将3册《永乐大典》赠还。

据统计,世界各地收藏的《永乐大典》,总数只有400余册,800余卷。万余册大典,百存一二,传世不及原书的4%。迄今为止,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

自民国以来,不少出版机构与私人收藏家影印过《永乐大典》。1916年,商务印书馆首开影印《永乐大典》的先河。上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开始影印《永乐大典》,其尺寸规格、封面装帧,一如副本,以使读者一睹《永乐大典》原样风采。

“允发挥于既往,用启迪于方来”,为了更好地抢救、保存和研究利用《永乐大典》,2002年,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发出呼吁,号召全世界《永乐大典》收藏机构、收藏家及有识之士行动起来,共襄盛举,慨允借用和拍摄原书,将散藏于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汇集一编,依照原书版式规格、纸张装帧,仿真再造,使国宝化身千百,垂之永久。2004年,国家图书馆将中国大陆所藏163册《永乐大典》影印出版。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截至2021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海外5个国家13个收藏机构所藏69册《永乐大典》完成仿真复制出版。

责任编辑:zN_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