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忠烈大司农倪元璐
2022-11-13 05:39:03 来源: 腾讯网

忠烈大司农倪元璐

西楼生

文安之研究


(相关资料图)

2020-06-12 00:07

文安之研究

2020年第19期

总第十九期

文安之同人录·挚友篇

忠烈大司农倪元璐

文安之的女婿毛寿登在为岳父撰写墓志铭文时称其“生平交自先君外,与倪公元璐、黄公道周……郭公都贤最笃。”前列之“倪公元璐”,便是名垂青史的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其父倪涷(1549~1614),明万历甲戌(1574)进士,曾任职兵部;原配曹氏无子,后娶施氏,直至四十三岁才生下长子元璐,十分钟爱,故名“鸿宝”。鸿宝五岁随嫡母曹氏颂习诗歌,十二岁时嫡母曹氏卒,生母施氏则享长年。天启元年(1621)乡试中举后,天启二年会试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点翰林为庶吉士,晋授编修,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其书画俱工,与同年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成为明末书风的代表。

百度亦可知,“倪元璐、黄道周、刘理顺俱为名臣袁可立门生,死事最为悲壮,天下公认忠烈”“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都是天启二年进士,其时孙承宗、袁可立等为考官,后二公联兵抗清共筑辽海屏障,且二公皆不为阉党所喜,时人有指倪元璐为孙党者自此始。元璐曾为袁可立撰有《袁节寰大司马像赞》,言语间充溢着对先师的敬仰。”袁可立是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进士出身,曾任苏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兵部尚书等职,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天启二年三月初七,袁可立擢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三月十四日与首辅叶向高等二十人“充廷试读卷官,侍经筵”,“取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三十六人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三十六人之中,便有同榜第三甲赐进士出身的文安之。

自天启二年点翰林后,稍长一岁的文安之与倪元璐在翰林院共事三年有余,其间同时晋升为检讨,官从七品。明末清初谈迁《国榷》卷八十六有载:“甲子天启四年(1624)正月癸酉日,文安之等授检讨。”文安之于天启五年(1625)末或稍后告病归里。倪元璐也曾数请解职,有称“黄、倪二人是袁可立的得意弟子,又同朝为官,更重要的是二人在书法字画等共同志趣方面最为契合。……在得知倪元璐因袁可立辞官自己也要请辞后,黄道周和陈彦升、陈子龙等人来倪元璐家中劝阻”(闽南师范大学王翔《黄道周诗歌研究》)。袁可立是天启四年三月初三第七次上疏才予告归,倪元璐则是授编修晋右谕德后才得以称病归里。《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有载:“天启二年,元璐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册封德府,移疾归。”明时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俗谓太史。

天启七年(1627),倪元璐“还朝,出典江西乡试”。倪元璐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借机出考题讥讽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败坏纲纪,有谓“思宗即位,诛魏忠贤,元璐才幸免于祸”。盖同年八月,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改次年为崇祯元年,是谓之崇祯帝,谥号思宗。阉党魏忠贤、崔呈秀伏法后,“而逆奄遗孽杨维垣又上疏并诋东林、崔魏。元璐不能平,崇祯元年正月上疏曰:‘臣顷阅章奏,见攻崔魏者必与东林并称邪党。夫以东林为邪党,将以何者名崔魏?崔魏既邪党矣,击忠贤、呈秀者又邪党乎哉!东林,天下才薮也,而或树高明之帜,绳人过刻,持论太深,谓之非中行则可,谓之非狂狷不可’……又如词臣文震孟正学劲骨,有古大臣之品,三月居官,昌言获罪,人以方之罗伦、舒芬。而今起用之旨再下,谬悠之谭不已,将毋门户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书院、生祠,相胜负者也,生祠毁,书院岂不当修复”(《明史·列传》)。倪元璐以“文死谏”的信念维护正义,数度上书与杨维垣之流针锋相对,直言不讳如斯:“夫当崔魏之世,人皆任真率性,颂德建祠,使有一人假借矫激,而不颂不建,岂不犹赖是人哉?维垣以为真小人待其贯满可攻去之,臣以为非计也,必待其贯满,其败坏天下事已不可胜言,虽攻去之,不已晚乎!即如崔魏贯满久矣,不遇圣明,谁攻去之?维垣终以无可奈何为颂德建祠者解,臣以为非训也。假令呈秀一人舞蹈称臣于逆珰,诸臣亦以为无可奈何而从之乎?又令逆珰以兵劫诸臣使从叛逆,诸臣亦靡然从之,以为无可奈何而然乎?维垣又言‘今日之忠直,不当以崔魏为对案’,臣谓正当以崔魏为对案也。夫人品试之崔魏而定矣,故有东林之人,为崔魏所恨其抵触、畏其才望而必欲杀之逐之者,此正人也。”

崇祯登基后,广揽人才,同时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倪元璐和文安之即先后诏为南京国子监司业(俗称南少司成),敕曰“国家二雍,祖南而宗北。高皇帝之教,千世不衰也,故天下之士蓬然而从之”云云。崇祯二年(1629)四月,倪元璐以翰林院侍讲的身份迁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到任之后即把母亲接来奉养尽孝。他对母亲极为孝顺,为举人时,先娶万历间吏部尚书陈有年之女为妻,陈氏以其家贵显遇而失礼于倪母,元璐奉母命出陈氏于外,然乡试录已载其娶妻陈氏;又继娶王氏后始成进士,故会试录则娶陈、娶王并载。就因这一点,及至崇祯九年(1636)三月,首辅温体仁唆使诚意伯刘孔昭以会试录陈、王并载为据,疏劾倪元璐原妻尚在而以妾冒妻领封,遂致落职闲住,这也是元璐后来被罢归的由来。而元璐为官期间,一共写过七次“乞归省疏”,其中提到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照顾自己年老的母亲,以尽“纯孝”之道。

崇祯三年(1630),倪元璐回京授右中允(正六品),六年(1633)迁右谕德(从五品),充日讲官,旋进右庶子(正五品)。其间上制实八策:“曰间插部,曰缮京邑,曰优守兵,曰靖降人,曰益寇饷,曰储边才,曰奠辇毂,曰严教育”;又上制虚八策:“曰端政本,曰伸公议,曰宣义问,曰一条教,曰虑久远,曰昭激劝,曰励名节,曰假体貌。”其端政本,悉规切首辅温体仁;其伸公议,则诋吏部张捷荐吕纯如谋翻逆案事。张捷大怒,上疏力攻,元璐疏辨,皇帝俱不问。崇祯八年(1635)八年,元璐迁国子监祭酒。明朝有南北国子监,别称南北二雍,主官祭酒(从四品),俗称大司成。史载:“元璐雅负时望,位渐通显。帝意向之,深为体仁所忌。一日,帝手书其名下阁,令以履历进,体仁益恐。会诚意伯刘孔昭谋掌戎政,体仁饵孔昭使攻元璐,言其妻陈尚存,而妾王冒继配复封,败礼乱法。诏下吏部核奏,其同里尚书姜逢元,侍郎王业浩、刘宗周及其从兄御史倪元珙,咸言陈氏以过被出,继娶王非妾,体仁意沮。会部议行抚按勘奏,即拟旨云‘登科录二氏并列,罪迹显然,何待行勘’,遂落职闲住。”故有称:在袁可立的门生中,倪元璐素负时望,亦渐获重用,崇祯皇帝颇欲用之,然却因此深遭小人所忌,而蒙谗言罢归。元璐自此深知朝政不可为,从此绝意仕途。

崇祯十五年(1642)闻清兵逼近,北京震动,求救兵于天下,元璐毅然尽鬻家产以征兵,募得死士数百人,驰赴北京,并向崇祯帝陈述制敌之法,崇祯帝拜为户部尚书,深恨不能早日用之。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命以原官专直日讲,逾月,李自成陷北京。城陷之日,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史称其“死事最为悲壮,天下公认忠烈”。南明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亦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代表作品有《舞鹤赋卷》《行书诗轴》《金山诗轴》等。

《倪文正公遗稿》卷二诗类中有《文铁庵奉假归夷陵》一诗:“出门遂有衡山云,到此邴原宜一醺。杜宇鹧鸪讼不已,桃人土偶道俄分。自耽赤壁闲为赋,但累紫薇忙属文。不晓青州倪若水,送人何返羡班君。”原刻本正文后有如下文字“以吏部之精诚,作根矩之远别。北鸣南向,牲自不谋。东残西漂,地亦各判。然则坡老投闲,何妨君房失却驺虞之恨,真欲不解。亦壬申作也。”壬申即崇祯五年(1632)。是年,倪元璐就职北大司成,文安之就职南少司成;后都被削籍为民,及至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时任礼部左侍郎的王锡衮在“帝再耕耤田”时谏言:“频岁旱蝗,三饷叠派,请量除加征,严核蠹饷,俾农夫乐生。又以时方急才,请召还故侍郎陈子壮、顾锡畴,故祭酒倪元璐、文安之,且乞免黄道周永戍。”然未及见诏,京城已陷。倪元璐兴兵勤王,以身殉国,后来,文安之在其《少保大学士方忠介公传》中云:“继闻同年大学士方公,大司农倪公,或被执不屈抗节惨死,或临难不苟从容就义。又与诸同志设位而哭。”大司农,是汉朝廷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至明代六部,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倪元璐官至户部尚书,故冠之。文安之尊称“倪公”,既是对其忠义殉国的敬重,也是交情匪浅的流露。有道是“人以群分”“君子以类族辨物”,倪文二人“同文同伦同轨”,知行合一地践行一生,可谓俱“立德立功立言”矣!

责任编辑:zN_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