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典说江苏|骑虎之势,可得下乎?
2022-11-12 19:31:15 来源: 腾讯网

“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晋书·温峤传》

“骑虎难下”是常见的一个词,比喻事情既进行不下去,又不能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之地。它出自《晋书·温峤传》。


(资料图)

温峤,风姿秀美,善于言谈,他活得不大,年仅42岁就因拔牙引发中风去世。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劝司马睿即帝位,提醒朝廷王敦有谋逆之心。王敦打到建康城下时,又亲烧朱雀浮桥以阻反军。晋明帝病重,命他为顾命大臣。苏峻谋反,他再三请陶侃为盟主挽救国难。

“骑虎难下”这个词就发生在平叛之时。当时,温峤占据白石筑垒自固,又在四望矶筑垒,进逼苏峻。白石垒在南京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四望矶则是在今南京定淮门外四望山下。

当时联军吃了几个败仗,温峤粮食将尽,想去陶侃处借。陶侃怒说:“你之前说,不愁没有兵将,只要我做盟主就行。现在几次战斗都失败,良将在哪里?现在要是军队没粮食,我就打算回去,再作别的打算。”

温峤说:“今日之举,决在一战。苏峻有勇无谋,因小胜而骄,现在挑他一战,可手到擒来。何以至于功亏一篑呢?况且皇帝被幽禁在石头城,国家危在旦夕,现在正是舍身报国的时候。如今的事,绝没有退步,骑在虎背上,中途还能下来吗?”陶侃无以对,遂留不去。

温峤墓志拓片

温峤劝说陶侃的话,《晋书·温峤传》记的是:“骑猛兽,安可中下哉!”而《魏书·司马衍传》记同一件事,写的却是:“今者骑虎之势可得下者?”南朝宋何法盛的《晋中兴书》也写的是:“骑虎之势,可得下乎?”大约“骑虎”是当时的原话,“骑兽”是唐人修《晋书》时所改,以避李渊祖父李虎之讳。

温峤葬于南京郭家山西南麓,2001年2月已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南京正式发掘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

【12】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zN_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