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光绪即使变法成功,清朝仍然会灭亡
2022-11-09 20:30:30 来源: 腾讯网

假设的问题,在之前我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现在改变了我的思想。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历史从来都是主观的学问,所谓的客观其实只是“主观的程度不一”而已。由此,假设如果得当,其实对历史的思考更有价值。毕竟,学习历史如果仅仅是“吹牛皮、让人觉得知识广博”的虚荣心的话,历史的价值也太低了,根本没有有历史学家的存在。

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借鉴”,这和李世民的“镜子观”其实完全类似。个人、集体、国家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各种借鉴”的意义。


【资料图】

没有实权,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光绪皇帝主导的戊戌变法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实并非康有为,康有为近些年被一些人批评,无非就是几十年前的一些观点不断重复重复。

康有为的问题肯定很多,但这些问题对于变法能否成功是没多大关系的。历史上的变法,就算是商鞅,你要是找毛病也能找到。找毛病有两种,一种是拿放大镜看;一种是拿次要问题去解释主要问题。

戊戌变法在许多方面被人认为不成熟,更有一些人认为只是为权力斗争而已。但实际上,光绪受西方影响,特别是在“亲政”期间“甲午战败”的刺激。邻国的成功、邻国历史上的“千年学生”地位等“今昔对比”,都让光绪有了动力去进行改革。

所以,我并不怀疑他对改革是真心的。那么,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权力斗争,因为他确实是没实权。

假如光绪有实权,清朝会不会因为强大而免于灭亡

其实,清廷是否灭亡,不在于是否强大。而是因为清朝“八旗子弟”作为一种落后的军事、政治组织,完全失去“保持政权”的能力。“八旗子弟”并非仅仅是“满八旗”,而是包括蒙、汉八旗,特别是“汉八旗”作为已经满化的汉精英,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失去能力。

从嘉庆到道光,清廷面对“倾覆”威胁,先后两次利用汉精英支持剿灭了各类起义军。然而,道光、咸丰年间的“农民起义”又赶上西方列强的入侵,清廷始终没有机会像“剿灭白莲教起义”那样“重用之后弃用”,只能坐视各类“地主武装”继续强大、直到掌握了地方政权。

所以,清廷灭亡的原因就很清楚了——汉精英壮大后,20世纪初迎来了“民族情绪”的爆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无论光绪是否有权,戊戌变法是否失败,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光绪可能赶不上,但清廷终究会灭亡。

假如戊戌变法能够成功,是否会让国力获得增强

光绪只能依靠汉精英获得成功,当然,这需要两个前提。

其一:慈禧为代表的旧势力弱到何种程度,除非弱到无法发生内战。光绪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曹髦的勇气。

慈禧的背后势力是非爱新觉罗家族,光绪则是爱新觉罗家族,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汉精英支持者。所以,慈禧势力背后非常强大,其主要支持者就是淮军的李鸿章系统、部分湘军系统。其实,以光绪的“九五之尊”和当时的环境,其权威性比曹髦要大得多。

其二:光绪是否会对李鸿章及其派系继续重用。

光绪在没有实际掌权前提下,极为看不上李鸿章。这主要不是李鸿章和慈禧走得多么近,而是因为李鸿章在“由不算弱到弱”的过程的作用。那么,光绪在有实权的情况下也很难依靠李鸿章及其派系。

为什么要说,重用李鸿章及其派系,即使戊戌变法真的成功了,也不会让国势强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李鸿章及其系统内的大部分人,都是将集团的利益至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以李鸿章的命令马首是瞻。在李鸿章羽翼下满足自身及其家族的利益。

如果这两个前提可以实现的话,其国势可期。但这只是说国家是否会强大。但强大不代表稳定、团结。朝代亡不亡的本质是靠后者。作为少数派政权,清朝即使实力强大了,其最终命运也是灭亡。

清朝根本没有实现君主立宪的可能

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其儒家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20世纪初,清朝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民族概念,在汉人的民族意识觉醒情况下,清亡是必然的。即使清朝愿意去君主立宪,也就是放弃实质权力,也不可能扭转这一态势。

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大部分都是多数民族的支持。很难想象,少数民族的皇帝会被作为立宪君主存在。所以,不论如何清朝都会灭亡。假如光绪改革成功了,也不过是推后时间而已。

国家意志是多数人的意志,你把国家搞得再好也会有问题。所以,在各类操纵下,少数派政府根本无法抵挡舆论、人心逐渐向“转向强势的汉精英”的多数人。在民族意识觉醒下,在各强国渗透下,清朝虽然实力越来越强大,但内部的离心力反而更强。这才是关键。强也亡,弱也要亡。

责任编辑:zN_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