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环球头条:王亶望贪污案爆发后清高宗感叹自己“无可信之大臣”
2022-11-09 09:38:07 来源: 腾讯网

乾隆年间中国已经逐步走上了下坡路,贪污也逐步成了常态化的事情。到乾隆后期中国突然发生了一场大案,也就是“甘肃通省官员冒赈侵贪监粮案”,主犯王亶望攀附和珅,行贿了不少钱财,最后被处以死刑。清高宗向来以宽处事,这次为何突然一反常态,大肆反腐倡廉了呢?

王亶望(?——1781年),山西临汾人,清代官员。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举人,捐资得知县。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闰五月,甘肃揭出通省官员冒赈侵贪监粮大舞弊案。甘肃产粮少、州县仓储困难,原有捐监旧例,以为权宜调剂之用,令民输麦,予国子监生,得应试入官,谓之监”。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开此例。所谓“捐监”,就是为解决粮食欠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王亶望利用陕甘总督勒尔谨昏聩,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他向朝廷谎报旱情,编造说把“监粮”用来赈灾了。实际上,他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


【资料图】

甘肃省侵吞赈灾银2万两以上的有20人,1万两至2万两的有11人,1000两至9000两的有26人,而要犯勒尔谨、王亶望、布政使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等还不算在内。从王亶望家抄出的赀产竟有300万两之多。

高宗说:“此案若照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应斩正例,则所有各犯皆应置之重典。特以人数众多,不忍一概骈诛。因照侵冒银数多寡稍为区别。“即使宽大到侵贪1万两以上又无守城功的处死,也几乎囊括了甘肃省绝大部分官员。

此案陆续正法者共有56人,免死发遣者有46人。谁料事情至此并未结束,闽浙总督兼领浙江巡抚陈辉祖在査抄王亶望家产时,鬼迷心窍,私藏偷换金玉器、字画等物,被高宗痛斥为“盗臣”处以斩监候。后来又因他在闽浙两省任内州县亏空严重,被赐令自尽。

爱新觉罗·弘历

其实,乾隆皇帝对各省督抚大吏状况是有自己的基本估计,他说:“各省督抚中洁己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而举朝文武瞻徇情面、营私枉法,“上下扶同之习,固结不解,各省皆然”。

乾隆皇帝不禁感叹:“是使朕竟无可信之大臣。”乾隆皇帝主要是指封疆大吏而言,至于朝廷大臣,他很少怀疑,因此,乾隆朝惩贪,主要是打击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在这一点上,与朱元璋有所不同。导致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由治而乱,社会矛盾激化,主导因素首先来自统治集团内部,根源在贪官污吏。

由上而下,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犹如吸血虱虫,上侵国帑,下吸民膏,不但为百姓之大害,亦是国家之大害。贪污纳贿一旦效尤成风、浸透了官场,就会出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后果,必然会动摇和瓦解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因此,任何一个有政治远见的封建帝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贪官污吏对社会的危害。

而在这方面,乾隆皇帝论述之多,认识之深,在历代帝王中均不多见,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法治思想。但是认识与采取行动并不是一回事。

首先,乾隆皇帝对官场中贪污纳贿的普遍性有一定认识。他说,官场风气败坏,积习已久,效尤成风,所以才贪黩者常多,而廉洁者常少,故官犯中以侵贪者偏多,这是他长期从政得出的结论。

有统计资料表明,整个乾隆朝较重大的弹劾案共计4600余件,其中涉贪案有589件,占全部弹劾案的12%强。由此证明,封建社会官吏与贪侵确有不解之缘。

其次,向来人们对官史贪赃索贿、聚敛搜刮民财者认识较清,称之为贪官;而对那些利用职权侵蚀国家仓库、亏空钱粮的官吏或认识不清或判处较轻。

对此,高宗指出:“渔利于民者,贪也;蠹蚀于官者,侵也。”他把这种侵贪国家财产的官吏称为“盗臣”。而这种盗臣,“以无畏之心,而济之以无穷之欲,派累以肥橐者有之,因事而勒索者有之,甚至枉法而受赃者有之。朝廷之府库,且所不顾,更何民瘼之可矜,何民膏之足惜,此侵则必贪,势使然也”。

因此,不管是贪官,还是盗臣,“厥罪惟均”,后者同样是令人厌恶。贪官是以服官、受禄又有养廉银之人,而为盗贼之行,蠹国病民,其罪非但不可逭,而且“干犯法纪之人,莫如悖逆、贪污二者,于法断无可纵”。将贪污和悖逆相提并论,是相当深刻的论述。

其三,乾隆皇帝发现,对于侵贪案,人们不但认识模糊,而且量刑也往从宽。“有督抚轻拟,经九卿改入情实者;有九卿混入缓决,经朕指示情节,改入情实者”。

由此而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盖立法而法不行,则人心无由知警。向来侵贪之犯人,人皆知其必不正法,不过虚拟罪名,是以侵渔之案,日积而多。若不亟为整顿、则营私蠹国之风,由兹日长,渐至酿成锢习”。

高宗还说过,与其失之宽而使犯者众,莫若明白地让他们知道无从假借,有所警戒,从而不致重蹈覆辙,使更多的人能得到保全。他主张惟一犯侵贪,即入情实,且即与勾决”,使“人人共知法在必行,无可幸免”,“俾共知洁已奉公之大义”。

由此可知,王亶望则是必死无疑,只有杀了他才能杀一儆百,这也符合乾隆皇帝“即入情实”的主张。

责任编辑:zN_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