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速读:历史上的武庙都包括哪些人,武庙又有什么作用呢
2022-11-07 19:39:06 来源: 腾讯网

武庙是历史上祭祀古代良将的庙宇,起初是为了褒奖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历朝历代的名将而设立的场所。后来逐渐在中华文化圈传播,用于歌颂各民族英武壮烈的精神。

武庙最初设立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唐代追封西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诏令京城及各州皆设太公庙,并以张良、韩信、白起等七十四位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配享姜尚两侧。其中有十位被尊为“十哲”,其余六十四位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唐代的“十哲”为:


(资料图片)

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张良、韩信、李勣、诸葛亮、李靖。

唐朝武庙 64 将的组成为:

春秋战国时期(8 人)

范蠡、管仲、田单、孙膑、廉颇、赵奢、王翦、李牧。

汉代(17 人)

彭越、曹参、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邓禹、吴汉、冯异、耿弇、贾复、寇恂、马援、段颎、皇甫嵩。

三国时期(7 人)

张辽、关羽、张飞、邓艾、周瑜、陆逊、吕蒙。

晋南北朝(18 人)

羊祜、陆抗、王濬、谢玄、杜预、陶侃、王猛、慕容恪、檀道济、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王僧辩、斛律光、慕容绍宗、宇文宪、于谨、韦孝宽。

隋唐(14 人)

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孝恭、苏定方、张仁亶、郭元振、裴行俭、王晙、王孝杰、张齐丘、郭子仪。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 1123 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另外宋代还增加了配享留侯张良。

主祀:武成王姜太公

配享:留侯张良

而配享于殿上的十哲名单如下: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宋代武庙 62 将为:

春秋战国时期(8 人)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吴起、田单、赵奢、王翦。

汉代(17 人)

彭越、曹参、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邓禹、吴汉、冯异、耿弇、贾复、寇恂、马援、段颎、皇甫嵩。

三国时期(7 人)

张辽、关羽、张飞、邓艾、周瑜、陆逊、吕蒙。

晋南北朝(15 人)

羊祜、陆抗、王濬、谢玄、杜预、陶侃、王猛、慕容恪、王镇恶、吴明彻、王僧辩、斛律光、宇文宪、于谨、韦孝宽。

隋唐(15 人)

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孝恭、苏定方、张仁亶、郭元振、裴行俭、王晙、王孝杰、李光弼、李晟、郭子仪。

与唐朝相比,宋代去除了南北朝的檀道济、慕容绍宗、长孙嵩以及唐朝的张齐丘,增加了唐朝的李光弼、李晟。后续历朝历代对于武庙人员各有调整,但整体人数大致相差不大。

到了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成为“忠义神勇”和“文武双全”的楷模,历朝宫方倡导并被民间传颂的“忠义”和“尚武”精神在这两个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正所谓“关壮缪翊赞昭烈,岳武穆独炳精忠。于是推行“关岳合祀”,相信现在在不少地方,仍然可以看到关岳庙的存在。

责任编辑:zN_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