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新消息丨耗费2000万白银!乾隆发动第一次金川战役,却以3重臣丧命宣告失败
2022-11-06 17:45:04 来源: 腾讯网

174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派兵发起猛攻,清军节节败退,好不容易占据的碉堡和村寨,尽数落入金川兵之手。张广泗作为清军前敌总指挥,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最大的失误便是过于轻敌。

其实在莎罗奔率军发起进攻的时候,马良柱等多位清军将领请求后方支援,张广泗却认为这些人贪生怕死,完全无视客观情况,拒绝增派援兵。当时,很多部队连续6、7天没有粮食吃,早就人困马乏,又没有后方支援,当然不可能在战争中取胜。

然而,张广泗在给北京呈递战败总结的时候,想方设法撇清自己的责任,将过错归结为属下将领昏懦无能,自己只打算承担“失察”之罪。


(资料图片)

由于张广泗“认错态度良好”,乾隆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按照他的要求,增派了100门火炮和100万两白银军饷。张广泗则在奏折中拍着胸脯表示,只要朝廷的补给到位了,他保证在秋天到来之前结束金川战争。

当然,乾隆并非完全信任张广泗,他开始物色其他将领,打算给前敌指挥机关注入新鲜血液。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班第利用在前线督运粮草的机会,详细了解了战事情况,深知这场失利的罪魁祸首就是张广泗。而且,前方指挥机关对敌人了解很浅薄,急于贪功冒进导致遭遇惨败,士气异常低落。

班第给乾隆上奏折,建议与其增援兵马,不如委任新的将领,这和皇帝的意思不谋而合。而在具体人选上,班第直接举荐了岳钟琪,他曾经当过四川提督,还跟随年羹尧参与过西北平叛战争,经验和能力都毋庸置疑。

但岳钟琪和张广泗有旧怨,他曾是西北地区的军事负责人,结果遭到张广泗等人的合伙挤兑,被雍正下令打入打牢,差点就要处死。乾隆登基后,岳钟琪又坐了1年牢才被释放,他对张广泗肯定心怀怨恨。

乾隆心里有些打鼓,他担心张广泗和岳钟琪不对付,影响前线战事。但乾隆也很清楚,岳钟琪昔日的功绩,如果他能去前线,说不定真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最终,乾隆决定重新起用岳钟琪,原本想授予他大将军的职衔,结果在张广泗的不断贬低抹黑之下,只给了岳钟琪一个提督的职务。而且,乾隆让曾经参与过处理西藏事务的班第也到军前效力,为日后平定大金川后治理地方做准备。

但无论是岳钟琪还是班第,都只能看张广泗的脸色行事,乾隆为了限制他的权力,打算再挑选一个人奔赴前线。经过深思熟虑后,乾隆选中讷亲,此人身份高贵,爷爷是清朝开国功臣遏必隆,而且位高权重,时任领班军机大臣,是乾隆最信任的人。

事实证明,老将岳钟琪奔赴金川前线是一个妙招,他早年在当地打过很长时间仗,深得金川兵认可,即便是敌人也对他十分佩服。不过讷亲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参与金川之战,却是乾隆的重大失误,差点颠覆了整个战局。

讷亲有能力、有魄力,而且年轻有为,处理军国大事头头是道。但问题是,讷亲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再加上年少成名出身满州贵族家庭,不免有些骄纵自满,从来不把汉臣放在眼里。

讷亲刚到前线,就和张广泗发生了不愉快,他提出用筑碉堡的方式,对抗金川兵的碉堡阵。讷亲自认为这是十分稳妥的战术,却完全丢掉了清军的优势,被金川兵牵着鼻子走。

张广泗虽然有些傲气,但毕竟是老军务,一眼就看出碉堡战术不合时宜,但迫于讷亲的权势,他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实际行动中却不怎么听指挥。讷亲将相关情况报告给北京后,乾隆也指出了碉堡战术的不妥,还要求讷亲不要忙着推卸责任,想办法和张广泗搞好配合。

在讷亲的人生轨迹和仕途生涯中,从来都是被人捧着,皇帝也没有批评过他。这一次,讷亲突然被乾隆一顿数落,张广泗等人也不听命令,这让他本就脆弱的自尊心无比受挫,竟然丧失了斗志,终日躲在营帐里,也不做出具体战事部署,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前敌主帅?

当然,除了讷亲之外,傅尔丹、岳钟琪等名将也都没有什么主意,可能是确实没想到破敌之策,但更可能是因为前线指挥机关派系山头林立,他们实在不愿多说话。

随着时间推移,讷亲和张广泗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战事毫无进展。乾隆十分恼火,勒令清军速战速决,讷亲和张广泗为了迎合皇帝的想法,贸然发动进攻,结果招致更惨痛的失利。

此战过后,乾隆勃然大怒,下令讷亲和张广泗回京等候处分。

乾隆生气并不奇怪,这场战争持续了2年多,清廷动用10多万兵马,耗费2000万两白银,到头来却一败再败,乾隆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不久之后,乾隆下令将张广泗革职查办,亲自召见后决定将其处斩。

至于讷亲,乾隆念在他祖上对清朝立国有功,家族世代都是重臣,决定留个体面,下旨将遏必隆的佩刀赐给他,命他自行了断。

除了讷亲和张广泗之外,佟佳氏家族子弟、隆科多的弟弟庆复同样因为这场战争丧命,第一次金川战役,以清朝损兵折将、耗费钱财无数,乾隆下令处死3位重臣的尴尬结局告终。

关键词: 兵部尚书
责任编辑:zN_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