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24:
(资料图片)
曾国藩在仕途上,为何能快速崛起?我们从他刚刚进入官场时的表现,就能找到答案。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32岁的曾国藩,仅仅才参加工作两年时间,他虽然在翰林院的检讨位置上,没有干出任何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的内心,却有了宏伟目标。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曾国藩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用到自己的学问进步,以及江山社稷的发展中,不应该太在意个人的得失。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
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其意思是说:
至于自己的得失,家人的温暖、世俗的荣辱贵贱,讽言蜚语,君子本来是没有时间想这些的。
对于一个才进入官场的人来说,曾国藩能有如此想法,可见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曾国藩有这些感悟,都是他从实践中获得的。此时的曾国藩,在翰林院的工作不理想。
一是官场上的风气不正。
晚清时期,官场上的风气极差,尸位素餐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进入官场后,要么是无所事事,混日子,要么是想方设法捞银子。
曾国藩虽然是翰林院里的一名从七品检讨,地位低微,对工作却是非常负责,他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过,完全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工作去了。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是受到上司的打压。
在很多人看来,曾国藩在翰林院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很顺心,他的压力,来自上司对他的打压。
清朝官场腐败,很多人进入官场后,都会给自己的上司送一份厚礼,这不仅是对上司的尊重,也是希望能得到上司的指点和提携。
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每个官员每年的成绩,都需要由上司写出考评,然后送给吏部。吏部在考核一个官员是否称职,是否有能力继续任职时,都是通过上司给出的考评进行判断。
可曾国藩并没有银子,他俸禄有限,在京城的生活,主要靠从钱庄借高利贷过日子,又怎么会有银子去巴结上司呢?
上司并不理解曾国藩的苦楚,对他进行百般压制,让他在翰林院的日子很不好过。
三是受到同事们的孤立。
同事们见曾国藩招上司讨厌,也都远离他,孤立他。
在官场上,很多人都是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曾国藩也能理解大家的行为,他除了读书、写字外,从来不和同事们来往,甚至很多同事举办的宴席,他也拒绝去参加。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曾国藩为何能迅速崛起?这一切,都和他的理想有极大关系,受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曾国藩也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这个理想,让曾国藩的内心变得异常强大。有了坚定的信念后,曾国藩对所有的得失、屈辱、委屈等等全然不放在心上。
曾国藩一心想做一个好官的信念,让他和同事们的差距一下子拉大。他开始努力学习为官之道,并迅速找到了一条获得升迁的捷径。
曾国藩获得升迁的方法,在《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中有详细讲解。曾国藩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为官也一样,只要找到获得升迁的规律,晋升就变得异常简单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

-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2022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45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 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 1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明显好于上半年。分季度看,文...
-
【新华财经调查】苏州银行净利连续四季度增逾两成 净息差省内上市行“垫底”苏州银行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0 25亿元,同比增长11 49%;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5 92%。
-
【财经分析】我国光伏产业链将走向“新均衡”业内人士认为,两部门发文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通知“对症下药”,注重促总量、保供给、降压力、倡导公平竞争,强调了运...
-
世界实时:【高端访谈·司南连线】百亿FOF基金“掌舵者”详解左侧交易择时策略——访浦银安盛基金FOF业务部总监陈曙亮陈曙亮表示,逆向投资、左侧交易的一个前提是产业格局长期判断的准确,正向产业格局叠加左侧交易,基本上能够实现较好的绝对...
-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
2022-10-30 15:41:38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2022-10-30 15:24:34
-
【新华财经调查】苏州银行净利连续四季度增逾两成 净息差省内上市行“垫底”
2022-10-30 15:40:43
-
【财经分析】我国光伏产业链将走向“新均衡”
2022-10-29 18:30:36
-
世界实时:【高端访谈·司南连线】百亿FOF基金“掌舵者”详解左侧交易择时策略——访浦银安盛基金FOF业务部总监陈曙亮
2022-10-29 17: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