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环球速看:大树将军一个开国武将
2022-10-29 05:28:00 来源: 腾讯网

自古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有大批军事人才汇聚在他的麾下,可谓众将云集,“大树将军”冯异便是其中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冯异,字公孙,西汉末年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宝丰)人。

冯异自小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对《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有很深研究。《后汉书·冯异传》记载:“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日‘大树将军"。”说冯异外出打仗,每当军队安营扎寨,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大小、争功摆好,而冯异常常独自退避树下,军中将士戏称其“大树将军”。

正是这位“大树将军”帮助刘秀登上了皇位,成为东汉初年德才兼备的名臣名将。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汉室皇位,建立了王氏政权,国号为“新”。王莽属于外戚血统,外戚干政成为西汉后期王朝政治的沉疴痼疾。自王莽篡位以来,西汉社会各种灾祸接连不断,天下大乱,民怨沸腾。王莽政权仅维持10余年,各路义军便揭竿而起,烽火遍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绿林和赤眉起义,也包括被夺走政权的刘氏后裔刘縯、刘秀率领的军队。

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年号,名曰“更始”。由此,绿林军也称为汉军。冯异原是王莽政权中的一名小官吏,在南阳郡以郡掾身份监察父城等5个县,与父城县令苗萌共同守城。

刘秀当时是刘玄手下的偏将军,奉命前来攻略颍川地区,率兵攻打父城,却屡攻不下,遂决定智取,佯装撤退,引得冯异出城。果然,冯异被汉军生擒,送至刘秀的军营中。

当时,冯异的很多同乡都在汉军服役,他们向刘秀举荐冯异,说冯异为人忠厚、打仗勇武,建议把他留下。冯异也早闻刘秀大名,对其仰慕已久。

初次相见,冯异感觉刘秀举止非凡,具有龙虎之气,深深被其折服。他对刘秀说,我一个人留下来,势单力孤,纵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对将军有多大帮助,倘若将军不介意,我愿意回去说服五县归顺将军,带领众将士投奔麾下,以报答将军不杀之恩。

刘秀放了冯异之后,冯异果然没有食言,率众投奔刘秀,担任刘秀的文书机要官,并举荐铫期等几个同乡在刘秀手下当差。铫期后来也成为刘秀身边的一员大将,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所谓“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光武帝刘秀麾下帮助其一统天下、完成帝业、复兴汉室的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这二十八个将军的肖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范晔的《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刘秀之所以能广揽天下英才,绝非偶然。

其实,刘秀本人也是具有敏锐政治嗅觉和军事韬略的战略家,他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起兵到建立政权,广纳人才,襄助其完成大业。刘秀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禁止官兵抢掠,违者问罪,很多人是慕名投奔其麾下。

刘秀的哥哥刘筑担任更始朝大司徒,因居功自做,并曾与刘玄争夺帝位,被刘玄借机谋杀。亲哥哥被杀,刘秀虽愤,但不敢流露出半点情绪。冯异私下劝刘秀隐藏私情,以图大业。刘秀担心殃及自已,招来杀身之祸,便否认对刘玄有不满情绪。冯异则直截了当地说,我既然已经选择了主公,就下定决心与你共生死。后来的历次征战中,冯异一直跟随刘秀左右,不离不弃。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想派刘秀去攻占河北(黄河以北),但又担心刘秀脱离控制,放虎归山,难以驾驭。刘秀从前线打了胜仗回来,立即表示效忠更始帝,故意断绝与兄长旧部的往来,既不表功,也不为哥哥举行葬礼,言行举止不改常态,成功骗过了刘玄耳目。此外,刘秀还通过结交皇帝身边的重臣,打消了刘玄的顾虑,最终得以纵马河北,大展宏图,发展自己的势力。

渡过黄河以后,冯异建议刘秀对地方官员进行异地轮换,下郡县体察民情,断理冤假错案,广布恩泽。刘秀采纳了冯异的建议,废除了王莽苛政,恢复汉制,大力整伤官吏,逃犯自首者可得到宽大处理,鳏寡孤独可以领救济粮。冯异还暗中搜集各地二千石官吏的个人资料,判断他们对刘秀的忠诚度,并将这些材料密报给刘秀。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刘秀了解到地方官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刘秀更加信赖和倚重冯异。

同年12月,邯郸乱军首领王朗称帝,刘秀奉命自蓟城(今天津境内)征讨。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刘秀率军日夜兼程,一路上将士们饥寒交迫、人困马乏。冯异四处寻找食物,好不容易给刘秀弄到一碗豆粥,让他驱寒暖胃。随后,刘秀率大军来到南宫,遇上大风雨,刘秀躲进路边茅草屋里避雨,冯异又为刘秀抱柴生火取暖,并找来麦子熬成麦饭给大家吃。刘秀对冯异的忠诚、体贴非常感动。

当时,许多义军首领自称天子,搞得百姓无所适从。刘秀部下也劝其称帝,刘秀拿不定主意,特意把冯异从前线召回来,征询他的意见。刘秀对冯异说,自己梦见乘赤龙上天,醒来心有余悸。冯异一听,就明白了刘秀的心思。他仔细替刘秀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据、分崩离析的现状,表示无论从能力、德政还是民心归属上看,称帝已是水到渠成,宜早不宜迟。随后,冯异又召集其他将领,商讨给刘秀上尊号的问题,希望帮助刘秀早日完成帝业。

鉴于冯异拥戴有功,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刘秀想称帝,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而是以冯异劝进方式提出,除了基于对冯异的信赖之外,也是因为冯异身为武将,手握兵权,在众将中威望最高,冯异提出的意见,分量自然不一般。

东汉建立后,尽管有人挑拨离间,在刘秀面前进谗言,称冯异独霸关中,有谋反之心,刘秀根本不相信。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冯异自知长期手握重兵,治理一方,担心遭到非议,心里也诚惶诚恐、惯惴不安,多次要求调回京城,但都被刘秀拒绝。

后来冯异班师回朝,刘秀向公卿们介绍说:这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簿,替我拔荆斩棘,平定关中。刘秀还安抚冯异说:对于国家咱们义为君臣,恩如父子,不必顾忌闲话。

冯异与叛军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于建武十年(公元34年)去世。刘秀闻讯后,非常悲痛,赐谥号为节侯。

冯异与刘秀初识,就认为刘秀能成大业,并向刘秀提出收揽民心、隐匿杀兄之仇、以江山社稷为重等建议。冯异武功赫赫,却从不居功自傲,为人低调,谦恭礼让。路上遇到诸将,他总是引车避匿。论资格,冯异是不折不扣的开国元勋,刘秀能够复兴汉室,冯异功不可没。

然而,历史上那些帮助皇帝完成帝业的功臣,很多难以善终。西汉时期的韩信与刘邦可谓患难君臣,但韩信最终还是被刘邦除掉。韩信临死前感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而冯异却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受到谗言也能安然无恙,这固然与刘秀用人不疑有关,也与他的念旧有关,重要的是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后,实施“退功臣进文吏”的人才战略,妥善安置武将,赐予食邑,这显然比刘邦诛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很多。冯异对刘秀也忠心不二,两人品性相似,自始至终能相知相惜,成功上演了一段君臣合璧的历史佳话。

两汉时期广纳各种人才,西汉尤其重视军事人才,可谓“治国有文臣、平乱有武将”,并出现过几次盛世。东汉中后期王朝政治黑暗,出现外戚、宦官专权,加之自然灾害不断,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揭竿而起,地方豪强势力增大,形成军阀割据之势,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东汉最终在军阀混战中彻底灭亡,并开启由曹操、孙权、刘备主导的三国时代。从军事因素在维护大汉王朝所发挥的作用看,其兴也军事,亡也军事。

责任编辑:zN_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