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访贤成都|他是战国时的最佳辩手!
2022-10-28 17:32:22 来源: 腾讯网

是谁创筑了成都?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那便是战国名士——张仪

他不仅主导了成都的城市规划,还主持修建了成都的大城和少城。非成都人的他如何辗转到此?又为成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张仪,走近他与巴蜀大地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1

传奇一生 跌宕起伏 

公元前373年张仪出生于魏国,据传他是魏国王族支庶子弟,他的早年生平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他和他师兄苏秦一度拜师于战国第一奇人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他们游走各国,向当时的国君们兜售自己关于治国理政、对外邦交、打仗用兵的方案。张仪先是奔走于齐、楚、魏之间,使苏秦、公孙衍等合纵派主导的合纵攻秦战略付诸东流,后又帮助秦国化解了秦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一,即五国攻秦于函谷关。

而张仪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具争议的事件便是在这之后对楚国进行的空前绝后的战略欺骗。

当时,齐国和楚国缔结了合纵联盟,准备一致对秦,张仪便出使楚国试图离间齐楚关系,他对楚国国君楚怀王说,“我愿意奏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楚怀王对张仪的承诺信以为真,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而齐国转而与秦国建立了邦交。楚国的使臣向张仪讨要土地,张仪开口便说:“我有秦王赐予我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怀王得知此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反而丢失了丹阳、汉中的土地。

后来秦国希望得到楚国黔中一带的土地,于是张仪故技重施,再次成功欺骗了楚怀王,虽然没有让楚国割让黔中,但是张仪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怀王与秦国结盟,彻底放弃了合纵策略。

2

战国名士 灭蜀远征

张仪除了几乎无人能及的外交才能外,军事和理政的才能也较为出色。第一次六国合纵攻秦失败后,南方的蜀国有两拨人向秦国求救,原因是蜀王和其弟弟苴侯不和引发了兄弟战争,双方竟然同时向秦国寻求帮助。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秦惠王与众臣商议的结果是借机灭蜀。于是秦国派张仪挂帅,司马错为副将出兵远征灭蜀。

一路上遇到蜀王的城池,他们就说是来救援蜀王,趁守军不备就迅速拿下城池。遇到苴侯的城池秦军就说是来救援苴侯的,通过一次次的欺骗,他们顺利来到蜀国,轻易消灭蜀国。

之后,张仪又指挥了消灭巴国的战役。在灭掉巴国、蜀国后,张仪在行政上将占领地划分为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川渝三大中心板块由此形成雏形。

而巴蜀这个天府之国也成为秦国的后方粮仓,秦国的疆域由此扩大了一倍,国力也逐渐旺盛。

3

创筑成都  龟化之城

秦国灭蜀后,当即决定在成都筑城。据史料记载,当时身为秦国丞相的张仪亲自主持了成都城的城市规划。但他并未完全照搬中原北方城池的建造模式,而是经过仔细观测,依照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将成都城池设计成西北偏向东南倾斜走向的不规正方城——这种设计对城市排水防洪卓有成效。

他还分别主持修建了成都的大城和少城,即成都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

▲秦代创筑大城少城图

据传,成都大城是依据神龟爬行的路线而修建的城墙,因其形似龟,故有了“龟化城”的别称,这便形成了成都最早的城市格局。

此后无论成都如何在繁华时扩张,破败时重建,都是在张仪打下的根基上进行的。可以说,没有张仪,就没有这个人杰地灵,车水马龙的天府之都。

在少城西南,相传张仪还主持修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民间称其为“张仪楼”。在汉代人们叫它百尺楼,到了晋代又改称白菟楼。然而到了唐中后期,不知是出于战乱还是火灾,张仪楼轰然倒塌,自此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4

后世评价 倾危之士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后世对张仪的评价大多围绕着他的外交才能,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无所谓手段,只在乎目的。然而对于成都来说,这个异乡人在这里筑起了最初的成都城,描摹出了成都的模样。

▲张仪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那座高楼曾经或许巍峨坚固、或许华丽兴盛,也早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留下无数的遐想。

作者:张笑然

编辑:龙昱丹

校对:谭麟 高赛琦

审核:唐远波 易超

责任编辑:zN_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