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清朝时期一个县需要多少衙役?他们的工资收入怎样?
2022-10-28 15:30:57 来源: 腾讯网

现在最热门的考试就是“国考”——考公务员。公务员收入高,工作稳定,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令人趋之若鹜。那么,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公务员?收入怎样?

以清朝为例,看一下道光年间广东开建县的县衙的工资表——“俸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份“工资表”里,作为县衙“大老爷”的知县,每年领43两5钱白银的“年薪”,逢闰月还补贴三两。典史每年领俸禄31两,另外还有“门子”“书吏”“皂隶”“快役”“民壮”“轿夫”“禁足”“仵作”等各色人员,加上“官老爷”一共52人,每年领取俸银656两。要这么看,偌大一个县城,就靠这五十二人操持,每年才花掉国家六百多两银子,“性价比”真心很高。

据《清会典》记载,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良的大米报价在10余文,当时的每升恰好是现在的1.5斤,那时候由于贸易顺差,一两白银可兑换700——1000文铜钱,也就是说1两银子能买150斤以上优质的大米。

再来看看当时的房价。清朝时期买房子没有多少一平方的概念,都是按间来计算的。

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以现在的标准来计算,假定四间瓦房为70平方的话,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平方了。假如是城郊的房子(比如五环外),报价还要便宜很多。

这样综合看来,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当时普通百姓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一二两银子,比较起来,那些县衙门里的工作人员收入是真心不错,除去吃喝花销,干个两三年就能在京城买套房。

那么,清朝时的衙门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就如工资表里的那样只有这么少的人吗?

其实,工资表里的人数只是在编制内的人数,是“领国家俸禄”吃皇粮的官吏,固然是少,但是,上上下下指着衙门吃喝的“编外人员”,那可是天文数字。

《清实录》里记载,同样是道光年间,道光七年(1827)直隶省清退衙门“多余”人员,竟一口气清出来近两万四千人,这天文数字,叫道光皇帝也吃了一吓,连连感叹“他省谅亦不免”。其实,直隶省限制了道光皇帝的想象空间,其他省份情况只会比直隶还严重。

清朝的衙门里有很多“书吏”,别看平时在县太爷身边干的都是抄抄写写的杂活,人前人后都很不起眼,但放在县衙这一级里,却是能量极大。县太爷一上任,这些“胥吏”们就围在你身边,表面上献殷勤,其实是瞪圆了眼睛找你的软肋,相处没几天,就把你摸得差不多,然后就冲你对症下药,或是行贿或抓你的短处,不把你拉下水不罢休......

如果县太爷有点小脾气不服软,那么这些书吏们就会使出来各自的绝活拿捏知县

比如在康熙二十年左右的江西吉永县,每当新知县上任,就故意唆使上百个老百姓天天来告状,丁点鸡毛蒜皮的破事,都把知县老爷吵得头昏脑胀,最后只能当了甩手掌柜,由着书吏们来处置,自己心甘情愿当个摆设。多少“大老爷”,就这么变成了提线木偶。

而一旦遇到事,有时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还得被这些“临时工”们宰一把。乾隆年间某县闹贼,县令悬赏一千两白银抓犯人。结果犯人落网后,书吏与衙差们勾搭一气,把犯人藏起来后“谈条件”。逼着知县咬牙掏了三千两白银后,才把人交了出来。这种事,都可以用来发财。

自清朝开国以来,“书吏”的数目就不停在膨胀。《清实录》形容说,各个都是“纷纷入署,托名办公”。

顺治年间时,县衙的书吏名额,一般不能超过八到十四人,大清三个世纪里,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数目来“发工资”。但实际上呢?想要捞好处,就得勾搭连环,勾来的人越多越好办事,大伙一起敲金分肥。到了清朝中期,哪怕在书吏“比较少”的山东省,大一点的县,一个县的书吏至少要有一千人,小一点的县,也得有几百人。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县,书吏的数量甚至有两千多人。

其实,不只是“书吏”,衙门里的其他“临时工”,那也是不甘于落在“书吏”后面。比如衙差们,那动辄也是数百人的规模。因而,清朝县太爷出门下乡办公,前前后后呼啦一下就是上百人的大队伍。这么多人下个乡,总不能空手回去,自然免不了一路的敲诈勒索。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敲诈勒索,一个小县要养活这么多不参加第一二产业劳动的人员,只靠朝廷发下来的那点银两那哪得够啊,因而,各种巧立名目的套路、陋规就出现了,拼命压榨百姓把自己养肥。

一句“托名办公”,就道出了这看似“临时工”的角色,极大的诱惑力——拉大旗作虎皮,财源当然滚滚来。

参考文献 《清实录》

责任编辑:zN_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