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孔子的高足子贡,如何凭三寸之舌,搅得五国风云变色?
2022-10-27 22:35:04 来源: 腾讯网

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因材施教,弟子也各有所能。孔子曾经评价弟子说:“道德高尚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能言善辩的有宰我、子贡。精通政事的有冉有、季路。擅长文学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众多弟子之中,子贡在当时最有影响力。太史公说,子贡访问列国,诸侯无不分庭抗礼,使孔子名扬天下者,子贡也。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当初子贡以伶牙俐齿游说诸侯,竟然影响了五个国家的命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约公元前483年,齐国大夫田恒(田常)想弑杀齐简公,然而心中忌惮高氏、国氏、鲍氏、晏氏四大家族,于是计划发兵攻打鲁国,借此消耗四大家族的实力。

此时孔子已经回归鲁国,担忧国家存亡,于是召集弟子问道:“我常常厌恶列国互相攻伐。鲁国是我的祖国,如今齐国将要攻打鲁国,谁能挺身而出解除危机?”

颜回、子路、子张、子石等弟子纷纷请命,孔子都不答应。唯有子贡请命,孔子这才答应。可见,孔子对门下的各弟子的能为,是一清二楚的。

子贡先北行去了齐国,拜见田恒,对他说道:“鲁国是难以讨伐的国家,而您讨伐鲁国,是错误的决定。”

当时齐国比远鲁国强大,子贡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田恒的好奇,于是问子贡:“鲁国怎么就难以讨伐了?”

子贡从容答道:“鲁国城池薄弱,国君愚昧,大臣无能,兵民厌战。像这样的国家,不能与它交战。您不如讨伐吴国,吴国城池坚固,兵强马壮,又有良将镇守。这样的国家,很容易讨伐。 ”

田恒闻言,勃然作色,以为子贡在戏耍自己,于是问:“你说的困难,其实是容易的;你说的容易,其实是困难的。你为何说反话呢?”

子贡泰然自若,回答说:“我听说,忧患在内则攻打强国,忧患在外攻则打弱国。如今您的忧患在内。我又听说,您屡次受封失败,是因为有其他大臣反对。如果您攻破鲁国,齐国君臣因此受益,对你并没有好处。到时候,国君骄傲放纵,群臣争权夺利,您不但难以成就大事,而且处境更加危险。所以我说,不如攻打吴国。吴国强大,齐国与之交战必败,到时候大臣与士兵战死在外,国内空虚,孤立国君制霸齐国的人就只有您了!”

田恒听后,恍然大悟,态度有所缓和,又问子贡:“很好。然而齐军已经兵临鲁国城下,我撤军转攻吴国,大臣会对我起疑心,怎么办?”

子贡答道:“您先按兵不动,我去拜见吴王,让他为了救鲁而伐齐,您就可以借机出兵迎战了。”

田恒许诺下来。

子贡南行去见吴王夫差,当时夫差想振兴其父阖闾的霸业,对中原图谋已久。

子贡见到夫差,对他说:“我听说霸主没有强敌,如今齐国想侵吞鲁国,与吴国争霸,我心里很为大王担忧。我认为,解救鲁国,可以彰显仁义之名,讨伐齐国,可以获得巨大利益,如此也能威慑强大的晋国,希望大王对此事不要有疑虑。”

夫差听后,当然很心动,对子贡说:"很好。然而寡人曾经击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寡人没有杀他,放他回去了。越王是一个贤明之君,他回国后励精图治,一定有报复我的心思,请你等我攻破越国后再依照你说的去做。"

子贡闻言,觉得不妙,鲁国危在旦夕,若等夫差灭除越国,不知何年何月,自己的计划不就失败了?

于是子贡说:“不可。等大王灭掉越国后,齐国也已经灭掉了鲁国。而且攻打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是不勇敢;只看见讨伐越国有小利而忘记了齐国这个大害,是不明智。大王不如保存越国,以向四邻彰显仁德;救鲁伐齐,以向晋国炫耀武力,如此则诸侯来朝,霸业可成。大王若真的怕越国报复,我可以去见越王,让他派出军队随大王出征,如此也能使越国国内兵力空虚,不能报复吴国。”

夫差听后,非常喜悦,应允下来。

子贡东行去见越王勾践。勾践为报仇雪耻,招揽四方贤才,听说子贡来到,便在城外迎接,陪同子贡来到宾馆。

勾践向子贡行礼,问道:“此地为僻远之国,尽是蛮夷之民,大夫怎么屈尊来此?”

子贡神秘一笑,语出惊人:“我为吊祭大王而来。”

勾践听到如此冒犯之语,却毫无怒色。他本来就是隐忍之人,想当初为了苟活,他亲自品尝夫差的粪便,为他诊断病情。如今吴国未灭,大仇未报,他勾践不会因冒犯之语而宣泄无谓的怒气。而且他也是聪明之人,知道子贡这样说一定有别的用意。

于是勾践再次向子贡行礼,伏首跪拜,问道:“孤听说祸福相依,如今大夫来吊祭我,是孤的福气,孤不敢问缘由。”

勾践口上说不敢问缘由,其实心里迫切想知道缘由。而子贡当然也会道出缘由,因为这正是子贡的目的。

因此子贡从容解释道:“臣最近见了吴王,请他援救鲁国攻打齐国。吴王也愿意,但他担心越国趁机报复,对我说:‘等寡人攻破越国后才能如此。’我听说,无报复之心而使人怀疑,有报复之心而使人知晓,事情未发动使人听闻,有此三者很危险,是行事的大忌。”

子贡最后一句话,已经将勾践的心思看穿了,并向他发出警告:“若盲目报复吴国,将有杀身亡国之祸,到时候我子贡就真的要吊祭你了!”

勾践听完心服口服,又向子贡跪拜行礼,请教道:“孤自不量力与吴国交战,兵败受辱,困于会稽山。如今大夫屈尊来此见面,以金玉良言教诲。孤仰赖上天所赐,岂敢不奉教?然而当初吴王残杀我国百姓,毁坏我先祖宗庙,国家变成废墟,而孤也成为阶下之囚,受尽羞辱。孤对吴王恨之入骨,希望和吴王交战,宁愿同死。不知大夫有何良策?”

子贡回答说:“吴王为人,贪图功名而不知利害。如今吴王有伐齐之志,大王可以出兵相助成全他的决心,可以进献国宝获取他的欢心,可以用谦卑的言语松懈他的戒心。如此,吴王一定会讨伐齐国。到时候,吴王若不能战胜齐国,则是大王的福气。吴王若战胜齐国,必定率兵进逼晋国。臣请求去见晋君,令晋国和齐国一起攻打吴国,一定能削弱吴国。到时候,吴国精兵被牵制在齐国,吴王则被困在晋国。大王趁此良机,一定能灭掉吴国。”

勾践听后,神色大悦,同意子贡的计划。等子贡离开时,勾践送子贡千两黄金,宝剑一枚、宝马二匹,但子贡没有接受。

子贡又去了吴国,对吴王夫差说:“臣已经将大王的心意告诉了越王,越王很恐慌,对我说,他自不量力与吴国交战,兵败受辱,困于会稽山。仰赖大王的恩赐,使他可以保存社稷,至死也不敢忘,怎敢有所图谋?越王态度很诚恳,好像会派使者来向大王谢罪。”

五天后,越国果然派大臣文种出使吴国,向夫差谢罪:“东海罪臣勾践派使者文种来向大王修好,转达敬意:‘臣自不量力与上国交战,兵败受辱,困于会稽山。仰赖大王的恩赐,使臣可以保存社稷,至死也不敢忘。臣听说大王将要兴起义军,锄强扶弱,安抚周室,所以派使者进献先王珍藏的二十副宝甲,以及屈卢矛、步光剑作为贺礼。我国虽然弱小,但臣愿意出动全国士兵三千人随大王出征。臣愿意为大王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亲受矢石,虽死无恨!’”

吴王夫差大悦,于是召来子贡,请教说:“越国果然派使者来谢罪,请求出兵三千相随,并且越王也愿随寡人出征。这样可以吗?”

勾践说要随军出征,只是为了麻痹夫差,令夫差放心地出兵讨伐齐国。

于是子贡对吴王说:“不可。调动人家所有士兵,又让人家随军出征,这样做不仁不义。大王可以接受越王的礼物,同意他出兵,但要拒绝越王随行。”

吴王夫差觉得子贡说的有理,于是照办了。

子贡离开吴国,西行来到晋国,去见晋定公,对他说:“臣听说,事情不预先谋划就不能应变,军队不预先准备就不能取胜。如今吴国和齐国将要交战,吴国若是不能战胜齐国,越国必定乘机作乱。吴国若是战胜齐国,随后必定兵临晋国城下。您打算怎么办呢?”

晋定公惶恐,于是问子贡:“寡人要怎么做?”

子贡回答说:“休整军队,严阵以待。”

其后,子贡离开晋国,返回鲁国,向孔子复命去了。

吴王调动九个郡的兵马,令太宰伯嚭为右校司马,王孙骆为左校司马,汇合越军三千人,即将攻打齐国。

吴国大臣伍子胥听说后,劝谏说:“臣以为兴兵十万,长驱千里,日费万金,不顾兵士之死,而争一朝之胜,是覆国亡身之道。况且与贼人同居而不知祸,又招惹强敌,就像治疗疥疮而无视心腹之疾,发病即死。疥疮,皮肤之病,不足为患,齐国正是疥疮而已,而越国乃是心腹之患,不发病则有伤,一发病则立亡。希望大王先平定越国再图谋齐国。”

吴王不听,于是这年九月出兵伐齐,战于艾陵,取得了胜利。

吴王取胜后,不能吞灭齐国,也不愿退兵,且担心齐国复仇,于是令人与齐国讲和,对齐王说:“吴王听说齐王打算率兵渡海来吴国观光,吴王不知所措,集合士兵作为防备,不料误伤了齐军。吴王希望能和齐国结亲,消弭恩怨。”

齐王回复说:“寡人处在北边,并没有出境的打算。如今吴王率兵渡过江淮,不远千里而来,大肆屠戮我国人民。幸亏天帝哀怜,齐国不至于灭亡。如今吴王如今想与齐国和亲,寡人怎敢不从命?”

吴王于是和齐王盟誓,互不侵犯,然后吴王便率兵进逼晋国。

晋国已有防备,与吴军战于黄池,击败了吴军。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败于晋国,于是趁机渡江偷袭吴国。

吴王得知消息,离开晋国,挥师攻打越王。

越王迎战,和吴王战于五湖,三战三胜,于是围攻吴王宫,擒杀夫差。

越王伐吴三年后,出兵中原,终成一代霸主。

子贡这次出使,影响深远,使鲁国保全、齐国动乱、吴国灭亡、晋国变强、越国称霸,十年当中,五国形势发生了巨变。

作者:步天衢

参考资料:《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

责任编辑:zN_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