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今日最新!唐史:从两次舞弊案,看唐朝科举制的衰落,只能依靠个别人去纠偏
2022-10-27 22:32:51 来源: 腾讯网

科举制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历经1000多年的发展和经验总结,尤其珍贵。


(资料图片)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但因隋朝只有短短37年的历史,虽然创建了这种制度,可留下来的经验却不是很多。

因此,科举制的真正发展,及慢慢地完善,要从唐朝开始。

唐朝也算是科举制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内发挥影响力,以及成为国家较重要人才选拔制度的最重要实验朝代。

之所以说是较重要人才选拔制度,而不是最重要,是因为唐朝每次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都不多,每次十多人到二、三十人不等,唐朝官员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从权贵、豪族家庭选用,以及通过他们举荐。

如此行为的原因跟唐朝的权力生态有关,也和当时的识字率和教育机制有关。

科举制的很多规则、漏洞等等优缺点,都在唐朝存在的两百多年间一一显现,给后来的宋朝将其完善,提供了范本。

相比起宋朝之后的科举,唐朝科举因为权贵插手颇多,在公平性方面还是略差一些。

比如唐朝科举中出现的“行卷”、“公荐”等现象,就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也是权贵跟朝廷争夺人才的重要途径。

“行卷”就是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把自己以前写过的诗词、文章整理成册,送给权贵或已经成名的文人欣赏,让他们予以点评,如果得到好评,就能给考生带去一定的声望,供主考官参考,提高考试成功的几率。

“公荐”看名字就知道,是一种举荐方式,公开或公平、公正地向考官举荐考生,这是怕有的人才不适应用考试这种方式展现自身才华,或者考生及其家庭跟考官、权贵有宿怨,导致考试时的被动。

当然,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唐朝的科举考试不怎么糊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两种方法都是为了避免人才被遗漏,有资格点评考生文采和举荐考生的自然是高官显贵,由此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徇私现象。

在唐朝中后期,权贵利用“行卷”“公荐”为自己招揽人才,结党营私,几乎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

至于说常见的权贵私下给考官打招呼,要求选中自己的门生、亲眷、朋友、送礼人等等,更是无法制止,也无法防备。

虽然有科举制这个大杀器,但没有相对公平的考试方法,科举制在唐朝发挥的影响力慢慢衰落也是肉眼可见。

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皇权渐渐势衰,想尽力保证科举制的公平,避免权贵插手过甚,也慢慢有心无力了。

在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个别人来压制科举考试中的不公平现象,尽力让“才华”压倒“关系”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这个事。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年有一次科举考试,经过所有程序后,选出了33名进士,新的人才能为朝廷所用,皇帝和朝臣都很高兴。

但名单刚刚一出来,就有人来泼冷水了,有人举报,说这33人中有14人都是走后门考中的。

走后门也不稀罕,“行卷”“公荐”其实就是一种走后门的方式,用才华来走后门。

但这14人被举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才华,或者说才华达不到科举要求的最低程度。

当时执政的唐穆宗李恒特别重视这事,马上安排这14人重新考试,《旧唐书·穆宗本纪》中记载:

敕今年钱徽下进士及第郑朗等一十四人,宜令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等重试以闻。

经过王起和白居易等主持的重新考试的结果不出意料,其中只有3人勉强合格。

唐穆宗最后宣判“孔温业、赵存约、窦洵直所试粗通,与及第。卢公亮等十一人可落下”

总数33人的录取名额,有三分之一不合格,由此可见这起科举舞弊案有多么触目惊心。

事情发生后,唐穆宗下令重考是应有之义,但选择谁才能公平对待考生?如前文所述,唐穆宗选的是王起。

王起是唐朝名臣,唐德宗时期入仕,唐宣宗时期逝世,活了87岁,仕途历经八代唐朝皇帝。

他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也很长,本文就不一一交代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单独提起他,除了长庆元年科举舞弊案时,他被唐穆宗选出来担当重考的主考官,还因为他就是前面所讲的“只能依靠个别人来压制科举考试中的不公平现象”中的个别人。

王起曾数次主持科举选拔,不惧权贵,认真为国家选才,且人人夸赞公平,《旧唐书·王起传》中记载:

起前后四典贡部,所选皆当代辞艺之士,有名于时,人皆赏其精鉴徇公也。

在唐朝中、后期,权贵们在科举考试上大肆营私舞弊的情况下,出现这么一个人相当不容易,也难怪皇帝们都愿意选他主持科举选拔。

在长庆舞弊案发生后,王起替代先前有舞弊行为的钱徽为礼部尚书,主持科举选拔。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王起上任前,“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王起上任后,“掌贡二年,得士尤精。”

但仅有他一个人也无法压制住权贵们的蠢蠢欲动,他在任两年后,就被当时的权贵大臣元稹、李绅联手找到他的错处,把他赶走了。

元稹、李绅赶走他的原因,就是因为王起主持科举时,让权贵们无法插手徇私,《旧唐书·王起传》中记载:

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然后下当司放榜。从之。议者以为起虽避是非,失贡职也,故出为河南尹。

当然,王起也不能真的长时间主持科举事务,否则,他的门生要多到什么地步?朝堂上谁说了算?

所以,唐朝当时的皇帝们即使知道王起公正,但也只能有偶尔使用,能让他“前后四典贡部”已经算不错了。

元稹、李绅也是利用了皇帝的这种心思,才能顺利赶走王起。

唐会昌三年(公元844年),已经84岁高龄的王起,再次被唐武宗李炎挑出来主持科举选拔。

让一个84岁的老头出山,估计是唐武宗没办法了,他实在无法肯定科举考试是否真能为朝廷选出可用的人才,只能寄望王起这位老将。

根据《唐人轶事汇编》中的记载,王起复出主持科举考试,寒门考生及其门生人人欢欣鼓舞,集体作诗为其唱和,夸赞其:

……三领贡籍,迄今二十二年于兹,亦缙绅儒林罕有如此之盛。况新榜既至,众口称公……

当期科举名单出来后,权贵子弟全走了滑铁卢,因此,还有人作诗赞誉王起是“再辟文场无枉路”

但赞誉王起的人的需要就是权贵的不需要,在权贵的施压下,仅过了一年,到会昌四年(公元845年),当王起第四次主持科举选拔后,就又被赶走了。

甚至于,权贵们害怕他即使不担任主持科举考试的官职,只要留在京城就会带来麻烦,一点不顾及王起的年龄,让他以80多岁的高龄到外地去做官,"其年秋,出为兴元尹,兼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两年后,王起死在任上。

会昌四年王起被赶走,随后的会昌五年(公元846年)举行的科举选拔就马上出现大范围舞弊行为。

《唐人轶事汇编》中记载了当期状元易重的经历,重考后有八人不合格,易重在重考后获得了状元:

会昌五年陈商下进士,張濆第一,重次之。后诏白敏中重考,覆落濆等八人,而重居榜首。

王起在,没这么些龌龊事,王起不在,鬼鬼魅魅就都跳出来了。

长庆元年的科举舞弊案及会昌五年的科举舞弊案,两起案件,证明了唐朝科举的衰落。

而只能依赖如王起这样的某个人来挽救,而不是制度约束,指望科举复苏,也是不现实的。

王起死于唐宣宗李忱登基后的第二年,唐宣宗执政时期,因其功绩被誉为“小太宗”,他对科举考试也相当重视。

但他手下没有了王起,他也无法和权贵们撕破脸,为真正选拔人才,他只能自己出马,《旧唐书·宣宗本纪》中记载:

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

史官的本意是赞扬唐宣宗好儒,但又何尝不是唐宣宗担心科举不公平,自己跑出来干起了监督工作?这本就不是皇帝的工作。

还有后代文人所著的笔记中记载,唐宣宗出外,偶遇外地来京的小吏卢沆,交谈后,觉得卢沆才华不错,就索要了卢沆的诗卷,回去后,唐宣宗亲自下令,让相关部门直接让卢沆通过考试,“令主司擢第”

这也不是皇帝该干的事,唐宣宗的这个行为同样让科举变得不公平,但唐宣宗估计是太无奈了,不这么做,他有可能一个真正的人才都选不出来,名额全被权贵们霸占了。

由以上文中举例可见,唐朝到了中、后期,科举的徇私舞弊现象很严重。

制度已经如同虚设,只能依靠王起、唐宣宗这样愿意公正的人去偶尔纠偏,都逼得皇帝亲自去监督和考察人才了,唐朝的科举哪能不衰落?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人轶事汇编》

责任编辑:zN_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