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环球资讯:西医为什么能在中国传播?看看康熙皇帝的经历就知道了
2022-10-22 07:31:41 来源: 腾讯网

大清宫廷里的西洋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康熙皇帝对西学的喜爱,在有清一代所有帝王中是程度最深的一个。他不仅对传教士带来的许多发明创造感兴趣,还是一个狂热的数学迷,曾编纂出版过一本数学书,在中国所有帝王中可谓独树一帜。而在医学领域,康熙对西医同样是十分支持与认同,他拨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作宫廷传教士医生的日常支出与医学研究,并多次接受他们的治疗,以亲身经历证明西医的可行性。

康熙主持编纂的数学书

一、以治疗疾病为天职

按中国人固有的认知来看,中医应当是调养身体的好方法,康熙本人也对中医熟门熟路。但问题是中医在许多重病急病面前是无可奈何的,在1693年与1708这两年里,康熙连续两次急病发作,还是多亏了宫中的洋大夫才治好。由此康熙一转之前对西医的片面看法,逐渐将西医视作是宫廷医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剧中的康熙

1693年,康熙突发重病,宫中所有的御医都手足无措,任何措施都不见成效。满朝文武与康熙本人都不曾接受过西医的治疗,大臣们尤其是宫中御医也反对康熙使用西药。但问题是此时的康熙深知如果不试一下西医,他的病可能就治不好。此时恰逢传教士洪若翰等从外省入京,他们带来了在西方广受欢迎的金鸡纳霜,在试药者试验过后,康熙决定服下 “金鸡纳霜”。尽管各方都对西医不抱希望,但结果却打了他们的脸。康熙甚至将金鸡纳霜称为“神药”。

金鸡纳霜的原料

1708年,康熙因废太子一事遭受重创,身体愈发不好,疾病也愈发增多。其中的“心悸症”已经严重到危及到皇帝生命的地步。在此情况下,康熙接受其第三子的请求,再度接受传教士医生的诊断。经过西医的诊断与治疗,康熙的心悸症得到缓解。而且在传教士的建议之下,康熙还学会了喝葡萄酒,用以缓解心悸症状,从此葡萄酒就成为康熙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饮料。

西洋医生

二、庞大的“西医”团体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康熙年间的传教士西医数量是最多的,先后有数十位西医曾在宫廷为皇帝服务。他们不但为康熙治病,还多次奉命为皇室、王公大臣治病,有的还前往民间为民众治病,影响很大。其中有数位有代表性的医生,如意大利人鲍仲义,他来华后除日常的看病治病之外,还在中国广泛搜寻各种药材,参与到研制西药的事业当中。

还有法国人罗得先,他不仅医术精湛,在做人方面也是广受朝内各方好评,十分受皇帝与百官的尊敬。他不仅在外科医术方面十分娴熟,而且对药理学、药材学、药剂学等也是十分了解,可谓宫廷的医学百科全书。他在宫中多次为康熙进行诊断治疗,无论大病小病都有罗得先的身影。他还受康熙委托,给苏麻喇姑等重要人物治过病,在当时的宫内,甚至有着有了罗得先就不用再找其他大夫的说法,可见罗得先医术精湛。而像罗得先、鲍仲义这样的西医还有很多,他们虽在中国的时间有长有短,做出的贡献也是大小不一,但正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将西医传播到中国,有效促成了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影视剧中的苏麻喇姑

三、传播与治疗并重

无论是皇帝还是万千民众,西医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而这需要传教士的大力传播,才能让中国人知道西医的好处与优点。但清朝奉行禁教政策,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主要活动场所是宫廷,最多在北京城内活动一下,很难以合法的身份在国内其他进行活动。即使传教士医生为皇帝治好了病,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在王公贵族圈子里传播而已。

大清宫廷的西洋医生

在这种情况下,传教士西医能做的就只有著书立传,借以传播西医。这项工作其实也和康熙有关,前文已经提到,被西医治好的康熙对西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在康熙的要求下,宫廷西医开始编纂医学手册,他们将当时西方最为先进的解剖学著成讲稿,并结合康熙的疾病撰成十多篇具有针对性的医学文章,以供康熙皇帝参考。张诚与白晋两位传教士在此基础上编成《西洋药书》,对当时西方流行的数十种药品、若干流行性疾病的症状与治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解说。但仅靠编写显然并不够,传教士们随后决定翻译西方医学当中的经典著作。在历经5年的艰难历程后,《钦定格体全录》得以翻译完成。

通过西医书籍的编写与翻译,西方医学思想终究得以保留下来,为后人提供了许多了解当时西医知识的途径。

文史君说

在康熙年间,西医得以大范围传入,除了康熙本人的接受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医在很多疾病面前捉襟见肘,而西医则正好填补了医疗方面的空白,从而迅速在中国宫廷内部站稳脚跟。但遗憾的是,由于清政府严格的禁教政策,西医最终还是未能在民间传播,直至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才以一种屈辱的方式被动接受西医的到来,但这种感觉与之前的平等交往交流已然是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关雪玲:《康熙朝宫廷中的西洋医事活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1期。

杨艳丽:《明清之际西洋医学在华传播》,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责任编辑:zN_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