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新动态:《“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开启新视角
2022-10-18 17:28:04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

近年来,“大一统”与“中国”“天下”这三个概念不仅在史学研究中备受瞩目,更是引起广泛公众兴趣的议题。何谓“中国”,如何论述“天下”,“大一统”与前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又具备何种独特重要性?在最近由世纪文景出版的新书《“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中,本书作者,著名历史学家、“新史学”倡导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历20余探索深耕,尝试激活传统政治概念的当代学术价值,把“大一统”作为方法,在打通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的跨领域研究实践中,开启理解中国的一种全新视角。

逆微观史热潮,重建“眼光向上”的学问

微观史强调“眼光向下”,聚焦历史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从细枝末节见微知著,具备亲切可读、故事性强的特点,最近数年来备受公众青睐。《“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一书则逆微观史热潮,另辟蹊径地采用了“眼光向上”的视角来重新书写和发现历史。什么是“统治”?什么是“清朝统治”?当我们尝试讨论上述根本性问题时,会发现如果只采用“眼光向下”的单一基层视角,确实难以对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本书由此引入了帝王、中层官僚与基层社会的多元视角,自上而下,层层分梳有清一代的统治与治理问题。通过描述清帝“教养论”如何施诸学者型官僚,诠释帝王经学,分析清帝改造五伦次序以倡“尊王”思想等方面,本书清晰勾勒出清帝如何吸纳和改造前朝对“正统”内涵的定义,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正统观”。本书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疆域辽阔的有清一代而言,“一统”占据了“正统”中最为关键性的首要意义,而清朝“大一统”观在基层的落实则离不开中层官僚对清帝“教养论”的吸收认同与贯彻推行。同时,本书通过分析作为地方社会细胞的“乡约”与“宗族”如何发挥作用,通过对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探索“大一统”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背后中央与基层关系的互动与重组。

激活“大一统”概念,深入揭示清代皇权的本质

与“中国”“天下”这类探讨中国历史的常用概念相比,“大一统”一度处于人们的视野之外。“大一统”与前两者的区别在于,它更多地将疆域治理与政教关系相结合,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思想与行动内涵。本书敏锐地指出,“‘大一统’不仅是一种落在纸面上的思想形态”,更是一种实践,“是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和从上往下的基层治理过程”。一个君主如何获得统治的正当性,从而登上皇位?维持统治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清代如何进行军事活动,如何安排祭祀礼仪,又如何处理多元复杂的民族关系?清帝如何分层治理疆域和基层社会?本书以动态眼光逐一考察了上述诸多问题,为读者绘制了一幅关于“大一统”的全息性图景。

更值得强调的是,本书不仅历时性地回顾了清朝以前历代为树立政治权威所构建的正统观念流变,并以分层视角深度剖析清朝复杂多变的“大一统”观的形成轨迹,还将研究思路进一步延展,勾勒了“大一统”观在近代中国的变异,是具备较强贯通性眼光的长时段历史研究力作,在拓宽中国史学的解释架构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性意义。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责任编辑:zN_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