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对这样的桥段不陌生。在两军交战时,双方共同射出大量箭矢,无数将士纷纷中箭倒地。
(相关资料图)
但如果男主角或者剧中重要人物中了箭,只要不是射中要害,就还能坚持行动。而为了突出主角刚毅果敢的性格,往往还会上演“拔箭”的场面。
当然,古装剧毕竟是影视化作品,与现实会有比较大的出入。在古代冷兵器作战时期,那些中箭的将士也不会把箭一下子拔出来,而是先折断箭杆,再找机会拔出箭镞(箭头),这是为何?
弓箭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后羿射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神话故事。据考古专家推测,约3万年前古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
原始社会的弓箭制作步骤非常粗糙,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棍或者竹竿,把一头削尖就能当成武器使用。
春秋与战国时期乃弓箭制作的成熟期,当时的一张弓要用六种材料“巧者合之”。制作一件良弓,工期不低于三年,比制作任何单兵武器的工期还要长。
那为何古人会费力不讨好的制作弓箭呢?原因就是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弓箭可以说是杀伤力最高的一种兵器。
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记载:“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可见在古代,弓箭的地位有多高。
哪怕是到了“热武器”崭露头角的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弓箭在战场上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诸如宋代时期的神臂弓、弓弩等,明代起出现了“开元弓”、“破甲锥”以及菱形的“鈚箭”。
这种新式弓箭上带有血槽,能极大提高射手的命中率,杀伤力非常大。
评书演义里经常提到的“射住阵脚”与“一箭之地”,“一箭之地”在平原无风条件下约为120-170米左右。
央视曾经播出过一档专门测试中国古兵器威力的节目,节目组曾模拟过人体中箭项目。在70、80米的距离,古代弓箭能深入人体10cm,胖子还稍微好点,要是瘦一点的人直接能射成“串葫芦”。
换句话说,古代弓箭百米之内,杀伤力巨大。若被射中要害,诸如心脏等其他关键部位,可能会当场毙命。
即使没有射中要害,不考虑意外等其他客观因素,大概率也能让一个人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受了伤自然就要治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治疗箭伤的方法出现在北朝时期。
《刘涓子鬼遗方》记载:“如箭在肉中不出……“(镞)浅者十日出,深者二十日出,终不住肉中。”
清代皇家医典《医宗金鉴》也有类似记载:“箭头嵌入肉内,钳不出者,宜解骨丸,纳伤口内……,即以人尿洗之,贴陀僧膏,可换,伤口自愈。”
先不讨论上述记载的两种治疗方法到底有没有效,但至少有一点是历朝古人都认同的事实。那就是中了箭之后,不要强硬地直接把箭杆连根拔出来,需要另想办法。
为什么不能直接拔出来?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前文简单提及过,为了扩大中箭者的伤口,工匠们会把箭镞设计成菱形或其他异形,使得伤口创面增大,无法轻易愈合。
大家想想,如果强行把箭镞从伤口处拔下来,那不得连皮带肉扯下一大块。若是射中骨头,卡住了动脉,这样猛的一拔,甚至会让伤者当场去世。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确保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将箭杆的距离截短。然后做好伤口创面消毒,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将中箭部分的旁边皮肉慢慢剖开,再用小钳子把箭镞给取出来。
古代没有消炎药,更别提抗生素,即使如此小心翼翼,还是无法保证中箭者会一定痊愈。
或许有人会说了,古代将士打仗时都会身穿铠甲,即便弓箭威力很大,但有铠甲的保护,不至于直接让人毙命吧?
《晋书》有载,当时优质的箭矢已经能做到“铁厚一寸,射而洞之。”足见这种兵器的杀伤力。
另外,封建时期凡事都讲究个“三六九等”,将军穿的铠甲厚度与士兵的铠甲,肯定会有所区别。对于武将乃至装备精良的“精兵”来说,“一箭击穿”是个难事。因为中国历代的盔甲,也是与弓箭一样代代演进的。
在军力强大的唐代,“明光甲”、“锁子甲”、“山文甲”等十三种铠甲防护力没话说。
后来随着棉甲取代铁甲,盔甲重量减轻,但防御力没有下降。若是一箭射中了这些铠甲的重点防护部位,确实很难造成杀伤。
不过上述这些铠甲都是装备在将军或精锐部队的士兵身上。如果普通小兵中箭后,能否活下来完全就看命了。
倘若遇上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那样的“密集箭阵”,就算是防御到牙齿的将军,甚至都有可能毙命。
由于古代医疗水平落后,今天看来简单的伤口感染,放在古代都有可能致命。而且古代箭镞大多是倒三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一旦射中身体就会卡住皮肉。有的箭镞还有箭翼和倒钩,箭翼会扩大创伤,倒钩则扎进皮肉。
因此,不是嫌自己命长的话,没人会贸然把箭杆直接拔下来。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先折断箭杆,然后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取下箭镞,再赶紧往伤口上敷药包扎。
但即使是这样,古代很多大将最后还是因为箭伤去世了。比如汉太祖刘邦,在征讨英布的时候中箭,结果回到长安便不治身亡……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的箭伤疗救及其文学书写——从《三国志演义》“拔矢啖睛”“刮骨疗...,作者刘海燕 郑瑶,中医药文化 2021年02期
[2]晋书,作者,唐初房玄龄等二十一位大臣
-
世界微资讯!上交所修订红利系列指数 倡导价值投资理念 满足中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上交所进一步推广上证红利指数修订经验,修订了上证180红利指数等32条指数编制方案,更好地满足投资者低风险、稳收益投资需求...
-
每日热闻!【环球财经】印度Sensex30指数13日下跌0.68%13日,印度股市的Sensex30指数以57235 33点收盘,较上个交易日收盘时的57625 91点,下跌390 58点,跌幅为0 68%。
-
环球今日讯!【环球财经】投资者等待美国通胀数据出炉 海指周四继续下跌周四新加坡股市成交量约为15 7亿股,成交额约为12 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62 69亿元)。收涨股票179只,收跌股票357只。
-
【天天新视野】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签订470.56亿元《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双良节能公告,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大全新能源签订《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全资...
-
全球通讯!上交所发布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11月4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营业...
-
世界微资讯!上交所修订红利系列指数 倡导价值投资理念 满足中长期资产配置需求
2022-10-13 20:43:37
-
每日热闻!【环球财经】印度Sensex30指数13日下跌0.68%
2022-10-13 19:44:07
-
环球今日讯!【环球财经】投资者等待美国通胀数据出炉 海指周四继续下跌
2022-10-13 19:43:23
-
【天天新视野】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签订470.56亿元《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
2022-10-13 19:38:43
-
全球通讯!上交所发布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
2022-10-13 18: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