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看点:秦王朝灭亡,谁是主要责任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有没有责任?
2022-10-09 05:25:39 来源: 腾讯网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但秦王朝却仅仅只存在了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那么秦王朝的灭亡,谁是主要责任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有没有责任呢?

秦朝灭亡和公子扶苏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原因还是秦二世和赵高实行苛政才导致秦王朝迅速走向覆灭,而且公子扶苏还是沙丘政变的受害者,因此秦朝灭亡和公子扶苏没有直接联系,也就不存在什么责任。不过公子扶苏作为秦朝王族公子,宗室大臣,未能识破赵高、胡亥等人密谋作乱,间接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也不能说毫无一点责任。

接下来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扶苏被贬上郡和沙丘政变的经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王朝的灭亡,公子扶苏有没有责任呢?

表面来看,公子扶苏是没有责任的,毕竟他是受害者。

公子扶苏因劝谏被贬上郡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子扶苏因劝谏其父秦始皇坑术士一事,导致秦始皇大怒,被下令前往上郡担任监军一职,监督守卫北疆的三十万大军,并协助大将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中原。

秦始皇巡游途中病逝,赵高发动沙丘政变

两年后,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生病,之后病情越发严重,最终在沙丘平台病逝。不过秦始皇在病重后,曾专门给长子扶苏留下一道赶回咸阳治丧的遗诏,虽然没有名言册立公子扶苏为太子,但只要扶苏能赶回咸阳,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扶苏继承帝位是板上钉钉。

《史记》记载:“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但秦始皇身边的近侍赵高和公子扶苏向来不合,担心其继位后会影响到他的个人地位,而秦始皇诸位公子中,只有少子胡亥和赵高最为亲近,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点名指给胡亥的老师,于是赵高逐渐有了拥立公子胡亥称帝的想法,并为之付诸行动。

恰好秦始皇病逝后,丞相李斯立即封锁了消息,只有赵高、胡亥、李斯和几位近侍知道秦始皇去世,赵高便说动公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一起密谋政变。三人经过商议,毁掉了秦始皇留给长子扶苏的遗诏,并篡改诏书,以“不忠不孝”为由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再伪造一道矫诏,册立胡亥为大秦太子。

等扶苏自尽的消息传回后,赵高等人便赶回咸阳,宣布秦始皇的死讯,并宣告矫诏,太子胡亥继承帝位,成为了秦王朝的二世皇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最终激起民变,导致大秦王朝在短短三年内迅速走向覆灭。

秦朝灭亡,公子扶苏有没有责任?

在秦王朝灭亡之前,公子扶苏早在沙丘政变时遇害,以此来看的话,公子扶苏是没有责任的。

首先秦始皇去世后,丞相李斯就立即封锁了消息,就连随同巡游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大秦王朝首任皇帝秦始皇已经去世,而公子扶苏远在上郡,更不可能知道父亲病逝的消息,也不知道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三人的密谋。因此公子扶苏还和往常一样,在上郡尽职尽责地监督守卫北疆的三十万大军,并协助大将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史记》记载:“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等胡亥亲信作为传诏使者突然抵达上郡后,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再做谋划已经来不及,也无法挽回什么。原因有两点:一是使者抵达上郡后,就立即解除了蒙恬的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王翦之孙);二是传诏使者是胡亥亲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置公子扶苏于死地。

赵高等人既然敢派使者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说明他们已经谋划好了一切,失去了兵权的扶苏和蒙恬就如同待宰的羔羊,而且使者也不可能独自一人前往上郡,身边必然还会有胡亥的其他亲信护卫保护,并协助除掉帝位的第一竞争者公子扶苏,以及扶苏的帮手将军蒙恬。

因此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是必死无疑。除非两人事先有所防范,在大帐周围埋伏亲信护卫,以应对突发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必死之局。但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抵御匈奴和修筑长城上,对来自朝廷内部的危机并未察觉,也没有做什么防范。

之后两人先后遇害,接着秦二世给予赵高生杀大权,开始残害其他兄弟姐妹和反对他的大臣,比如公子将闾、公子高、上卿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人都接连遇害。

从事实来看,公子扶苏早已遇害,而且也不是监国太子,是没有责任的。

秦王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

按责任划分,赵高作为沙丘政变的始作俑者,其次又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罪魁祸首,应当是第一责任人。胡亥首为人子,又为臣子,竟然同意赵高密谋篡位,是为不忠不孝,称帝之后又纵容赵高结党营私,祸乱朝政,毁坏江山社稷,为第二责任人。

丞相李斯为第三责任人,首先他作为大秦丞相,位高权重,属于秦始皇的托孤重臣,但他却和赵高同流合污,没有按照秦始皇遗诏拥立长子扶苏。其次没有李斯的帮助,沙丘政变也不可能成功,将丞相李斯划分为第三责任人,一点都不冤枉他。

第四责任人是大秦王朝首任皇帝秦始皇,他在位三十七年,称帝也有十二年,在春秋鼎盛时期不册立太子也还能说得过去,但他在平原津病重后,依然不册立太子,稳固江山社稷,非要到大限之时才颁布遗诏,还只告诉了赵高,这才让赵高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发动了沙丘政变。

其次秦始皇在位时,他的统治已经在逐渐崩溃,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采取休养生息之策,还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又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比如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当时全国有近一半壮年男子不是在服兵役,就是在服劳役,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尽失人心,大大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因此秦始皇也是秦王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

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第五责任人,虽说他是被弟弟胡亥和佞臣赵高密谋逼死,多少有点冤枉,但他作为王族公子,宗室大臣,还能不懂得朝堂政治的凶险吗!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晋献公之子申生都已被立为太子,最后还不是因为储君争斗死于陷害,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公子扶苏之死并不算冤。

虽然尽职尽责,尽忠尽孝固然能彰显出高尚的人格品德,但不知变通,过于迂腐却会起到反效果,公子扶苏为人臣、为人子,不加思索就相信“父亲”的赐死诏书,就算他之前直言劝谏顶撞过其父秦始皇,但也罪不至死,而且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有功,并且守卫边疆十余载,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秦始皇也不昏聩,又怎么会轻易赐死重臣蒙恬呢!

忠孝没有错,但不想原因,不计后果,不衡量利弊的愚忠却是大错特错,公子扶苏自杀之前,他也不想想他是北方三十万大军的监军,如果监军和主将蒙恬同时离任,北方枕戈待旦的匈奴会不会乘机发难,公子扶苏选择自尽可以一了百了,但却是不顾国家安危、天下百姓的做法。

赵将李牧都能为了国家社稷和军民计,不听赵孝成王命令继续与秦军对抗,难道李牧不知道违抗王命的后果吗!而扶苏作为秦始皇长子,秦朝宗室大臣,北方三十万大军监军,可以说是身负重担,但他却置北疆安危、江山社稷于不顾,选择自刎了结生命。虽然秦王朝的灭亡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作为皇子重臣,又怎么能没有一点责任呢!

结语:

如果公子扶苏能提前提防,辨别诡计,力挽狂澜,秦王朝也不至于会迅速灭亡。看似秦王朝的灭亡和公子扶苏没有关系,但他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秦朝宗室大臣,守卫北疆三十万大军的监军,肩负重任,对于秦王朝的灭亡,公子扶苏又怎么会没有责任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zN_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