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焦点热议: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的陆军战时伙食标准
2022-10-06 16:31:45 来源: 腾讯网

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陆军战时伙食标准: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

可是,标准归标准,执行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整个抗战时期,除了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以外,就连陪都重庆当地驻军都无法按照这一标准执行。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国军普通一兵,每日主食配给仅为9两米,这还是指的重庆政府所辖之中央军,而各地方部队却连这9两米的每日配给都无法做到,更别说什么吃肉……

据二战驻印美军联勤部门对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战时体能评估,一名中国轻装步兵战时每日体能消耗的热量为4000至7000卡,非战斗训练状态下,每天体能消耗的热量也达3000卡以上。

为此,当时驻扎在兰姆伽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伙食标准为每人每天主食1.5斤,这还不包括黄油、面包、饼干、蔬菜等等副食。

而国内的国军部队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就连每天9两米的主食都无法得到保障,更别提什么黄油面包,饼干蔬菜了,根本你就想都不要想……

大多时候,杂粮米饭,玉米、高粱、土豆、红薯有啥吃啥。有幸遇到战事稍缓,伙夫上一趟街,买些肉皮和青菜回来,加水加盐加酱油熬出一大锅,那就堪比过大年了!

偶尔吃顿白米饭,那米饭也糙得不像样,霉的碎的不用说,沙子、石子、老鼠屎捡都捡不干净,血战常德的57师师长余程万中将就曾生动地将这种米饭形容为“八宝饭”。

大环境就这样,战事紧张起来,能吃上这样的饭都已经算是奢侈的了。于是,大兵们绞尽脑汁,各地驻军因地制宜,将“有啥吃啥”发挥到了极致。

驻防云南文山、马关一带的中央军第9集团军就曾发明出把芭蕉的根茎切成一片一片的,放进水缸里泡上三、五天,捞出来沥干再切成丝,放到行军大锅里加盐、加油、加酱油、加辣椒炒着吃,据说整上几大锅芭蕉丝,就是一个班的大头兵们的一天三顿饭了。

这还说的是非战时状态,遇到打仗那就真是惨不忍睹了,断粮几天或者十几天那是最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线作战的中央军部队,他们的战时应急口粮按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的标准,本来应该是随身携带的、军方购自上海梅林公司的各种肉罐头和菜罐头。但抗战时期的国军大头兵们,大多数在日军投降前连罐头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为什么呢?因为上海沦陷的太快,国民政府军政部在1935年制定陆军伙食标准的时候,就根本没有考虑过上海会失守。淞沪会战后,军方本也可以从别的渠道去定购,但战时状态下,一来无法保障渠道稳定通畅,二来国民政府也确实没钱了……

就这样,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的陆军战时伙食标准,从1937年之后就形同了一纸空文。

责任编辑:zN_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