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热门:都山之战:主将郭英杰战死,唐军6千骑兵阵亡
2022-10-03 21:47:46 来源: 腾讯网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2万唐军讨伐契丹,在都山惨遭失败,郭英杰、吴克勤2位大将阵亡,6000士兵战死。主帅薛楚玉得知前方战败,不敢轻易出战,被唐玄宗革职,郁郁而终。


(相关资料图)

征伐四方,威名赫赫,李世民的“天可汗”之称很多时候只是徒有其表。唐朝289年,跟周边游牧骑兵的交战,从未停止。

712年,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此时,契丹、突厥、奚族,成为唐朝北方的劲敌,经常厮杀。

由于“府兵制”的破坏,唐军实力下滑,“武周”时代的唐军,几次被契丹全歼,狼狈不堪。

为了对付契丹、突厥、奚族,唐玄宗大规模推广“募兵制”,让边境节度使自己招兵,结果酿成了安史之乱。

边境推行军事革新,薛讷、薛楚玉兄弟是关键人物。可惜,薛讷、薛楚玉两次远征契丹,都是惨败而归,全军覆没。

唐军两次作战失败,并非战斗力不行,而是作为主帅的薛氏兄弟太差劲了。跟父亲薛仁贵一样,他们是名将,但没有帅才。

薛仁贵作战勇猛,在辽东战场身先士卒,斩杀对方几位将领,深得李世民赏识。但是,薛仁贵很少挂帅出征,唯一的一次挂帅,还是惨败。

670年,薛仁贵率5万兵马出征,讨伐吐蕃,与论钦陵决战。唐军轻敌,后路被截击,遭分割包围,郭待封惨败,薛仁贵困守大非川。

薛仁贵多次组织兵马突围,都被论钦陵击败,只能低头议和,逃过一劫。此战,薛仁贵惨败,是他唯一一次挂帅出征,以主帅身份节制众将。

薛讷、薛楚玉也是如此,作战勇猛,但并不适合当主帅。综合能力,两兄弟还不如薛仁贵厉害,败给契丹也就不难理解了。

武则天时期,契丹崛起,经常犯边,唐军屡次出征,大多以惨败收场。李隆基继位,决定讨伐契丹,消灭北方的劲敌。

714年,幽州节度使薛讷,率5万兵马出征,在炎热的夏天讨伐契丹。杜宾客建议:“夏季出兵,天气炎热,胜算不大,秋后再打算。”

薛讷怒斥杜宾客,认为契丹没防备,突袭就可以获胜。如此,唐军身披铠甲,在闷热的环境中行军,结局可想而知。

滦水谷之战,唐军覆没,薛讷率几十人突围而出,狼狈不堪。薛讷推卸责任,说是崔宣道等8位将领的过错,结果他们都被斩首示众。

薛讷惨败,调离幽州,契丹继续南下,对唐朝构成很大的威胁。李隆基此时的重点,是西征开拓疆域,与吐蕃争夺西域。

733年,唐军在西域获胜,吐蕃惨败,大唐威名远扬。此时,李隆基决定北伐,收拾不服从管教的契丹。

讨伐契丹,一向是幽州节度使任务。有意思的是,此时担任幽州节度使的,就是薛讷的兄弟薛楚玉,结果同样如此。

客观看待,薛楚玉作战勇猛,是一员悍将。唐朝史料记载:“孔武有力,身材魁梧”,非常适合冲锋陷阵。

薛楚玉镇守幽州,招募兵马,亲自训练,所部士兵战斗力非常强悍。此外,薛楚玉还招抚奚族,充当唐军的盟友。

奚族骑兵骁勇善战,骑马射箭功夫了得,是骑兵的“天之骄子”。有奚族骑兵协助,薛楚玉对讨伐契丹充满了信心。

733年,薛楚玉派郭英杰、吴克勤、乌知义、罗守忠等率2万骑兵出征,奚族骑兵也随同参战,杀向都山(河北卢龙)。

薛楚玉在幽州整训步兵,筹集粮草,一旦前方获胜,则出动主力横扫辽东,在当地设置机构管理。

2万兵马出征,也是在炎热的夏季,跟薛讷讨伐契丹时一样。不同的是,薛楚玉出动的兵马都是骑兵,轻装上阵。

郭英杰,名将郭知运的儿子,骁勇善战。郭英杰行军小心谨慎,不断派出侦察兵,及时了解契丹、突厥联军的动向。

唐军出榆关后,郭英杰更加小心,只要前方有山头,就立刻派奚族骑兵去查看,确认没有危险后,主力才跟进。

唐军通过谷口,全军戒严,保持高度警惕。契丹、突厥无机可乘,难以进行埋伏。可惜,奚族骑兵不靠谱,他们倒戈了。

契丹、突厥、奚族,起初是联手打唐朝。契丹欺人太甚,不但要求奚族进贡大量物资,还要提供骑兵,人口不多奚族吃不消。

契丹可汗扬言,奚族可以不打唐朝,但不能联手唐朝打契丹。一旦唐军撤退,就立刻攻打奚族,以武力威胁。

为了瓦解唐朝、奚族的联盟,契丹对奚族软硬兼施。奚族与契丹靠近,也不敢过分得罪这位邻居,只好临阵倒戈,半路逃跑;部分则加入联军,与唐军对抗。

奚族骑兵逃走,郭英杰就不好过了,唐军在关外言语不通,又缺乏相应的根基,民众并不乐意当向导,提供的信息也不真实。

行走到都山时,契丹、突厥联军严阵以待。罗守忠、乌知义见大事不妙,率先溃逃,丢下主将郭英杰。

契丹滚木礌石俱下,堵住两边的出路,然后以密集箭雨射击,居高临下压着唐军打。

狭窄的山谷,唐军行动不便,又缺乏相应的防御装备,纷纷被打成筛子。但是,唐军并不认输,也朝着山顶冲杀。

唐军发起进攻,契丹早已构筑好工事,保护中军大营。唐军骑兵一度杀到跟前,又被契丹步兵长矛手挡住,尸横遍野。

连续多次冲锋,唐军精疲力尽,阵型混乱。契丹、突厥乘势反杀,从骑兵从山上冲下来,与唐军进行格斗。

郭英杰、吴克勤勇猛善战,手持弯刀与契丹骑兵格斗,连续砍杀几十人。为了鼓舞士气,郭英杰拿着契丹将领的首级,登高呼喊。

契丹、突厥集中兵力,重点攻打郭英杰、吴克勤。格斗失败,就改用弓箭,契丹用箭雨射击,郭英杰、吴克勤身中十几箭,依然血战。

郭英杰、吴克勤勇猛,无奈陷入埋伏,都力战而亡。契丹士兵砍下郭英杰、吴克勤首级,让唐军赶紧投降,不要做无谓挣扎。

主将阵亡沙场,唐军也不理会,他们继续血战厮杀。契丹、突厥以绝对优势兵力,从中午打到日落,唐军损失殆尽。

唐军仅仅剩下十几位骑兵,还是拒绝投降,朝着契丹冲锋,被箭雨射死。此战,六千唐军全部战死,无一幸免。

史载:“官军不利,知义、守忠率麾下便道遁归。英杰与克勤逢贼力战,皆没于阵。其下精锐六千馀人仍与贼苦战,贼以英杰之首示之,竟不降,尽为贼所杀。”

罗守忠、乌知义早已逃回幽州。薛楚玉本想率兵增援,得知郭英杰、吴克勤阵亡沙场,六千骑兵覆没后,不敢轻易出战,契丹骑兵一度抵达幽州郊外,掠阵而过。

都山之战惨败,李隆基怒不可遏,将薛楚玉革职,张守珪继任幽州节度使。薛楚玉有愧于唐朝,闷闷不乐,郁郁而终。

张守珪镇守幽州,重点栽培安禄山,继续与契丹、突厥、奚族交战。张守珪看人不准,安禄山能打,却桀骜不驯,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起兵,率15万大军南下,纵横中原。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对唐朝不满,追随安禄山作战。

763年,薛嵩接受招抚,担任昭仪节度使,还册封平阳郡王,可谓是赢家。772年,薛嵩病逝。

参考书目:《新唐书》

责任编辑:zN_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