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观焦点:郑和代表大明王朝,耗费了巨大财力,七下西洋是为了什么?
2022-10-02 19:41:17 来源: 腾讯网

郑和下西洋实乃一番壮举,他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舰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航海技术都远远领先于全世界。

舰队所到之处,无不为之臣服。

而且比欧洲的麦哲伦、哥伦布这些著名的航海家甚至还要早一百多年。


(资料图片)

那么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究竟意欲何为?

想要了解郑和下西洋,首先还得先把主人公介绍一下。

郑和出生于洪武八年,原名马三宝,云南昆明人。

郑和出生于一个穆斯林家庭,这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礼部尚书李至刚为郑和的父亲所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公字哈只,

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

照伊斯兰教的习俗,“哈只”是人们对朝觐过麦加的穆斯林的敬称,

郑和的父亲、祖父都是朝觐过麦加圣地的“哈只”,

由此可以得知郑和的家族是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

13岁入宫净了身,做了一个宦官。

后来跟着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屡建战功,受到了朱棣的赏识。

并且在郑村坝战役中立了大功,朱棣为了犒赏马三宝,便将“郑”作为姓赐给他。

从此郑和的事业一路扶摇直上。

为什么选一个宦官下西洋?

别看郑和是个太监,但人家长得高大威猛又帅气,颇有大将军的风范。

那时郑和正值壮年,具备军事才能,又获得朱棣的信任。

此外,郑和还兼备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这些都有利于他顺利完成下西洋。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传统的说法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这个说法早在明朝时就有人提出质疑,

他们当时认为建文帝羸弱,失去皇帝之位后根本没有能力组织活动。

郑和下西洋的这几十年里是在朱棣的统治日益巩固的背景下完成的,如此耗费国力的下西洋不会只是为了一个羸弱的建文帝,此种说法与明成祖的下西洋敕谕也不合。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这个说法恐怕不符合明朝的国情。

明朝廷的一贯治国思想就是重农抑商,从不把加强经济交流视为发财致富的手段。

明朝统治期间严禁私人下海经商,老百姓们也因此对经商缺乏积极性

其结果就是沿海走私之风泛滥。

朝廷不仅免征“蛮夷”来华的贸易之税,为了彰显国力,明廷在购买外国商品时往往会高于市价许多倍。

实际上在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每到一国几乎都要“开读赏赐”。当然也有船队与当地人进行贸易的记载,

但是总的来说,这样的贸易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亏本的交易

由此看来,明朝廷从没有将发展对外贸易来增加国库收入。

朱棣在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敕谕中说自己是“一体上帝之心”才遣使西洋,

他要求“四方海外诸藩王及头目等人”要“祗顺天命”“循礼安分”以“共享太平之福”

翻译过来就是说:“全天下的人民都应该遵守天子的要求,

遵守天道,遵守礼节本本分分,不可违背天子的要求,

乖乖听话就能和平共处,享受太平之福。”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实则是明朝统治者为了耀武扬威,彰显自己的国力,顺便建立外交关系倒是更有说服力。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时他31岁正值壮年。

到第六次时,也是朱棣最后一次指挥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三年后,1424年朱棣便死在北伐战争的归途中,结束了他那光辉璀璨的一生。

宣德五年时,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出使东非,然后转到波斯湾。

这一次,郑和在返航的过程中去世,结束了它光辉灿烂的一生。

无论在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史上,郑和下西洋都是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不仅对外宣扬了当时明朝国力的强盛,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外交以及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沉寂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这恰好从另一个方面更进一步衬托出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zN_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