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快播:西方国家绘制的第一幅中国地图:明朝疆域竟然全部在长城以南
2022-09-25 09:26:56 来源: 腾讯网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人从未单独绘制过中国地图。欧洲人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都绘制过许多“世界地图”,这些地图的范围基本局限在欧洲、北非、亚洲,是人类亚欧人类了解的地理范围。而这些地图上的“中国”处于最东端,轮廓十分抽象,说明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比较陌生。

早期的世界地图(复原版)(本人收集了大量的古地图,详情见文末)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越来越多的海岸线被摸索,越来越多的陆地被发现,于是世界地图的范围开始变大,各大洲的轮廓已经清晰起来。在16世纪,各种各样的世界地图不断更新。到16世纪中期,世界地图的样子已经接近现在了。


(相关资料图)

然而,欧洲人一直在1584年才专门绘制了一幅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又是西班牙的巴尔布达绘制,名字叫做《中国新图》,该地图收藏于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该地图的范围大概是北到阴山山脉、东到日本,西到黄河源、南到中南半岛,中国(明朝)边界用一连串山脉和长城标出。

1584年《中国新图》

当时的西班牙人为何能够画出中国地图呢?首先,是欧洲人在远东的探索,对远东海岸线的了解深入了一步。早在1511年,葡萄牙就灭了马六甲王国,从此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此后,西班牙也来到远东。经过几十年的贸易,亚洲的海岸线已经被欧洲人摸清楚。

其次,大量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内地活动,增加了欧洲人对中国内地的了解。他们还收集一些中国书籍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汉学的兴起。而明朝绘制的地图必然也会被他们收集,然后传播到欧洲。1573年,明朝官方绘制的《古今形胜之图》被带到了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地)。

《古今形势之图》:第一幅传播到西方的中国地图

在中国船员翻译的帮助下,西班牙修道士圭多·德·拉沃拉兹在1574年将该地图的地名标识翻译为了西班牙文。除此,他还在地中上标记了明朝的行政机构名称和数量,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观念以及中国的物产。

1574年7月,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理士将这幅地图进献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地图也就成为了欧洲最早的一张中国地图。受益于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西班牙成为了欧洲汉学的中心,这幅地图也成为了西班牙人研究的重要对象。1588年,西班牙人多萨就写下了《大中华帝国史》。

地图的中南半岛部分,已经非常精确

西班牙人绘制的《中国新图》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古今形胜之图》。我们将两幅地图的海岸线进行对比,发现西班牙人用了最新的地理知识对中南半岛的轮廓进行更新,但是中国大陆的海岸线沦陷基本延续《古今形胜之图》的轮廓线。当时西班牙人已经开始走向没落,荷兰在远东地区的贸易统治才刚刚开始。因而当时西班牙对中国大陆轮廓的描绘没有同时期荷兰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精准。

例如,在东海之上,出现了三个较大的岛屿,其中两个被标记为“Lequeio”,也就是琉球,这应该就是照抄明朝地图,体现了明朝人对台湾、琉球群岛认知的混乱。明朝人认为台湾岛是小琉球,琉球群岛是大琉球,实际上台湾岛更大。

琉球和台湾一带

地图的内陆部分就基本延续《古今形胜之图》的画法,而且将部分湖泊放大了一些,显得非常夸张。至于黄河的源头,一直延伸到了西北,有个湖泊,这应该就是罗布泊。中国古人认为黄河发源于西域的罗布泊,因此在图中黄河有一条支流从罗布泊流过来。在黄河的南源,又标记了一个大湖泊,明朝的古地图一半标记为“星宿海”,这里是一片海子,从隋唐以来人认定为黄河源头。而明朝地图从未出现过青海湖,因而该地图也没有青海湖。

洞庭湖和鄱阳湖

黄河源

虽然该地图对中国内部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欧洲人所能了解的中国内陆的所有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欧洲人绘制的中国地图都以该地图作为蓝本,就连《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中国轮廓也借鉴了该地图。《中国全图》和《古今形胜之图》是大航海时代,中西地理知识交流的典范。

2017年,经过厦门海沧的申请,在诸多部门的努力下,西班牙央视海丝题材重点纪录片《周起元》摄制组进入西班牙西印度群岛总档案馆采访,并取得了《古今形胜之图》(金沙书院卷)的高清电子版。时隔462年之后,这幅地图终于以高清正版的形式荣归故里。

责任编辑:zN_2554